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先说说我为什么爱秋冬吃红薯——去年秋天我总觉得脾胃发虚,吃点凉的就反酸,医生说「秋冬宜补脾胃」,我想起《本草纲目》里写红薯「补虚乏,益气力,健脾胃,强肾阴」,刚好超市在卖新鲜的蜜薯,就试着每天蒸一个当加餐。
先说说我为什么爱秋冬吃红薯——去年秋天我总觉得脾胃发虚,吃点凉的就反酸,医生说「秋冬宜补脾胃」,我想起《本草纲目》里写红薯「补虚乏,益气力,健脾胃,强肾阴」,刚好超市在卖新鲜的蜜薯,就试着每天蒸一个当加餐。
吃了半个月,明显感觉早上起床胃不胀 了,大便也比之前顺畅——后来查资料才知道,红薯里的可溶性膳食纤维能促进肠道菌群平 衡,β-胡萝卜素能在体内转化成维生素A,对眼睛和黏膜好,秋冬干燥的时候吃,确实能补 点「底气」。
还有一次我感冒刚好,喉咙干得慌,煮了块红薯粥,喝完整个人都暖起来——红 薯的碳水化合物是慢吸收的,比白粥更扛饿,还能补充点维生素C,对于我这种秋冬容易 「虚软」的中年人来说,确实是性价比很高的食材。
不过我可不是一开始就会吃的——去年10月我犯了个傻:每天早上空腹吃一个煮红薯,结果连续三天胃里反酸,烧得喉咙疼。
后来问了消化科的朋友才知道,红薯里的淀粉会刺激胃酸分泌,我本身有点慢性胃炎,空腹吃就容易「火上浇油」。
还有我邻居张阿姨,有2型糖尿病,之前听说红薯「升糖慢」,就每天下午吃一个烤红薯当加餐,结果月底测血糖,空腹居然到了8.9——后来查资料才明白,红薯的GI值(升糖指数)其实不低,尤其是烤得越软的, 淀粉转化成糖越快,血糖不稳的人吃多了真的会「踩雷」。
还有我同事小莉,肠胃一直弱, 上次吃了凉的蒸红薯,拉了两天肚子——医生说红薯的膳食纤维对消化好,但对于脾胃虚弱、 经常腹泻的人来说,过多的膳食纤维会加重肠道负担,就像「给虚弱的肠胃加了把草」。
这 三件事让我明白:红薯再好,也不是「人人都能吃」的。
现在我吃红薯,再也不会「乱来了」,总结了4个自己一直在用的小技巧:
第一,不空腹吃——我都是把红薯当加餐,比如早上吃完鸡蛋、喝了牛奶后,再吃100克左右的蒸红薯,这样胃酸不会突然分泌过多,胃也舒服;
第二,控制量——每天最多吃150克(差不多一个小红 薯的量),毕竟红薯也是碳水,吃多了会影响主食的量,对于中年发福的我来说,控制量才 能「不涨肉」;
第三,搭配吃——我会把红薯和蛋白质、蔬菜一起吃,比如红薯+水煮虾+清炒 菠菜,这样膳食纤维和蛋白质结合,血糖升得慢,也更抗饿;
第四,选对烹饪方式——之前我 喜欢煮红薯,但后来发现蒸红薯更好,因为煮的会流失部分维生素,蒸的能保留更多营养, 而且口感更干一点,不容易反酸。
上次我给妈妈做了蒸红薯配西蓝花,她吃了说「比煮的香,胃也不胀」,我才觉得「会吃」比「多吃」更重要。
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翻了翻去年的饮食日记,发现那时候的自己总想着「吃红薯能补身体」,结果反而踩了雷。现在才明白,养生从来不是「跟风吃某样东西」,而是「知道自己能吃什么,怎么吃」。
红薯是好东西,但它的「好」,得建立在「适合」的基础上——就像我现在,每次吃红薯前都会想:「今天胃舒服吗?主食吃了多少?」,这样吃起来才安心。
最后再提醒一句:如果你吃红薯后有胃反酸、腹胀或者血糖升高的情况,一定要停下来,先找医生问清楚,毕竟「适合自己的,才是养生」。
来源:德怡运动养生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