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刘敏站在厨房里,手上沾满了面粉,案板上的饺子皮整整齐齐地摆放着。屋外的鞭炮声此起彼伏,窗外的天空被映照得通红。
注明:本文情节存在虚构,如有雷同实属巧合
“你走吧,拿着这些钱和食物,重新开始你的生活。”我对那个闯入我家的年轻人说。
他泪眼婆娑地接过红包,“我会记住你的恩情,一定会报答你。”
十年后的除夕,一个神秘包裹送到我家门口,上面写着“恩人亲启”。
打开盒子的刹那,我和家人倒吸一口冷气。
01
刘敏站在厨房里,手上沾满了面粉,案板上的饺子皮整整齐齐地摆放着。屋外的鞭炮声此起彼伏,窗外的天空被映照得通红。
“一个人包饺子还真是安静。”刘敏轻声自语,眼神中带着一丝落寞。
今年的除夕,父母因为老家亲戚生病无法回来,原本热闹的家显得格外冷清。
刘敏30岁,还未婚,在一家会计公司做财务主管,生活平淡但规律,除了工作就是照顾父母,偶尔和朋友小聚。
她擦了擦额头的汗,拿起手机看了看时间,已经是晚上七点半了。
“再过半小时就可以开始煮饺子了。”她对自己说,试图给这个孤独的除夕夜找点期待。
就在这时,客厅阳台处传来一阵细微的响动。
“是风吹动了窗帘吗?”刘敏放下手中的活,轻轻走向客厅。
声音越来越清晰,像是有人在翻动什么东西。刘敏的心跳加速,她小心翼翼地接近阳台,看到一个模糊的人影正在她的柜子前翻找着什么。
“啊!”刘敏忍不住惊叫出声。
那人影猛地转身,是一个衣衫褴褛的男子,看上去二十多岁,脸上满是惊恐和慌乱。他手里拿着刘敏的一个首饰盒,见被发现,立刻扔下盒子,抬手做出投降的姿势。
“别叫!别叫警察!我没恶意!”男子声音发抖,脸上写满了恐惧,“我只是太饿了,想找点东西换钱买吃的。”
刘敏退后两步,右手握紧手机,已经准备拨打110。但她注意到男子瘦弱的身形和苍白的脸色,眼神中透露出绝望和恐惧。
“你为什么要偷东西?”刘敏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声音依然有些发抖。
男子缓缓蹲下,像是没有力气站立,“我已经三天没吃东西了,找不到工作,今天又是除夕,看到所有人家里都亮着灯,很热闹……我实在是饿得受不了了。”
刘敏盯着男子看了一会儿,他的眼神躲闪但透着真实的绝望,衣服破旧但还算整洁,看起来不像是惯犯。
“你叫什么名字?”刘敏问,手指依然停留在手机屏幕上。
“林东。”男子低声回答,“我真的只是太饿了,不是专业小偷。我保证拿到吃的就走,不会伤害你的。”
刘敏陷入了短暂的沉默。报警是理所应当的选择,可今天是除夕,这个人看起来真的很绝望。一个念头在她脑海中闪过——如果她也陷入这种境地,会怎么样?
“你站起来。”刘敏下定决心,“去洗手间把手洗干净,我给你拿些吃的。”
林东愣住了,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你不报警?”
“今天是除夕,我一个人在家也怪无聊的。”刘敏勉强挤出一个笑容,“你看起来不像坏人,只是运气不好。”
林东低着头,眼睛湿润了,“谢谢你,真的谢谢你。”
刘敏领着林东去洗手间洗了手,然后让他在餐桌前坐下。她把准备好的年夜饭端上桌:红烧肉、清蒸鱼、炒青菜和一碗热腾腾的米饭。
林东看着眼前的食物,眼中满是不可思议,“这……这太多了。”
“吃吧,慢点吃,别噎着。”刘敏坐在对面,看着林东狼吞虎咽的样子,心里五味杂陈。
林东一边吃一边抬头看刘敏,眼神中充满感激,“你为什么要帮我?”
刘敏沉思片刻,“可能是因为今天是除夕吧,这个本应团圆的日子,没人应该饿着肚子。或者只是……我觉得你不是坏人,只是一时走投无路。”
林东的眼泪落了下来,“我本来想去打工的,但现在过年了都放假,找不到活干。我已经三天没吃东西了,实在撑不下去了才……”
“你有家人吗?”刘敏问。
林东摇摇头,“父母早年去世了,我是孤儿,一直靠自己。以前在一家工厂打工,前段时间厂子倒闭了,我就失业了。找新工作很难,没有学历,没有技能,年前又都不招人。”
刘敏听着林东的故事,心中的警惕逐渐被同情所取代。她起身去卧室,拿出了压岁钱的红包,里面有两千元。
“拿着这个,”刘敏把红包递给林东,“找个地方住下来,等过完年再找工作。”
林东愣住了,不敢接,“这……这太多了,我不能要。”
“拿着吧,就当是我今年的善事。”刘敏把红包塞进林东手里,“新的一年,希望你能有个新的开始。”
林东紧紧握住红包,泪流满面,“我一定会报答你的恩情,一定会。”
“不用报答,只希望你以后能好好生活。”刘敏说,“吃完饭就赶紧去找个地方住下吧,外面太冷了。”
林东认真地点点头,“我想学技术,学编程。我在厂里时看到有人用电脑编程,觉得很神奇。我想试试,但没有机会和钱。”
“那就去试试吧,趁年轻。”刘敏鼓励道,“人生很长,现在的困境不代表以后都会这样。”
林东吃完饭,刘敏又给他打包了一些饺子和菜,让他带走。临走前,林东站在门口,深深鞠了一躬。
“我叫林东,今年26岁。我记住你了,刘敏。你的恩情我这辈子都不会忘记。我一定会成功,一定会回来报答你。”
刘敏笑了笑,“别这么严肃,好好生活就是对我最好的报答。”
林东重重点头,转身离开了刘敏的家。看着他消失在夜色中的背影,刘敏关上门,长舒一口气。
这个除夕夜,因为一个意外的闯入者,让她重新思考了自己的生活。她突然意识到,自己已经很久没有为生活做出过重大决定了,一切都按部就班,毫无惊喜。
“也许是时候改变一下了。”刘敏自言自语,看着窗外绽放的烟花,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期待。
那个特别的除夕夜过后,刘敏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02
林东的出现像是一面镜子,让她看清了自己生活的平淡无奇。
三个月后的一个周五下午,刘敏坐在办公室里,盯着电脑屏幕上的表格,突然感到一阵窒息。
“我不能再这样下去了。”她默默地对自己说。
下班后,刘敏没有像往常一样直接回家,而是来到了城市郊区的一条小吃街。这里有各种各样的小店,热闹非凡。她漫步其中,看着每家店铺的招牌和装修,心中有个想法越来越清晰。
第二天一早,刘敏递交了辞职信。
“你疯了吗?”她的好友张丽在咖啡厅里惊讶地看着她,“辞掉稳定的工作去开餐馆?你有经验吗?”
刘敏摇摇头,眼神却很坚定,“没有经验,但我有热情。我妈妈的家常菜做得很好,我从小就跟她学,只是一直没机会施展。”
“开餐馆可不是闹着玩的,会亏很多钱的。”张丽担忧地说。
“我知道风险,但我已经存了一些钱,足够支撑我一段时间。”刘敏说,“如果不尝试,我会后悔一辈子。”
就这样,刘敏辞去了会计工作,开始追求自己的梦想——开一家小餐馆。她用积蓄租下了一个小店面,取名为“敏家小厨”,主打家常菜。
开业第一天,只有几个客人,大多是朋友前来捧场。刘敏心里忐忑,但脸上依然带着坚定的微笑。
“菜很好吃!”一位客人由衷地称赞,“有家的味道。”
这句话给了刘敏极大的鼓励。接下来的日子并不容易,常常是清晨四点起床去菜市场采购,晚上十点多才能收工,一天下来腰酸背痛。但每当看到客人满意的笑容,一切辛苦都值得了。
半年后,“敏家小厨”有了一批固定客户,生意逐渐好转。刘敏请了两个服务员和一个后厨帮手,终于不用一个人忙得团团转了。
就在这时,一个名叫韩阳的男子成了餐馆的常客。他是附近一家建筑设计公司的设计师,常常独自一人来吃饭,有时候会带着图纸边吃边画。
“你的红烧肉真的很特别,”有一次韩阳对刘敏说,“有种独特的香味,让我想起小时候。”
刘敏笑了,“是桂皮和八角的比例不一样,我妈妈的独门配方。”
两人开始聊天,从菜品延伸到各自的生活和梦想。韩阳喜欢刘敏的直率和勇气,刘敏欣赏韩阳的才华和踏实。
“其实我一直想开自己的设计工作室,”韩阳有一次说,“就像你敢于追求自己的梦想一样。”
“那为什么不试试呢?”刘敏鼓励他。
在刘敏的鼓励下,韩阳辞去了公司的工作,开始接一些自由设计项目,朝着建立自己工作室的目标迈进。
他们的关系也在不知不觉中升温。从最初的顾客和店主,到朋友,再到恋人,一切都那么自然。
两年后的一个春天,韩阳在刘敏的餐馆里,当着所有顾客的面,向她求婚了。
“遇见你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幸运,”韩阳单膝跪地,手捧着一枚戒指,“我想和你一起实现我们各自的梦想,也共同创造新的梦想。刘敏,你愿意嫁给我吗?”
餐馆里的顾客都屏住了呼吸,期待地看着刘敏。刘敏的眼泪止不住地流下来,她点了点头,“我愿意。”
整个餐馆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和欢呼。
婚后,刘敏的餐馆生意越来越好,她开始尝试扩大规模。韩阳的设计工作室也步入正轨,接到了几个大项目。他们搬进了一个宽敞的新家,生活充实而幸福。
03
第三年,刘敏怀孕了,生下了一个可爱的女儿,取名韩悦。小悦的到来让这个家庭更加完整,刘敏感到自己的生活前所未有的圆满。
时光飞逝,一晃眼七年过去了。刘敏的“敏家小厨”已经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餐馆,甚至开了第二家分店。韩阳的设计工作室也有了十几名员工,在业内有了一定的声誉。
韩悦已经是个活泼可爱的小学生,聪明伶俐,继承了父母的优点。每天放学后,她都会到妈妈的餐馆做作业,有时候还会帮忙招呼客人,深受顾客喜爱。
刘敏站在餐馆门口,看着忙碌而充实的一切,心中充满了满足感。她想起七年前那个决定改变生活的除夕夜,想起那个闯入她家的年轻人——林东。
这些年,她时常会想起林东,那个改变了她人生轨迹的陌生人。每到除夕,她都会对着窗外默默祝福,希望他一切都好。
“妈妈,我的数学题做完了!”韩悦的声音打断了刘敏的思绪。小姑娘举着作业本跑了过来,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真棒!”刘敏蹲下身,给了女儿一个大大的拥抱,“想吃什么?妈妈给你做。”
“红烧肉!”韩悦高兴地说,“爸爸说他今晚会早点回来,我们一起吃饭!”
刘敏笑着点头,“好,那我们现在就开始准备。”
母女俩一起走进厨房,刘敏系上围裙,开始准备晚餐。韩悦在一旁帮忙洗菜,小脸认真得可爱。
这样的日子,平凡而幸福,刘敏每天都心存感激。
不知不觉,已经到了第九年的冬天。餐馆因为圣诞节和元旦的临近,生意格外繁忙。刘敏和店员们都忙得不可开交,每天营业额都创下新高。
元旦过后,店里稍微清闲了一些。刘敏开始准备春节前的最后一波客流和除夕的团圆饭。今年,父母和韩阳的父母都会来家里团聚,她需要准备一桌丰盛的年夜饭。
“敏敏,看看这个设计方案怎么样?”一天晚上,韩阳拿着笔记本电脑找到正在厨房忙碌的刘敏。
刘敏擦了擦手,接过电脑,“这是什么?”
“第三家店的装修设计,”韩阳兴奋地说,“地址我已经看好了,就在大学城附近,那里学生多,消费能力不错。”
刘敏仔细看着设计图,心中涌起一阵感动。韩阳一直很支持她的事业,不仅帮她设计餐馆的装修,还经常给她提供商业建议。
“很漂亮,我很喜欢这个风格,”刘敏点头赞许,“但你确定我们现在有能力开第三家店吗?”
韩阳自信地笑了,“当然有,你的餐馆现在很有名气,第二家店开业不到一年就已经开始盈利了。第三家店选在大学城,客源有保障,风险很小。”
刘敏感到一阵幸福的眩晕,“我从来没想过,当初那个冲动的决定,会让我走到今天这一步。”
韩阳搂住她的肩膀,“因为你勇敢,因为你敢于追求自己的梦想。”
韩悦从卧室跑出来,“爸爸妈妈,你们在聊什么啊?”
“在聊妈妈的新餐馆,”韩阳笑着说,“等开业了,你可以去帮忙招待客人。”
韩悦高兴地跳了起来,“太好了!我可以做小服务员了!”
一家三口笑成一团,温馨的气氛弥漫在整个家里。
十年的光阴,转瞬即逝。刘敏从一个平凡的会计,成长为三家餐馆的老板。
她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她从未忘记那个起点——十年前那个特别的除夕夜,那个闯入她家的年轻人。
04
第十年的除夕即将到来,刘敏忙着为餐馆准备年前的最后一波客流。今年除夕,她计划关闭餐馆,全家人一起在家里好好过节。
就在除夕前一周,一个快递员送来了一个包裹。
“请问是刘敏女士吗?”快递员问道。
刘敏点点头,“是我。”
“这是您的包裹,请签收。”快递员递过一个精心包装的盒子。
刘敏接过包裹,疑惑地看了看,“这是谁寄来的?”
包裹上只有她的名字和地址,没有寄件人的任何信息。她翻来覆去地查看,除了一个“除夕打开”的小纸条外,没有找到其他线索。
“谢谢。”刘敏签收了包裹,将它带回了家。
“这是什么?”韩阳看到刘敏拿着包裹回来,好奇地问。
“不知道,上面没有寄件人信息,只有一张纸条说除夕才能打开。”刘敏把包裹放在桌子上,一家人都围了过来。
“好神秘啊!”韩悦兴奋地说,“会不会是礼物?”
“可能是某个客人送的吧。”刘敏猜测,“上面说除夕才能打开,那就等到除夕吧。”
韩阳笑道,“你不好奇吗?”
“当然好奇,”刘敏摸了摸包裹,“但既然上面写了除夕打开,那就按要求来吧,反正也只有几天了。”
韩悦有些失望,“好吧,那我们要把它放在哪里?”
“就放在客厅吧,这样我们时不时可以看看它。”刘敏说。
接下来的几天,这个神秘包裹成了家里的焦点。每个人路过时都会看它一眼,猜测里面可能装着什么。韩悦甚至画了几幅画,描绘她想象中包裹里的内容。
终于,除夕这天到来了。
一大早,刘敏就开始忙碌,准备丰盛的年夜饭。韩阳和韩悦负责装饰房子,贴春联,挂红灯笼。整个家里洋溢着浓浓的节日气氛。
“妈妈,今天晚上我们就可以打开那个神秘包裹了,对吗?”韩悦一边帮忙贴窗花,一边期待地问。
刘敏笑着点头,“是的,吃完年夜饭就打开。”
傍晚,刘敏的父母和韩阳的父母也来到家中团聚。一家七口围坐在餐桌前,桌上摆满了丰盛的菜肴:红烧肉、清蒸鱼、酱爆虾、糖醋排骨……
“今年的年夜饭真丰盛!”刘敏的父亲满意地说,“敏敏的厨艺越来越好了。”
“那是,我女儿可是大厨!”刘敏的母亲骄傲地说。
韩阳举起酒杯,“来,让我们一起祝福新的一年更加美好!”
大家举杯同饮,气氛愉快而温馨。只有韩悦时不时地瞄向客厅里那个神秘的包裹,心不在焉地吃着饭。
“悦悦,专心吃饭,”刘敏笑着说,“吃完了我们就去看看那个包裹里是什么。”
韩悦连忙点头,加快了吃饭的速度。
饭后,全家人一起去了客厅。刘敏将那个神秘包裹放在茶几中央,大家围坐在沙发上。
“要不要我来拆?”韩悦迫不及待地问。
刘敏笑着说,“好吧,你来拆吧。”
韩悦小心翼翼地拆开包装,里面是一个精致的木盒,上面雕刻着美丽的花纹。
“哇,好漂亮的盒子!”韩悦惊叹道。
刘敏接过木盒,仔细观察。这盒子看起来价值不菲,做工精细,不像是普通人随便送的礼物。她的心跳加速,不知为何,她想起了十年前那个除夕夜的不速之客。
“打开看看吧。”韩阳鼓励道。
刘敏深吸一口气,缓缓打开了木盒。
木盒打开的瞬间,全家人都惊呆了——
里面是一封信,一张银行卡,还有一本厚厚的相册。
刘敏小心地拿出信,缓缓展开。她的手微微颤抖,一种莫名的预感在心头蔓延。
“亲爱的刘敏女士:
也许你已经不记得我了,但我永远不会忘记十年前那个除夕夜。那晚,我饥寒交迫,走投无路,铤而走险闯入了你的家。而你,一个陌生人,不仅没有报警,还给了我一顿热饭和两千元钱。
那晚离开你家后,我用你给的钱租了一个小房间,买了几本编程的书,开始自学。那两千元对你可能不算什么,但对当时的我来说,是重生的希望。
经过几个月的自学,我找到了一份初级程序员的工作。虽然工资不高,但我可以养活自己了。我不断学习,努力工作,逐渐在行业中站稳了脚跟。
五年前,我和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创办了一家科技公司,主要做移动应用开发。公司发展得很好,现在已经有了一百多名员工,去年还获得了风险投资。我现在是公司的技术总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一切的起点,都是你在那个除夕夜的善举。如果没有你,我可能早就冻死在街头,或者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随信附上一张银行卡,卡里有五十万元,密码是你的生日(从你的身份证上看到的,希望你不要介意)。这些钱对于你改变我的命运来说太微不足道了,但请接受它,作为我对你深深的感谢。
另外,我还想亲自当面感谢你。如果方便的话,请联系我。我的电话号码是:139****4321。
永远感恩的, 林东”
刘敏读完信,眼泪不由自主地流了下来。十年前那个衣衫褴褛的年轻人,现在已经成为了一家科技公司的技术总监,这简直像是一个童话故事。
05
“怎么了,妈妈?”韩悦担忧地问,“为什么哭了?”
刘敏擦了擦眼泪,将信递给了韩阳。韩阳快速浏览了信的内容,脸上露出惊讶的表情。
“这是谁啊?”韩阳问,“你认识这个林东?”
刘敏点点头,将十年前那个除夕夜的故事告诉了家人。她的父母和韩阳的父母听得目瞪口呆,韩悦则睁大了眼睛,像是在听一个精彩的童话故事。
“所以,妈妈救了一个小偷,然后他变成了大富翁?”韩悦总结道。
刘敏笑了,“他不是小偷,只是一个一时走投无路的年轻人。现在看来,他本来就很聪明,只是没有机会。”
刘敏的父亲拍了拍女儿的肩膀,“敏敏,你做了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
“是啊,”刘敏的母亲附和道,“这就是善有善报吧。”
韩阳看着银行卡,“五十万,这可不是小数目。你打算怎么处理?”
刘敏沉思片刻,“我想见见他,当面谢谢他。至于这笔钱,我们可以好好考虑一下怎么使用。”
韩悦拿起相册翻看,里面是林东这些年的照片:他在工作,他在毕业典礼上,他和团队一起,甚至还有他公司的照片。最后几页是一些报纸和杂志的剪报,介绍他的创业故事和公司的成功。
“哇,这个叔叔好厉害!”韩悦惊叹道。
刘敏看着相册,感到既欣慰又骄傲,虽然她只是做了一件小事,但却改变了一个人的一生。
“我们应该给他打电话!”韩悦兴奋地说。
刘敏点点头,拿出手机,拨通了林东的电话。电话很快被接起。
“您好,请问是林东先生吗?”刘敏问道,声音有些颤抖。
“是我,请问您是?”电话那头传来一个稳重的男声。
“我是刘敏,刚刚收到了你的包裹和信。”
电话那头沉默了一会儿,然后传来了激动的声音,“刘敏?真的是你?太好了!你收到了包裹!我一直在想你会不会还住在原来的地址,收件地址是我托人查到的,没想到真的找到你了!”
刘敏笑了,“是的,我现在在这个城市开了三家餐馆,一直住在这里。”
“太好了!我现在在北京,明天就可以飞过来见你。可以吗?”林东热情地说。
“当然可以,”刘敏说,“我们餐馆明天也关门过年,你来我家吧,全家人都想见见你。”
“太感谢了!我一定准时到!”林东说,声音中透着掩饰不住的激动。
挂断电话,刘敏告诉家人林东明天会来。大家都很期待这个神奇的重逢。
韩悦抱着相册,“妈妈,你真了不起!”
刘敏抚摸着女儿的头发,“有时候一个小小的善举,可能会带来意想不到的结果。”
那晚,刘敏躺在床上,回想着十年前的那个除夕夜,心中充满了感慨。她从未想过,那个决定会对一个陌生人的生命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也从未想过,十年后命运会以这样的方式将他们再次联系在一起。
“在想什么?”躺在身旁的韩阳轻声问道。
“在想十年前那个除夕夜,”刘敏转向丈夫,“如果那天我选择报警,现在的一切都会不一样。”
韩阳握住她的手,“你做了正确的选择,不只是对林东,也是对自己。那个决定让你重新思考生活,找到了真正的自己。”
刘敏靠在丈夫肩上,心中充满感激,“是啊,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大年初一,刘敏一大早就起床准备午餐。今天林东会来家里做客,她想准备一些拿手菜招待他。
“需要我帮忙吗?”韩阳走进厨房,从背后抱住刘敏。
刘敏微笑着摇摇头,“我没事,你去陪两家老人聊天吧。”
韩悦也跑进厨房,“妈妈,我能帮忙吗?”
“当然可以,”刘敏笑道,“来帮妈妈洗菜。”
母女俩忙碌着,韩悦突然问,“妈妈,你觉得那个林东叔叔现在是什么样子?”
刘敏思考片刻,“应该变化很大吧,毕竟十年了。他现在是一家科技公司的技术总监,肯定穿着光鲜,精神焕发。”
“他会带礼物来吗?”韩悦天真地问。
刘敏笑了,“他已经送了一份大礼了,那笔钱可不少。”
正说着,门铃响了。
“我去开门!”韩悦兴奋地跑去开门。
刘敏擦了擦手,整理了一下围裙,跟在女儿后面走向门口。
06
门打开,站在门外的是一个西装革履的中年男子,身边还有一个年轻女子和一个七八岁的男孩。男子手里提着几个精美的礼盒,看到刘敏,眼睛一亮。
“刘敏?”他有些不确定地问。
刘敏也在打量着他,试图在这个成功人士的脸上找到十年前那个瘦弱青年的影子。“林东?”
林东激动地点点头,“是我,真的是你!你几乎没变,还是那么年轻漂亮。”
刘敏不禁笑了,“你倒是变化很大,完全认不出来了。”
“爸爸,这就是你说的救命恩人吗?”林东身旁的小男孩好奇地问。
林东骄傲地介绍,“这是我儿子林小睿,今年七岁了。这是我妻子陈梦。”
陈梦微笑着向刘敏伸出手,“你好,刘敏,我听林东提起过你很多次,真的很感谢你当年对他的帮助。”
“快请进吧,”刘敏侧身让他们进门,“我丈夫和父母都在里面。”
韩悦已经跑进屋里大声宣布:“林东叔叔一家来了!”
屋里的人都迎了出来。刘敏为林东一家介绍了自己的家人。大家很快熟络起来,一起坐在客厅里聊天。
林东将带来的礼物分给大家,特别是送给韩悦一个漂亮的芭比娃娃,小姑娘开心得不得了。
“刘敏,我一直想亲口对你说声谢谢,”林东真诚地说,“那晚如果不是你,我现在会怎样,我不敢想象。”
“我只是做了一件小事,”刘敏谦虚地说,“是你自己的努力改变了命运。”
“没有你的善举,就没有我的今天,”林东坚持道,“这十年来,我一直在寻找你的下落,想当面感谢你。”
“你这些年过得怎么样?”刘敏好奇地问。
林东开始讲述他这十年的经历:离开刘敏家后,他用那两千元租了一个小房间,买了几本编程书籍开始自学。三个月后,他找到了一家小公司的初级程序员职位。工资不高,但足够维持生活。
“我拼命学习,加班加点,用了两年时间从初级程序员升到了项目经理,”林东说,“在这期间,我认识了梦梦,她是公司的人事专员。”
陈梦接过话题,“他当时虽然条件不好,但特别上进,每天都在学习新技术。我被他的毅力打动了。”
“我们交往一年后结婚了,”林东继续说,“结婚那年,我升为了技术主管。两年后,我和几个同事一起创办了自己的公司。”
“创业初期非常艰难,”陈梦补充道,“小睿刚出生,我没工作,全靠林东一个人养家。他常常通宵工作,看着他累得睁不开眼还要继续写代码,我心疼极了。”
林东握住妻子的手,“幸好熬过了那段时间。第三年,我们的一款教育类APP在市场上获得了成功,公司开始走上正轨。又过了两年,我们获得了风险投资,业务迅速扩展。”
“现在公司已经有一百多人了,林东是技术总监,”陈梦骄傲地说,“去年公司还被评为本地最具潜力的科技企业之一。”
“真是了不起,”韩阳由衷地赞叹,“从零开始创业,能有今天的成就,不容易。”
林东摇摇头,“我一直记得刘敏当年给我的鼓励,她说'人生很长,现在的困境不代表以后都会这样'。这句话支撑我度过了很多困难时刻。”
刘敏感动地看着林东,“我真的没想到,当年的一句话会记到现在。”
“不只是一句话,”林东认真地说,“是你的行动,你的善良,你的信任。那天你选择相信我,不是小偷,只是一个走投无路的人,这给了我重新做人的机会和勇气。”
林小睿拉了拉爸爸的衣角,“爸爸,你说阿姨让你吃了好吃的饺子,我也想吃!”
大家都笑了,刘敏起身,“午饭已经准备好了,咱们边吃边聊吧。”
一行人来到餐厅,刘敏端上了她精心准备的饭菜:红烧肉、清蒸鱼、酸菜鱼、糖醋排骨,还有一盘热气腾腾的饺子,正是十年前那个除夕夜她给林东准备的菜。
“这红烧肉,还是那个味道!”林东尝了一口,激动地说,“十年了,我还记得这个味道。”
饭桌上,大家边吃边聊,气氛轻松愉快。林东和陈梦讲述了更多他们这些年的经历,也了解了刘敏开餐馆的故事。
饭后,大家回到客厅继续聊天。林东再次提起那笔钱。
“刘敏,那五十万请你一定要收下,”林东诚恳地说,“这些年我一直想找到你,报答你当年的恩情。”
刘敏看了看韩阳,然后说,“林东,我们商量了一下,想用这笔钱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
“什么事情?”林东好奇地问。
刘敏解释道,“我们想成立一个小型基金,专门帮助那些像你当年一样有梦想但暂时遇到困难的年轻人。可以提供一些资金支持,让他们有机会实现自己的梦想。”
林东眼前一亮,“这个想法太好了!我也想参与!事实上,我一直想做类似的事情,只是没有具体的方向。现在如果能和你一起做这个项目,再好不过了。”
“真的吗?”刘敏惊喜地问。
“当然,”林东坚定地点头,“我可以再追加五十万,我们一起成立这个基金。我还可以在技术方面提供帮助,比如建立一个网站和管理系统。”
两家人越聊越投机,开始详细讨论基金的运作方式和管理细节。韩阳提议把基金命名为“新生”,意味着给人新的生机和希望。
“'新生',这个名字真好,”林东赞同道,“就像当年刘敏给了我新生的机会一样。”
刘敏的父亲感慨地说,“看到你们这样,我真为敏敏感到骄傲。当年的一个善举,现在能帮助更多的人,这是多么有意义的事情。”
林东的妻子陈梦也表示愿意利用自己人事管理的经验,帮助基金评估申请者的情况。
“这真是一个奇妙的故事,”韩悦的奶奶感叹道,“一个偶然的相遇,改变了两个家庭的命运,现在又要去帮助更多的人。”
林小睿不太理解大人们的对话,但他觉得气氛很好,也跟着高兴。他和韩悦很快成了朋友,两个孩子在一旁玩耍,不时传来欢声笑语。
来源:九申篮球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