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国内船东不怎么用菲律宾和印度船员,因为他们喜欢举报ITF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06 06:37 1

摘要:国内散货船三副,月薪5500美元;菲律宾三副,4500美元。——别急着喊“便宜”,人家合同里写着:每天工作8小时,超时按1.5倍,节假日2倍,高温补贴、洗舱补贴另算。月底一加班,菲律宾人倒拿5700美元。公司财务悄悄在群里说:“以后别光看底薪,人家把加班费全算

为什么国内船东不怎么用菲律宾和印度船员,因为他们喜欢举报ITF,国内船东惹不起…

国内散货船三副,月薪5500美元;菲律宾三副,4500美元。——别急着喊“便宜”,人家合同里写着:每天工作8小时,超时按1.5倍,节假日2倍,高温补贴、洗舱补贴另算。月底一加班,菲律宾人倒拿5700美元。公司财务悄悄在群里说:“以后别光看底薪,人家把加班费全算进去,比我们还贵。”

菲律宾船员上船前,先签两份东西:一份劳动合同,一份授权书——授权菲律宾海员工会代他打官司,真出事,工会直接找ITF。ITF不是船东养的,它是码头工会的亲兄弟,真敢扣船。去年在墨尔本,我们船淡水浑浊,菲律宾水手拍照发WhatsApp,第二天ITF代表穿着马甲上船,一句话:“整改完再开航。”公司急得团团转,岸上加装滤器、买桶装水、发洗澡补贴,一共花掉三万多美金。船长私下骂:“要是中国船员,给两箱矿泉水就压下去了。”

不是中国船员怂,是没人替我们出头。国内船员告船东,先得找海事法院,立案、排期、请律师,船期早过了,人还在海上漂。想打ITF热线,人家一句:“你是中国籍,建议先联系本国工会。”——本国工会电话打过去,值班大爷说:“把材料寄来。”材料寄到,船都换了两拨人。于是大家养成习惯:能忍就忍,忍不了就跑路。跑路的代价是证书被扣、工资被压,最后还得在贴吧里求人支招:“怎么拿回海员证?”

船上现在发的矿泉水、维生素、靠岸Wi-Fi卡,不是老板良心发现,是菲律宾、印度船员先闹来的。IMO的《MLC2006》公约,人家工会年年去日内瓦打卡,一条一条抠字眼,最后写成“淡水浊度不超过5NTU”的硬标准。标准一落地,全船跟着沾光。中国船员没去参加谈判,但在澳洲码头喝到第一口干净水,得感谢那个菲律宾水手——他真敢举报。

既然菲律宾人又贵又“难缠”,为啥还有船东雇?答案简单:人家证书硬、英语溜、港口关系熟。船到巴西,移民局一查,菲律宾船员护照、疫苗、STCW证书整整齐齐,十分钟盖章;旁边船的中国新人,健康码打不开,被带去小房间盘问,船期误了六小时,滞期费一万美金。船东一算账:宁愿多付工资,也不愿在港口被扣。——所谓“贵”,只是看得见的工资;“便宜”里藏着滞期、罚款、扣船,看不见更吓人。

如今我们只有按下面方法办:才能改变现状改变?

1. 把证考硬:英语、油化、高冰,该花的钱别省。证书到手,才有挑船的资本。

2. 把合同读细:工资结构、加班算法、遣返条款,一条一条问清。看不懂就拍照,发群里,总有人懂。

3. 把组织找起:国内也有海员工会,只是人少声弱。多一个人打电话,多一次投诉,就多一分存在感。别等别人把福利争下来,自己只会蹭。

4. 把记录留好:聊天截图、工资单、航海日志,全都云备份。真要被欠薪,先找ITF香港办事处,再去找港口工会。别怕麻烦,你退一次,后面就多一个被坑的兄弟。

有船东抱怨:“现在船员越来越难管。”——不是难管,是大家的法律意识醒了。靠压工资、克扣伙食省下的那点钱,真不够ITF罚一次。与其天天防举报,不如把合同做干净:该多少就多少,到港按规矩给休息时间。船员心情好,检查也挑不出刺,船期不耽误,租金哗哗进账。——算总账,守法最便宜。

那趟澳洲回来,船上的中国水手长说:“以前觉得菲律宾人爱闹事,现在才明白,人家替我们啃了硬骨头。”骨头啃下来,汤大家喝。下次再遇到水质发黄,别等菲律宾兄弟先拍照,自己掏出手机,打一次ITF热线,写一封港口投诉。福利不是别人赏的,是自己争的。争的人多了,就成了规矩。

来源:船长的梦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