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岁辛芷蕾威尼斯封影后,王家卫当年的评价成真了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07 13:14 2

摘要:站在台上的第一句话就带着股子东北姑娘的实在:十几年前我刚入行,跟人说想当国际巨星,人家都笑我吹牛,今天我想跟我妈说——妈,你闺女没吹。

2025年9月6号晚上,威尼斯电影节那盏金色奖杯,终于落到了辛芷蕾手里。当她穿着简约白裙,从评委赵涛手中接过最佳女演员奖时。

站在台上的第一句话就带着股子东北姑娘的实在:十几年前我刚入行,跟人说想当国际巨星,人家都笑我吹牛,今天我想跟我妈说——妈,你闺女没吹。

台下掌声雷动的时候,估计没人会想到,这个拿了国际影后的女演员,早年是在餐厅端盘子赚学费的。

辛芷蕾是黑龙江鹤岗人,家里条件不好,爸妈常年在外奔波,她6岁就学着给弟弟妹妹做饭、缝扣子。

当初考服装设计专业,是想着毕业能找份稳当工作养家,可偏偏天不遂人愿,父亲突然瘫痪,家里的顶梁柱塌了,学费、医药费都凑不齐。

她只能课一上完就往餐厅跑,端盘子、洗碗、擦桌子,忙到后半夜是常事,手上的茧子磨了一层又一层。

进演艺圈纯属误打误撞,有次电视台办活动缺礼仪小姐,朋友拉着她去凑数,没想到她站在人群里,被导演一眼看中:你这丫头,眼神有戏,要不要试试演戏 就这么一句话,把她从餐厅后厨拉到了镜头前。

刚入行那阵儿,她没背景没资源,演的全是边角料角色。《画皮》里的盲女素素,整场戏加起来没三分钟台词,镜头还没特写,可她愣是提前半个月去盲人学校观察,学人家走路时手怎么摆说话时头怎么转,连眼珠的微动都练了无数遍。

没戏拍的时候,别人忙着跑综艺、混人脉,她揣着笔记本去中戏进修班听课,老师讲角色分析,她记满了整整三个本子,连标点符号都标得清清楚楚。

2012年拍《诡爱》,是她第一次当女一号。恐怖片不好演,尤其是萧潇雅那种又脆弱又偏执的角色,有场情绪崩溃的戏,她抱着道具哭到浑身发抖,导演喊卡了还停不下来。

最后是工作人员递上热水才缓过来。这部戏上映首日票房151万,不算顶高,可影评人说:辛芷蕾的眼睛里,藏着比剧情更吓人的故事感。

真正让观众记住辛芷蕾这三个字的,是2018年的《如懿传》。金玉妍这个角色,又美又狠,一肚子算计全藏在笑里,为了演好她,辛芷蕾把剧本里所有关于金玉妍的台词都标上了语气符号。

这句要笑着说但眼神要冷,这句要低头但下巴得抬着,连行礼时手的弧度都对着镜子练了几十遍。剧播的时候,有人骂金玉妍坏透了,可转头就夸:辛芷蕾把坏女人演活了,恨不起来反而觉得可怜。

从那以后,她就成了角色收割机,但专挑难啃的角色。《怒晴湘西》里的红姑娘,要骑马要打戏,她提前一个月进组练武术,摔得胳膊青一块紫一块,照样吊威亚从二楼往下跳。

《绣春刀》里的丁白缨,舞起刀来飒气十足,为了动作标准,她每天清晨五点就起来练刀,手上磨出了血泡就缠上纱布接着来。

剧组工作人员说:从没见过这么跟自己较真的女演员,别人拍武戏找替身,她连个踉跄都要自己来。

最让人佩服的是2023年演话剧《初步举证》,整整两个小时的独角戏,她一个人要演好几个角色,从受害者到律师,从老人到年轻人,连声音的粗细、走路的姿势都得换。

有次彩排到一半嗓子哑了,她含着润喉糖接着来,下台后咳得直弯腰,第二天照样准时出现在剧场。最后拿白玉兰戏剧奖的时候,评委说:她不是在演角色,是把自己活成了每个角色。

这次《日挂中天》里的美云,是个游走在长江沿岸的底层女性,为了贴近角色,她提前三个月去江边渔村体验生活,跟着渔民学划船、晒渔网,皮肤晒得黝黑,手上磨出了新的茧子。

电影里有场戏,美云蹲在江边哭,没有一句台词,可她肩膀的抖动、眼泪落下的速度,把那种绝望又不甘的劲儿演得淋漓尽致,连国外评委都被打动:从她的眼神里,能看到一个女人的一生。

王家卫当初跟她合作《繁花》时,说过一句话:辛芷蕾的好,不是昙花一现的亮,是慢慢烧的火,越往后越旺。

那时候还有人觉得这话太捧,可现在看,从餐厅端盘子到威尼斯拿影后,她走了十几年,每一步都踩得扎扎实实,没有炒作,没有绯闻,全靠一部戏一部戏磨出来。

领奖台上,辛芷蕾说:我从来没觉得自己聪明,就是认准了演戏这事儿,不想放弃。

其实哪有什么认准了就成功,不过是把别人用来抱怨、混日子的时间,全花在了琢磨角色上,把别人怕苦怕累的难,都当成了让自己变好的机会。

如今39岁的辛芷蕾,终于站在了国际舞台的聚光灯下。她的故事哪里是什么逆袭传奇,不过是一个姑娘,凭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儿,把当年别人眼里的吹牛,活成了真真切切的现实。而这,才是最让人佩服的地方。

文章素材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

来源:清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