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杜甫的诗情跨越前年时光,与AI智能激情碰撞,我们正以技术之翼托举学科素养的星辰大海”。3月21日,武汉市育才小学与咸宁市实验小学以“数字赋能课堂教学·提升学生学科素养”为主题,将人工智能深度嵌入教学全场景。当日,来自武汉、咸宁、新疆的三地教师通过线上+线下
记者夏咸芳 通讯员 黄建军 付来 贺丽
“当杜甫的诗情跨越前年时光,与AI智能激情碰撞,我们正以技术之翼托举学科素养的星辰大海”。3月21日,武汉市育才小学与咸宁市实验小学以“数字赋能课堂教学·提升学生学科素养”为主题,将人工智能深度嵌入教学全场景。当日,来自武汉、咸宁、新疆的三地教师通过线上+线下方式,以代码为笔、屏幕为纸,共同勾勒未来课堂的智能图景,联袂奏响跨市域教联体联合教研的华美乐章,为新时代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跨市谋共赢:江潮与泉水的教育合鸣
江城武汉、香城泉都与新疆博州,跨越山河以教联体为桥,三地教育同心共筑育人共同体。活动中,武汉市育才小学与咸宁市实验小学、咸宁市第三实验小学、崇阳县第二实验小学、新疆博州市温泉城镇小学教师等校领导、教师代表齐聚云端,共绘“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共进”的教育生态圈。
咸宁市实验小学党总支书记黄建军在活动致辞中,代表学校对参加此次活动的线上和线下的学校领导和老师表示热烈的欢迎。他指出,跨市教研将为教师成长打开新视窗,他期待两校以此次教研为起点,在教材共读中深挖文化根脉,在课堂共研中碰撞创新火花,在课题共探中破解教育难题,携手打造跨市域教联体的‘长江样本’,以技术之光点亮素养之路,以协作之桥连通育人山海,共同为新时代基础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书写奋进篇章。
课堂展风采:传统与数字的深度对话
活动伊始,由咸宁市实验小学黎谋平老师执教的《扣好诚信的扣子》主题班会课,以“诚信”为核,巧妙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情景剧演绎、小组辩论等多元形式,将校园生活中的诚信案例化为鲜活教材。学生们在“考试作弊是否可原谅”的思辨中激荡智慧,在“借物不还”的情景模拟中体悟责任。课堂如春风化雨,让诚信的种子悄然扎根心田。武汉市育才小学德育主任李莎在点评中盛赞:“这是一堂有温度、有深度的德育课,真正实现了以生为本、知行合一。”
当数字赋能遇上语文课堂,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当日,由咸宁市实验小学陈涵持老师执教的语文课《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掀起活动高潮。他依托数字技术,让课堂化身时空隧道,学生通过平板解析杜甫诗中的“白日放歌须纵酒”,探究诗人狂喜背后的家国情怀。翻转课堂模式下,学生化身“小诗人”,以现代视角重述诗句,让千年诗韵与数字智能碰撞出耀目火花。武汉育才小学教务主任孙琳点评:“技术赋能下,语文要素双向落实,家国情怀跨越古今,这正是素养导向课堂的典范!”
教研赋新能:智慧与情怀的交响共鸣
课例展示后,武汉市育才小学副校长贺敬以“数字之光点亮教育未来”为题,从目标定位、技术融合、素养落地三方面进行深度总结。她表示:“今日的教研活动,让我们深刻感受到咸宁市实验小学‘以诚育人、以文化人’的教育智慧。从《扣好诚信的扣子》班会课中孩子们的真情流露,到《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课堂上家国情怀的现代诠释,贵校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融入每一寸教育细节,这与我校‘给学生最美好的童年,给人生最坚实的起步’理念不谋而合。更令人欣喜的是,该校教师团队展现出的协作生态——课前研磨的匠心、课中互动的灵动、课后研讨的深度,以及线上线下的多元联动,共同勾勒出教师成长共同体的鲜活图景。而平板教学、AI赋能的常态化实践,更让我们看到未来教育的雏形:当技术不再只是工具,而是与人文精神深度融合时,教育便拥有了打破时空壁垒、重构学习生态的力量。”
智慧相碰撞:以教研之力书写育人新篇
活动落幕,余韵悠长。三地教师带着“数字赋能课堂”的启迪与“学科素养落地”的思考满载而归。这场跨越地域的教育对话,不仅是一次智慧碰撞的盛会,更是一曲教育共进的壮歌。未来,武汉、咸宁与新疆教育人将继续以教研为舟、技术为帆,在立德树人的航程中破浪前行,共同书写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璀璨篇章。
来源:香城都市报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