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5次空城计:一次退胡宗南25万大军,一次退傅作义10万人马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07 14:23 1

摘要:《孙子兵法》云:“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这是毛主席人生中第一次使用“空城计”,当时他和贺子珍正带着一帮红军工作队,在江西永新县的塘边村搞土改调查。

在小说《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智计无双,他一生计谋最高光之处,就是在岐山的西城县对司马懿施的“空城计”。

不过真实的三国历史上,诸葛亮本人却并没有机会施展此计。而熟读《三国演义》的毛主席,一生中却有5次使用此计。

《孙子兵法》云:“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这是毛主席人生中第一次使用“空城计”,当时他和贺子珍正带着一帮红军工作队,在江西永新县的塘边村搞土改调查。

一天清晨,哨兵突然气喘吁吁地跑进来报告:“毛委员,保安团朝我们村过来了,现在离咱们村只有一里路程,他们手里还有四五十条枪!”

当时毛主席身边也只有一个警卫班,约十来个人。因此屋子里的人听说保安团过来了,都大为紧张。

房东大娘急得直跺脚,她说:“毛委员,快上山躲躲吧!”谁知毛主席却淡定地笑道:“通知乡亲们,全部撤到后山去。记住,不要留下任何有人活动的痕迹。”

毛主席、贺子珍等人撤退以后,保安团的人急匆匆赶来扑了个空。但是当时他们只在村子里转悠了一会儿,就匆忙撤出了村庄。贺子珍看了很是惊奇,问毛主席:“敌人怎么不上山来搜查呢?”

毛主席笑道:“敌人也害怕呀。我们如果开枪,他们凭枪声就能找到我们的方位,可是我们一枪不发,空村无人,不知深浅,他们怎么敢贸然上山?《三国演义》里诸葛亮唱空城计,也是如此。”

1947年8月,陕北高原。胡宗南的25万大军把毛主席率领的中央机关逼到了黄河岔口。当时前有追兵,后有黄河,解放军羊皮筏子刚下水就被冲得无影无踪。

任弼时急得满头大汗,他问:“毛主席,现在怎么办?”毛主席望了望不远处山头上的敌军旗帜,突然转身发令:“全体都有,列队!我们往回走!”

只见毛主席拄着一根木棍,带着警卫团成员大摇大摆地朝着敌军方向走去。更绝的是,走到一个山坡上时,他还让战士在路口立了块木牌,上书:“毛泽东由此上山。”

明明白白地把自己的去向告诉了国民党,结果那些追兵看到木牌后,反而不敢轻举妄动,只能眼睁睁看着他们消失在黄土高坡的沟壑中。

《孙子兵法》中说:“故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善于用兵打仗的人,会避开敌人的锐气,选择在敌人懈怠、疲惫而归的时候进行攻击。

当时追兵在毛主席身后跟了一路,由于畏惧毛主席用兵如神,本来就不太敢出手拦截。现在看他故意留下指路路牌,追兵认为其中必然有诈,于是只能眼睁睁看着对方离开了。

现在让我们回到文章的开头,辽沈战役将要结束,淮海战役正在筹划之时。那是1948年的10月25日凌晨,西柏坡。

机要员送来密电:傅作义为了攻下西柏坡,已经制定了一个“穿心计划”,现在正率领十万大军急匆匆向石家庄扑来!

朱德看着作战地图直摇头,因为最近的增援部队也要五天才能赶到。而此时,毛主席叫来新华社社长说:“马上发新闻,就说我们已经掌握傅作义的全部作战计划!”

于是,在当月的25日,新华社通过短讯和广播的方式以《蒋傅匪军妄图偷袭石家庄》为新闻标题公开揭露了傅作义“穿心计划”的全盘内容,就连敌军各部队番号和行军路线都写得一清二楚。

当时身在北平的傅作义听到这条新闻之后,手里的茶杯“啪”地一声掉落在地上,摔得粉碎,然而这件事还没完。

毛主席随后又在当月26号在《人民日报》头版刊登了《华北各首长号召保石沿线人民迎击蒋傅军进扰》一文,让周总理调集民兵沿途设疑兵。

到了当月29号,内线传来消息,称傅军士气低落,行进缓慢,于是毛主席又发表了一篇《蒋傅军已进至保定以南之方顺桥》。

到了31号这天,毛主席又发表了一篇名为《评蒋傅军梦想偷袭石家庄》的檄文。蒋介石、傅作义一看,自己的每一步都落在了毛主席的算计中,于是只能急匆匆下令偷袭部队收兵了。

上世纪六十年代,赫鲁晓夫自苏共二十大后开始推行“去斯大林化”。当中苏论战到紧要关头,阿尔巴尼亚站到了中国一边,公开反对苏联对中国的指责。

苏联领导人为了给中国一点“颜色”看,撕毁了与阿尔巴尼亚之间的军援合同,同时撤回专家,威胁要开战。某一个深夜,中南海菊香书屋的值班秘书突然接到通知:“毛主席要立即见苏联大使!”

当睡眼惺忪的大使被带进卧室时,只见毛主席披着睡衣,指着他的鼻子怒斥:“听说你们要在阿尔巴尼亚动手?告诉赫鲁晓夫,中国不是捷克斯洛伐克!”

根据在场的翻译回忆,毛主席说到激动时,直接把茶杯摔在地上:“要打现在就打!”结果不到72小时,苏联的坦克部队就从阿边境撤走了。

珍宝岛冲突后,苏联在中苏边境陈兵百万。1969年8月28日,《华盛顿明星报》在头版头条上刊登了一条爆炸性的新闻:

据可靠消息,苏联欲动用中程弹道导弹,携带几百万吨当量的核弹头,对中国的重要军事基地——酒泉、西昌发射基地、罗布泊核试验基地,以及北京、长春、鞍山等重要工业城市进行外科手术式的核打击。

1969年9月28日深夜,毛主席突然召集军委开会:“放两颗原子弹,但不要发消息。”于是,中国连续进行了地下核试验和高爆试验,却破天荒地没有对外公布。

苏、美两国不约而同监测到了这两次核爆炸,可是让他们意外的是,中国这次一反常态,并没有对外发布核试验成功的新闻,这招“核哑谜”让苏联彻底懵圈儿了。

苏联吃不准中国是不是在憋什么大招,说不定有了什么更先进的武器。最终,勃列日涅夫不得不叫停了核打击计划。

结语

回看这五次空城计,从1928年的“空村计”到1969年的“核哑谜”,毛主席把《孙子兵法》的智慧发挥到了极致。

这些看似冒险的“空城计”背后,其实是对敌方心理的精准揣摩与洞悉。比如胡宗南的多疑、傅作义的犹豫、赫鲁晓夫的色厉内荏,都成了每次对敌决胜的关键。

如今国际局势风云变幻,但毛主席留下的战略智慧依然熠熠生辉。就像他常说的:“你打你的,我打我的。”

出人意料,灵活对敌才是真正的“降维打击”!不知道各位读者觉得哪次“空城计”最精彩呢?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来源:执笔读春秋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