摘要:一个实习生在字节跳动被开除,原因不是收黑钱、不是泄密、不是职场骚扰——而是每天吃13份盒饭,把茶水间的零食和卫生纸扫荡一空,连行政物资都打包带走。这不是行为艺术,也不是搞笑短剧,而是现实职场里真真实实发生的事。他为几百块薅羊毛的“战利品”,赔上了大厂实习资格、
一个实习生在字节跳动被开除,原因不是收黑钱、不是泄密、不是职场骚扰——而是每天吃13份盒饭,把茶水间的零食和卫生纸扫荡一空,连行政物资都打包带走。这不是行为艺术,也不是搞笑短剧,而是现实职场里真真实实发生的事。他为几百块薅羊毛的“战利品”,赔上了大厂实习资格、职业前途、甚至整个互联网行业的信誉评分。这就是现代版的“捡钢镚进高铁站,结果被扔出系统外”。
字节跳动的员工通报出了100个被辞退的名字,其中有收贿上百万的,有信息泄露给外部咨询公司的,还有因刑事犯罪被移交司法机关的。但最令人震惊的,不是这些——而是一个实习生,因为每天吃13份饭、扫空零食柜、整箱拿走卫生纸,被当作负面典型,挂上了内部实名通报。
他不是黑客,不是卧底,不是行业间谍。他就是,一个嘴特别大、手特别快、胃特别能装的饭量实习生。
我们来还原一下这件事有多离谱:
实习生在岗期间,每天重复打餐,单日记录高达13份;多次清空茶水间的零食柜,不是顺手拿,是“整盒抱走”;不光吃喝,还把行政储物柜里的办公物资一股脑带回家,跟搬仓库似的;这些操作不是偶尔为之,而是连续多天、多次重复,直至行政部报警。这哥们相当于在现代化大厂系统中扮演了一个“零食吸尘器”,用行动重新定义了“什么叫拿了能拿的、吃了能吃的”。而代价呢?彻底拉黑、不能转正、永不录用、实名上榜、全行业同步封杀。
你可能会问,这不就是薅点公司羊毛吗?大厂不都这么玩吗?错。这不是羊毛,这是职业自杀式行为。
首先,字节跳动这种级别的大厂,所有物资流转都是有记录的。饭卡打餐、零食消耗、纸巾领用、摄像头轨迹,统统进系统。你以为你在低调取用,实际上你是全公司最靓的数据异常点。
其次,大厂不是普通公司。你在字节薅盒饭,留下的不是几百块的损失,而是几万员工集体被系统“拉低信任值”,HR系统里会有风险提示:“内部资源滥用高发,建议收紧权限。” 一个人做蠢事,所有人被连坐。
更重要的,是这个实习生用几百块钱的“食物利益”,换掉了自己的职场未来。大厂实习不是个饭碗,是进圈的门票,是下一个机会的敲门砖。而他呢?直接被实名通报,进入反舞弊联盟+阳光诚信联盟,这意味着未来在所有主流互联网公司都无法再顺利入职。
一个盒饭,赔掉一个行业;几根纸巾,抹掉一张简历;十几份午餐,吃掉了整条人生道路。
公司为什么要把这件事点名挂出来?很简单:震慑。
你做错事可以被处理,但做得这么蠢、这么显眼、这么没下限,还妄想人不知鬼不觉,那就别怪公司拉你祭旗。
实习期是职场信用的开端,这时候都不克制、不尊重规则,以后进来不是偷盒饭了,是直接偷服务器。
这事不是公司抠门,而是一个人在集体体系中不能控制底线。你可以不出彩,但不能出丑;你可以不被重用,但不能成为反面教材。
我们不是要嘲笑这个实习生,我们该警醒的是:
在今天的大厂系统里,任何一个微小的行为,哪怕只是一块月饼、一张纸巾、一次午餐,都有可能被无限放大成为信用评分中的减分项。
大厂在变冷酷,没错;但也在变聪明,你没法再靠运气混进去了。
这届年轻人要记住:你以为是摸鱼,但系统早就在“钓鱼”。别以为羊毛是白薅的,所有小便宜,都会写进你职业履历的“隐形备注”。
来源:如是有为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