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死人不偿命!漫才兄弟用长沙“塑普”讲脱口秀,3000万人追着看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07 15:56 2

摘要:2024年10月23日,湖南伢子徐浩伦与谭湘文以黑马姿态摘得《脱口秀和Ta的朋友们》总冠军,这场总决赛直播吸引超3000万观众在线观看,相关话题#漫才兄弟夺冠#连续三天登上微博热搜,阅读量破12亿次。仅仅一年后,他们便以春晚新人身份亮相2025年央视春晚舞台,

2024年10月23日,湖南伢子徐浩伦与谭湘文以黑马姿态摘得《脱口秀和Ta的朋友们》总冠军,这场总决赛直播吸引超3000万观众在线观看,相关话题#漫才兄弟夺冠#连续三天登上微博热搜,阅读量破12亿次。仅仅一年后,他们便以春晚新人身份亮相2025年央视春晚舞台,表演的反诈骗主题对口白话《“骗”“假”不留》成为当晚收视峰值节目,抖音相关片段播放量24小时内突破5亿次。

这对00后组合的蹿红速度堪称奇迹:微博粉丝从2024年6月的1000人暴涨至2025年9月的187万,单条“社畜租房”短视频在抖音24小时内播放量破1200万,评论区“中介看了想报警”的调侃成为全网流行语 。线下演出更是一票难求,上海、北京等地的剧场巡演门票开售即售罄,黄牛溢价高达300%,创造了新生代喜剧演员的票房纪录。

(一)形式创新:让日本漫才长出中国根

漫才兄弟将源自日本的双人喜剧形式进行深度本土化改造,徐浩伦的装傻充愣与谭湘文的精准吐槽形成鲜明对比,配合长沙方言特有的“塑料普通话”,创造出独具湖湘特色的喜剧节奏。例如在《租房奇遇》中,徐浩伦模仿中介阴阳怪气的“1500元只能租到公交车”,谭湘文立刻用长沙话回怼:“你当我是坐碰碰车长大的?”这种方言梗与漫才节奏的完美融合,被鲁豫评价为“把抽象搞笑变成了具象的风土人情” 。

(二)内容共情:用荒诞解构真实生活

他们的作品始终紧扣当代年轻人的痛点:《体检风云》里“男左女右”的听诊器玄学,《职场生存指南》中“老板画饼比米其林三星还圆”的犀利吐槽,都精准戳中都市青年的共鸣点。更难得的是,他们擅长将现实困境转化为荒诞喜剧,如在《末日丧尸》中,用“丧尸都比老板准时”的夸张设定,暗讽职场压榨,这种“笑着流泪”的表达,让观众在解压的同时获得思考 。

(三)表演张力:肢体语言的颠覆性突破

徐浩伦继承了湖南歌厅文化的表演基因,在舞台上时而化身“灭门六代掌门人”耍宝卖乖,时而模仿中介的谄媚嘴脸惟妙惟肖;谭湘文则以冷面吐槽形成强烈反差,两人配合的“掉凳”“摔话筒”等即兴表演,被导演叶烽称赞“让人想起九十年代琴岛的黄金时代” 。这种极具张力的表演,让他们在短视频传播中天然具备病毒式传播的特质。

三、独特标识:漫才本土化的标杆范式

(一)方言幽默的破圈实验

不同于传统方言喜剧的地域局限,漫才兄弟巧妙运用长沙话的“策”文化,将“霸蛮”“韵味”等词汇转化为全国观众都能get的笑点。例如在春晚作品中,徐浩伦用长沙塑料普通话喊出“诈骗分子的套路比我爷爷的快板还溜”,既保留地域特色,又通过字幕和表演让北方观众秒懂 。

(二)相声基因的深度植入

两人均出身湖南笑工场青年相声俱乐部,徐浩伦的爷爷是快板名家徐世辅,父亲是歌厅笑星“徐胖子”徐文,这种家学渊源让他们的表演自带相声功底。在《饭店奇遇》中,他们将传统相声的“三翻四抖”融入漫才节奏,从“辣椒炒肉不放辣椒”的荒诞设定,层层递进至“服务员比菜谱还厚的套路”,展现出扎实的叙事功底。

(三)主流价值的巧妙融合

在《反诈先锋》等作品中,他们将反诈骗知识融入喜剧包袱,如“验证码比女朋友还重要”的调侃,既搞笑又传递正能量。这种“寓教于乐”的创作理念,让他们的作品在B站、抖音等平台获得主流媒体转发,实现破圈传播 。

(一)徐浩伦:艺术世家的喜剧传承

出生于长沙艺术世家的徐浩伦,从小在爷爷的快板声中长大,父亲徐文作为湖南歌厅“三胖子”之一,教会他“喜剧要让观众笑出眼泪”的真谛。大学就读播音主持专业期间,他凭借模仿老师的即兴表演成为校园红人,毕业后加入笑工场,在相声舞台上锤炼出扎实的功底 。

(二)谭湘文:跨界逆袭的喜剧天才

毕业于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视觉传播专业的谭湘文,原本是设计公司的上班族。一次偶然的开放麦表演,让他发现自己冷面吐槽的天赋。为了提升表演能力,他白天做设计,晚上在歌舞厅跑场子,甚至为省钱住过地下室,最终在2022年与徐浩伦搭档,开启漫才之路 。

(三)搭档奇缘:相声俱乐部的化学反应

2021年,两人在湖南师范大学相声俱乐部相遇,徐浩伦的外放与谭湘文的内敛形成奇妙互补。他们从模仿奇志大兵的相声段子开始,逐渐探索出“装傻+吐槽”的漫才模式。在笑工场的两年打磨中,他们从台下观众寥寥的小剧场,一步步走上《脱口秀和Ta的朋友们》的舞台,最终实现从地方演员到国民喜剧人的蜕变 。

(一)内容拓展:从短平快到纵深发展

目前他们已启动原创喜剧专场《策神驾到》,计划将租房、职场等系列作品改编为沉浸式互动剧。同时,他们正在尝试将漫才与音乐剧结合,在《饭店奇遇》的基础上开发音乐喜剧IP,这种多元化尝试,有望开创中文喜剧的新形态。

(二)商业布局:从线上流量到线下生态

除了综艺和演出,他们已签约头部MCN机构,推出“漫才兄弟”文创品牌,包括T恤、盲盒等周边产品。更值得关注的是,他们计划在长沙打造“漫才主题快闪店”,将线下体验与线上内容结合,构建喜剧消费新场景 。

(三)行业价值:青年喜剧人的标杆意义

作为首个登上春晚的漫才组合,他们的成功打破了“北方喜剧垄断”的行业格局,为南方喜剧人树立榜样。正如罗永浩在节目中评价:“他们证明了只要足够优秀,任何形式都能成为爆款。”这种示范效应,或将引发新一轮地方喜剧形式的创新浪潮 。

从长沙街头的开放麦到央视春晚的聚光灯,漫才兄弟用两年时间完成了从素人到顶流的蜕变。他们的成功,不仅在于将漫才本土化的创新,更在于用真诚的表达触碰时代情绪。正如徐浩伦在采访中所说:“我们不是在表演喜剧,而是在讲述这个时代年轻人的故事。”这种与观众同频共振的创作理念,或许正是他们持续走红的终极密码。未来,随着他们在内容、商业、行业价值上的多维突破,漫才兄弟或将成为中国喜剧史上一个标志性符号,引领新一代喜剧人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来源:宝庆山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