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经后妇女经阴道超声筛查子宫内膜癌的敏感性:英国CTOCS研究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3-31 19:25 1

摘要:背景:全球子宫内膜癌发病率的上升与肥胖率上升、生育率下降和人口老龄化有关。经阴道超声 (TVS) 是一种可能的筛查方法,但尚未进行大规模研究。我们报告了大型队列中 TVS 筛查的表现。

绝经后妇女经阴道超声筛查子宫内膜癌的敏感性:英国CTOCS队列中的病例对照研究

背景: 全球子宫内膜癌发病率的上升与肥胖率上升、生育率下降和人口老龄化有关。经阴道超声 (TVS) 是一种可能的筛查方法,但尚未进行大规模研究。我们报告了大型队列中 TVS 筛查的表现。

方法: 我们对 2001 年 4 月 17 日至 2005 年 9 月 29 日期间招募的在英国卵巢癌筛查合作试验 (UKCTOCS) 中接受 TVS 的绝经后妇女进行了嵌套病例对照研究。记录了子宫内膜厚度和子宫内膜异常,并通过国家登记和邮寄问卷进行随访,记录了子宫内膜癌的诊断。我们的主要结果测量是子宫内膜癌和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 (AEH)。计算了 TVS 后 1 年内检测出子宫内膜癌的子宫内膜厚度和异常的性能特征。流行病学变量用于开发逻辑回归模型并评估高危女性的筛查策略。我们的研究已在 ClinicalTrials.gov 注册,编号为NCT00058032,并在国际标准随机对照试验注册中心注册,编号为 ISRCTN22488978。

结果: 在英国 CTOCS 患病率筛查中,48,230 名女性接受了 TVS。9078 名女性不符合条件,因为她们接受了子宫切除术,2271 名女性不符合条件,因为她们的子宫内膜厚度未记录;然而,这些女性中有 157 名在 TVS 上发现子宫内膜异常,因此被纳入分析。中位随访时间为 5.11 年(IQR 4.05-5.95)。我们的主要分析包括 136 名在 TVS 后 1 年内患有子宫内膜癌或 AEH 的女性。子宫内膜癌或 AEH 的最佳子宫内膜厚度截断值为 5.15 毫米,灵敏度为 80.5%(95% CI 72.7-86.8),特异性为 86.2%(85.8-86.6)。 5 毫米或更大截断值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 80.5% (72.7-86.8) 和 85.7% (85.4-86.2);对于截断值 5 毫米或更大且子宫内膜异常的女性,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 85.3% (78.2-90.8) 和 80.4% (80.0-80.8)。对于截断值 10 毫米或更大,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 54.1% (45.3-62.8) 和 97.2% (97.0-97.4)。当我们的分析仅限于 96 名子宫内膜癌或 AEH 女性时,她们在诊断前进行 UKCTOCS 扫描时未报告绝经后出血症状,并且有子宫内膜厚度测量值,5 毫米的临界值实现了 77.1% (67.8-84.3) 的灵敏度和 85.8% (85.7-85.9) 的特异性。逻辑回归模型将 25% 的人口确定为高风险,并且 39.5% 的子宫内膜癌或 AEH 病例属于这一高风险组。在这个高风险人群中,6.75 毫米的临界值实现了 84.3% (71.4-93.0) 的灵敏度和 89.9% (89.3-90.5) 的特异性。

解释: 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子宫内膜癌的 TVS 筛查对绝经后女性具有良好的敏感性。通过将筛查限制在高风险人群中,可以减少诊断程序的负担和假阳性结果。子宫内膜癌的人群筛查作用仍不确定,但我们的研究结果对于因阴道出血以外的原因接受盆腔扫描的绝经后女性子宫内膜增厚的管理具有直接价值。

背景研究

系统评价

在向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提交英国卵巢癌筛查合作试验资助提案之前,NHS 审查与传播中心发表了卵巢癌筛查系统评价。未进行子宫内膜癌筛查系统评价。

作为分析的一部分,我们对无症状人群中子宫内膜癌筛查的已发表研究进行了详细回顾。我们在 2010 年 2 月搜索了 PubMed,搜索关键词为“子宫内膜癌”、“筛查”、“子宫内膜厚度”和“无症状”。我们的搜索仅限于英文论文。最大的一项研究13涉及对 1926 名普通人群中的绝经后女性进行 TVS 筛查。结果发现 1 例子宫内膜癌和 4 例非典型增生。其他研究涉及的人群较少,因此无法评估筛查的敏感性或获得特异性或阳性预测值的可靠估计值。

解释

据我们所知,我们的研究提供了有关子宫内膜癌筛查中 TVS 性能特征的唯一大规模数据,并提供了超声检查可以以 80-90% 的灵敏度和相似水平的特异性检测无症状女性的子宫内膜癌的证据。我们的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以评估可接受性、卫生经济学和风险分层奠定了基础。面对除阴道出血之外的各种疾病的超声扫描子宫内膜厚度数据,临床医生现在将有数据来指导他们的日常实践。

介绍

子宫内膜癌是欧洲最常见的妇科癌症,在许多北欧和西欧国家,绝经后妇女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在英国,子宫内膜癌的总体发病率从 1993 年的每 100,000 人中 13.5 人增加到 2005 年的每 100,000 人中 17.9 人。肥胖率的增加和生育率的下降表明,绝经后妇女的子宫内膜癌发病率将继续上升,并将成为全球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发病率的上升对初级预防和筛查都有影响。

仅建议患有林奇综合征的女性进行子宫内膜癌筛查,这种疾病在遗传上使女性易患子宫内膜癌,一生中患病风险为 40-60%。建议对此类人群进行监测,包括从 35 岁开始每年进行一次经阴道超声 (TVS) 和子宫内膜活检。在一般人群中,人们对探索子宫内膜癌筛查的实用性兴趣有限因为与其他癌症相比,患者的预后良好。然而,鉴于子宫内膜癌发病率不断上升4以及预期寿命不断增加,现在有必要重新审视筛查。其他因素包括确诊后 10 年内死亡率超过 30% 以及分期与生存率之间存在已证实的联系,这增加了早期检测可能降低死亡率的可能性。值得注意的是,子宫内膜癌的分期生存率与卵巢癌相似——卵巢癌是一种正在进行大规模筛查试验的癌症。

评估有症状女性子宫内膜的常用技术是阴道阴道镜检查和子宫内膜取样。很少有研究评估筛查对无症状女性子宫内膜癌检测的价值。最大的一项研究用阴道阴道镜检查了 1926 名来自普通人群的绝经后女性。发现 1 例子宫内膜癌和 4 例非典型增生。其他研究涉及的人群较少,因此无法评估筛查的敏感性,也无法获得特异性或阳性预测值的可靠估计值。

英国卵巢癌筛查合作试验 (UKCTOCS) 的数据为我们提供了研究大量绝经后女性中 TVS 效果的机会。 UKCTOCS 是一项卵巢癌筛查的前瞻性试验,其中一个分支涉及盆腔超声,在此期间测量并记录子宫内膜厚度。这为确定子宫内膜厚度的性能特征作为子宫内膜癌的可能筛查测试提供了机会。试验中 TVS 筛查期间对子宫内膜特征的记录以及对癌症结果的随访提供了独特的数据。我们报告了普通人群中绝经后女性子宫内膜癌筛查的特点,以告知子宫内膜癌筛查的潜力。

讨论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子宫内膜超声成像可以作为子宫内膜癌的筛查方法。然而,关于这些潜在检测的性能的数据很少,最大的一项研究涉及不到 2000 名女性,而且只有 1 例子宫内膜癌被诊断出来。UKCTOCS 协议使我们能够评估 TVS 在37 038 名绝经后女性中筛查子宫内膜癌的性能。子宫内膜厚度截止值为 5 毫米,对子宫内膜癌或 AEH 的敏感性为 80.5%,特异性为 85.7%。将截止值增加到 10 毫米或更大会导致敏感性降低、特异性增加(表 3)。当分析仅限于扫描时没有报告绝经后出血症状并且有子宫内膜厚度测量值的女性时,5 毫米的截止值实现了 77.1% 的敏感性和 85.8% 的特异性。尽管人群筛查对子宫内膜癌的作用仍不明确,但这些发现对于因阴道出血以外的原因接受盆腔扫描的绝经后妇女的子宫内膜增厚的治疗具有直接价值。

我们的研究结果证实了 TVS 结果与随后的子宫内膜癌诊断之间存在很强的相关性,如 RR 所示。5.15 毫米截断值的 RR 为 25.2。高风险组的最佳截断值为 6.75 毫米,RR 为 43.73。这种相关性由检测子宫内膜癌或 AEH 的灵敏度水平显示,该灵敏度在 80-85% 范围内,具体取决于目标人群和所采用的筛选标准。正如预期的那样,无症状女性的最佳截断值为 4.45 毫米,与有症状女性报告的 5 毫米截断值相似,但较低。

值得注意的是,我们的报告显示,26 名 (19.5%) 在接受 UKCTOCS 扫描后一年内患上子宫内膜癌的女性的子宫内膜厚度不足 5 毫米。在理论模型中,基于估计 15% 的子宫内膜癌发生在无阴道出血的女性中,Smith-Bindman 及其同事计算出,子宫内膜厚度大于 11 毫米的女性患子宫内膜癌的风险为 6.7% 。这与我们队列中 5.9% 的子宫内膜癌风险相吻合,其中 133 名女性中有 96 名 (72.2%) 在子宫内膜厚度截止值为 10 毫米时无症状。

尽管数据显示,TVS 可以在大量绝经后女性出现症状之前检测出子宫内膜癌,但在提出对子宫内膜癌进行全民筛查之前,还有一系列问题需要解决。一个重要问题(我们的分析中没有涉及)是子宫内膜筛查对疾病生存率或死亡率的影响。然而,即使对于灵敏度为 100% 的测试,也很难确定这个问题的答案。如果我们假设每年每 100,000 人中有 60 人发病,5 年随访死亡率为 30%,则一项随机对照试验需要 500,000 名参与者才能证明死亡率降低了 50%。由于这种规模的试验几乎肯定不可行,因此必须根据替代疗效指标来决定是否筛查子宫内膜癌。两个重要的考虑因素是全民筛查的总体负担和假阳性结果的后果。我们探索了通过重点关注根据流行病学标准被确定为高风险的人群来减少总体筛查负担的可能性。我们的逻辑回归模型使用了口服避孕药的使用、初潮年龄、怀孕次数、体重、年龄和癌症病史等流行病学变量,能够将人群分成不同风险水平的四分位数组。通过这种方法,最高风险四分位数包括近 40% 的子宫内膜癌或 AEH 病例。在这一组中,子宫内膜厚度截止值为 6.75 毫米的灵敏度为 84.3%,特异性为 89.9%。这将使筛查负担减轻到 25% 的人口,同时检测出大约 40% 的病例。

我们研究的优势包括队列规模大、前瞻性数据收集(将子宫内膜厚度的标准化测量作为试验方案的一部分)、系统性随访以及有关流行病学变量的信息。与早期关于子宫内膜厚度与 HRT 相关性的报道一致,对照组中 HRT 使用者的子宫内膜厚度中位数为 3.6 毫米,而非使用者为 2.7 毫米。有乳腺癌病史的女性的子宫内膜厚度中位数也显著高于无乳腺癌病史的女性。这可能与他莫昔芬的使用有关,已知他莫昔芬与绝经后女性的子宫内膜厚度增加(范围为 4.9-11.7 毫米)和子宫内膜癌风险增加有关(发生率为 0.3%对比服用安慰剂的女性的 0.06%)。然而,我们无法证实 PLCO 试验者最近报告的卵巢体积与 AEH 子宫内膜癌风险之间的相关性。

我们研究的局限性之一是,子宫内膜癌筛查不是英国 CTOCS 的干预终点。指南是根据英国现行做法提供的,但最终决定权在临床医生手中。缺乏基于子宫内膜厚度的系统性协议驱动干预意味着我们无法根据子宫内膜癌的分期评估数据。没有收集有关所做各种程序的详细数据,但这不太可能改变子宫内膜厚度的性能特征。

我们研究的另一个限制是绝经后出血报告的准确性。尽管超声检查员被指示询问和记录绝经后出血的症状,但我们不知道这些数据是否被准确记录。因此,对于子宫内膜厚度超过触发临床转诊水平(>5 毫米)的女性,记录这些数据可能存在偏差。

13 个中心的健康女性的子宫内膜厚度中位数测量值存在差异。之前没有关于不同超声检查员之间厚度测量值差异的数据。我们的研究结果与我们所知的唯一一项研究相一致,该研究包括由两名检查员扫描的 48 名绝经后女性。在这个队列中,同一个女性的观察者之间的平均差异为 0.2 毫米(SD 1.9)。37我们的差异可能是多因素的。除了 13 个中心的36 731 名个体测量子宫内膜厚度的扫描技术略有不同之外,它可能还与不同中心患者的人口统计学特征(例如体重指数)的差异有关。它强调,如果要使用超声来筛查子宫内膜癌,则需要有培训和质量保证措施。

尽管参与者总数很多,但由于子宫内膜癌数量很少,因此参数估计值的可信区间很宽。一些可能影响子宫内膜癌风险的关键变量,如吸烟、糖尿病和高血压,不能用于建立模型,因为招募问卷的主要重点是卵巢癌的风险因素。在随访中收集了变量,与没有子宫内膜癌的女性(28 801 人中的 1429 人 [5.0%];数据未显示)相比,患有子宫内膜癌的女性中报告有糖尿病病史或诊断的比例更高(88 人中有 9 人 [10.2%])。结合这些因素和子宫内膜癌家族史可能会大大提高高风险评分的价值,应在未来的研究中加以评估。此外,尽管与体重有关,但我们无法确认子宫内膜癌风险与体重指数之间的联系。关于 HRT 类型和扫描使用持续时间的详细信息的缺乏也降低了我们进行进一步子分析的能力。

如果 TVS 筛查子宫内膜癌的结果为假阳性,则需要进行子宫内膜取样,虽然这不是一项重大手术,但会产生焦虑、不便和费用。当然,如果要引入 TVS 筛查子宫内膜癌,则需要在风险收益分析中仔细评估宫腔镜检查的并发症和费用。我们没有关于此数据集的宫腔镜并发症数据。未来子宫内膜癌筛查研究的另一个重要考虑因素是筛查策略的可接受性。

如果截断值为 5 毫米或更大,则每发现一例子宫内膜癌就需要进行 58 次诊断程序。虽然可以通过增加截断值来大幅减少假阳性结果的数量,但这会导致灵敏度相应下降。如果截断值为 10 毫米或更大,灵敏度从 81% 降至 56%,检查程序数量从 58 次减少到 17 次。值得注意的是,宫腔镜检查(用于跟进异常子宫内膜癌筛查结果的检查)发病率低、费用低,通常作为门诊手术进行。子宫内膜癌筛查假阳性结果的后果可能远低于卵巢癌,卵巢癌的后果是腹腔镜检查或开腹手术。有针对性的筛查方法可能有助于减少假阳性结果的总数,同时保持高灵敏度。我们正在探索通过结合性类固醇激素分析进一步细化风险分层的可能性。

目前尚不清楚卵巢癌筛查是否能挽救生命,而初级筛查是否应使用 TVS 或血清生物标志物也存在争议。尽管如此,一旦 UKCTOCS 报告,将子宫内膜癌与卵巢癌筛查相结合的潜力将更加清晰。如果模型正确,将子宫内膜癌筛查纳入卵巢癌筛查试验范围的额外成本可能微不足道,并为筛查策略带来好处。

据我们所知,我们的报告是第一份关于超声筛查子宫内膜癌性能特征的大规模报告(小组)。它为进一步的研究奠定了基础,但并不打算回答所有出现的问题。特别是,早期发现、发病率、可接受性和基于子宫内膜厚度干预的卫生经济学问题将需要成为未来研究的主题。任何关于超声筛查检测子宫内膜癌的可能益处的评论都只是推测。我们仅限于报告和讨论性能特征。

子宫内膜癌发病率不断上升,而且很难进行大规模随机对照试验以明确死亡率作为终点,这表明,是否对所有或部分无症状女性进行筛查将取决于替代标准,例如我们报告中所述的绩效特征以及未来关于可接受性、卫生经济学和风险分层的研究。在这些研究获得更多数据之前,我们不主张对子宫内膜癌进行全民筛查。

Sensitivity of transvaginal ultrasound screening for endometrial cancer in postmenopausal women: a case-control study within the UKCTOCS cohort - PubMed

来源:可靠儒雅小学生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