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行星来袭?中国拿出“伴飞+撞击”方案守护蓝色星球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06 18:55 1

摘要:近日,第三届深空探测天都国际会议在安徽合肥召开。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院士宣布,我国正在规划对一颗小行星实施动能撞击演示验证任务,验证小行星防御方案可行性。

近日,第三届深空探测天都国际会议在安徽合肥召开。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院士宣布,我国正在规划对一颗小行星实施动能撞击演示验证任务,验证小行星防御方案可行性。

这标志着中国正式加入全球行星防御行列,为保护地球家园提供中国方案和中国力量。

图片来源于大老客大大

吴伟仁院士在会上详细介绍了这项任务的创新模式。任务拟采用 “伴飞+撞击+伴飞” 模式。

将同时发射观测器和撞击器两个部分。观测器先期抵达目标小行星,进行抵近观测,获取其详细特性参数。

随后撞击器将对小行星实施高速撞击,观测器则全程记录撞击数据。撞击全过程通过天地联合方式,采用近距离高速成像等先进技术,开展小行星轨道、形貌和溅射物变化观测,准确评估撞击效果。

这次重磅消息的发布平台——第三届深空探测(天都)国际会议,于9月4日至5日在合肥召开。

会议以 “小行星探测、防御和资源利用” 为主题,汇聚全球深空探测领域专家学者,共同研讨小行星探测、防御及地外资源开发利用国际前沿问题。

开幕式上,深空探测实验室与7个来自亚洲、非洲和欧洲的新国际伙伴签署了合作协议。国际深空探测学会与亚太空间合作组织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为新会员颁发单位会员证书。

图片来源于鱼丸甜酱

小行星既是揭示太阳系奥秘的关键,也暗藏威胁地球安全的风险,更蕴含着支持人类未来发展的资源。

太阳系中有超过数十亿颗小行星,它们是太阳系形成与演化的“活化石”。小行星富含铁、镍、铂族金属以及水冰等资源,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

近地小行星撞击地球被列为威胁人类生存的二十大灾难之首。这一威胁不仅是中国的关切,也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

吴伟仁院士在题为《中国小行星探测与防御》的主旨报告中,系统介绍了中国在小行星探测、防御与资源开发利用领域的战略规划。

近年来,中国国家航天局相继启动了近地小行星探测计划和小行星防御等工程论证和实施,明确提出“论证建设近地小天体防御系统”。

2025年5月29日,天问二号探测器成功发射,目标是对近地小行星2016HO3进行采样返回,其后对主带彗星311P开展伴飞探测。

中国科学家从监测预警、在轨处置、体系应对等方面,提出了建设相对完善的近地小行星探测防御体系战略构想。

小行星探测、防御和资源开发对于全人类具有深远战略意义,也是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

图片来源于子午侠士

我国将向全球伙伴发出合作倡议,在地面联合监测、联合研制与载荷搭载、数据与成果共享等方面开展积极合作。

与会各方一致认为,小行星探测、防御与资源利用相比其他航天工程,具有体系构成复杂、技术挑战大、国际合作需求迫切等特点。

人类是不可分割的安全共同体,应在小行星监测预警、在轨处置与灾害救援等方面协同攻坚。

小行星探测、防御和资源开发对于全人类具有深远战略意义。联合国已宣布2029年为“认识小行星和行星防御国际年”。

随着中国小行星动能撞击演示验证任务的实施,人类将多一份太安全保障。你想亲眼观看这次撞击任务的直播吗?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

来源:汪汪追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