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9月3日,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阅兵式上,包括新型察打一体无人机、无人僚机和舰载无人直升机等在内的5型7种装备,组成空中无人作战方队首次公开亮相。
陈聆听/文
2025年9月3日,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阅兵式上,包括新型察打一体无人机、无人僚机和舰载无人直升机等在内的5型7种装备,组成空中无人作战方队首次公开亮相。
2009年,无人机方队在国庆60周年阅兵中首次公开亮相,到如今建成无人机完整作战体系,中国只用了不到20年的时间,这就是典型的中国速度。
我国从最初阅兵飞机的“不够需要飞两遍”到如今的“飞不完”,从有人飞机到无人化、信息化、智能化,我国空军实现了历史性跨越。
军事专家指出,这标志着中国无人机技术已从“跟跑”走向“领跑”,多款全球领先的无人机技术正重塑未来战争形态。
从“跟跑”到“领跑”,16年三次无人机受阅
中国阅兵式不仅是国防军事实力的展示舞台,也是无人机技术迭代和作战理念升级的缩影,在我国的阅兵仪式上,一架架无人机在天安门广场的亮相,见证了中国从“追赶者”到“引领者”的奋斗史诗。
中国阅兵中首次出现无人机是在2009年国庆60周年阅兵。当时,由3型10架无人机组成的作战方队首次展露“真容”,标志着无人机这一新型作战力量已经成为人民解放军的一部分。据悉,该无人机方队来自我军某无人侦察机部队,是由西工大研制的3种不同型号的近程战术和中程战役无人侦察机。
图源:中国军网
2015年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时,无人机技术更是迎来了新的突破。无人机方队作为“最年轻”和“学历最高”的方队,也是受阅方队中编队最长、排面最多的方队,展示了27个地面装备方队中的信息保障模块。此次受阅的三种无人机——“GJ-1”(又名“翼龙”)察打一体无人机、“BZK-005”高空远程侦察无人机、WP02型中程通用无人机,三者形成了“高-中-低”全空域覆盖能力。“翼龙”可进行中高空侦察并携带导弹攻击地面目标,“BZK-005”则可滞空超过40小时,具备强大的侦察能力,WP02型中程通用无人机主要用于炮兵侦察校射。
2017年7月30日,朱日和阅兵场上,由40架三型无人机组成的无人机方队以空军和陆军混编模式亮相。这些无人机被誉为“我军新质战斗力的重要力量”,能对敌预警探测和指挥通信体系进行断链、致盲、破网等有效压制。
2019年国庆70周年阅兵标志着无人机从“辅助装备”向“核心战力”的跨越式发展。3个无人机方队涵盖侦察、攻击、干扰等应用,无人机从“单兵装备”升级为“体系节点”,融入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等多军种任务。攻击-2无人机能够全天候遂行侦察打击任务,攻击-11无人机可遂行制空突击、压制防空等作战任务,反辐射无人机具备压制敌预警探测和指挥通信系统的强大功能。水下无人潜航器的亮相表明中国无人作战力量已覆盖海陆空全领域。
而在今年的阅兵式上,多型“闻所未闻”的新型无人机以极具科幻感的外形引发各界关注。
多型开创性无人机亮相,或将改变未来空战模式
此次受阅的无人机装备包括新型察打一体无人机、无人僚机、无人制空作战飞机、舰载无人直升机,这些装备均为首次亮相。相关军事专家表示,此次亮相的一些无人机装备不仅外形新,而且概念新,其所体现的作战理念将颠覆现有的空战场景,深刻改变未来空战模式。
空中无人作战方队接受检阅。图源:新华社
无人僚机也被称作“忠诚僚机”,这一概念是近几年无人机领域的重要热点,也被普遍认为是未来无人作战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军事专家张学峰在接受《环球时报》采访时表示,无人僚机可以充当有人机的机外传感器和武器站,配合有人机执行作战任务。它可与有人作战飞机密集编队、高效协同,执行制空作战、防空压制、空中护航等任务,既能解决有人机服役规模有限、飞机老龄化等问题,又能构建有人-无人协同的作战形态。此次展示的无人僚机技术路线丰富,有的适合长时间亚声速巡航,有的飞行速度快、机动性能高。
无人制空作战飞机则是此次阅兵中最为“前沿”的武器装备之一。据观察者网介绍,阅兵中展示的两款制空无人机尤其引人注目。一款采用菱形主翼、取消垂尾、机头下方装有类似歼-20的光电瞄准系统(EOTS),两侧进气道采用DSI设计。另一款则采用了时髦的兰姆达机翼,搭配类似于F-22的CARET进气道。这些设计表明它们是按照六代机高标准打造的真正作战水平,而美国还没有对应机型。
张学峰认为,该型无人机具备很强的独立空中作战能力,具有高隐身、高自主、高机动的优势,从世界范围来看,具有引领性和开创性。
此外,舰载无人直升机也首次亮相阅兵场。军事专家傅前哨表示,无人舰载直升机可执行预警、侦察、反舰、反潜、搜救、运输等多样化任务。由于不需要载人,其航程、留空时间和灵活度都比类似大小的有人直升机高,且可由多种舰艇搭载,搭载数量也更多。
此次亮相的多型无人机采用了无垂尾设计,传统无人机通常采用“机身+机翼+双尾翼”的经典构型,而此次展出的无尾翼机型彻底打破这一惯例,通过将机身与机翼融为一体的飞翼式设计,实现了对雷达波的全向隐身。
军事专家傅前哨介绍,无尾布局比V字型双垂尾具备更强的隐身性能,能实现全方向和全频谱隐身,这项技术未来还有望应用在有人机上。
我国无人机技术已在前列,未来将向体系化发展
据环球时报消息,美国“动力”网站“战区”频道在最新报道中称,这次阅兵再次凸显出中美两国在该领域发展方面存在明显且快速扩大的差距。
美国早期凭借发展早、投入多而成为无人机技术的领头羊,其凭借“捕食者”和“死神”等无人机在精确打击和战略侦察方面占据优势。如今,无人机技术快速发展,价格降低且用途广泛,以色列、俄罗斯和乌克兰等国在无人机应用上表现突出,美国则在这场军事技术革命中逐渐掉队。
而我国成为最具竞争力的无人机大国。在无人机关键性能指标上,中国产品已经实现全球领先。彩虹-9无人机航程达到1.15万公里,超越了美国MQ-9“死神”无人机的1.1万公里,更是远超过俄罗斯S70“猎人”无人机约3500公里的航程。中国无人机在滞空时间方面也表现出色,彩虹-9滞空时间可达40小时,与美国MQ-9B天空卫士号相当。
军事专家傅前哨认为,无人僚机和无人制空作战飞机是空中无人作战技术发展的方向,此次阅兵一次性亮相多型新型无人机,表明中国在该领域走在了世界前列。并且中国在无人机领域的专利申请量约占全球70%以上,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技术来源国。
这次我国高调阅兵所要传达的消息则为我们的军事科技实力已经接近或超越美军。
图/新华社
观察者网专栏作者白玉京分析,中美无人机发展理念存在显著差异。美国受预算限制,主要发展低成本、可消耗的CCA(协同作战飞机),而中国则同时发展低端“忠诚僚机”和高性能制空无人机,形成了完整谱系。一个一味强调“成本效益”,试图用便宜的无人机维持消耗;我国则强调“性能优势”,不言而喻,我国更能适应未来的高强度战争。
当前国际军事装备竞赛中,无人机系统正从单一平台转向体系化发展,将围绕智能化、体系化、多域化三大方向深度突破。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十五五无人机行业发展研究与产业战略规划分析预测报告》指出,无人系统通过自主行动、集群协同与多域融合,正成为战场上的“新质战斗力”。以“机器狼”为代表的陆战无人系统,在2024年11月珠海航展首次公开亮相后,在此次阅兵中已完成实战化展示。从低空的“机器狼”四足机器人到高空的战略侦察无人机,形成了立体化作战网络;此次九三阅兵展示的无人作战方队包括陆上侦查打击集群、海上布雷潜航器及空中自主协同机群,反映出多域联合作战已成为核心战略方向。
未来战争不再是单纯的人海和钢铁,而是“有人+无人+智能”的组合拳。
[引用]
①【环时解读·阅兵装备看点】闻所未闻!多型开创性无人机亮相阅兵场军事专家:将深刻改变未来空战模式.环球时报热点.2025-09-03.
②空中无人作战方队:创新未来空战新样式.新华网.新华网
③我们的无人机丨阅兵式上的军用无人机.华夏经纬网.2025-03-21.
④无人先锋!中国军用无人机家族新质战力快速提升.中国网.2025-08-22.
⑤九三阅兵:三大看点拆解智能化新型装备.新京报.2025-09-03.
⑥白玉京|中国制空无人机亮相:美国CCA遇到真正对手了.观察者网.2025-09-04.
⑦2025年全球无人机作战能力升级:技术突破与市场格局演变分析.2025-09-03.
来源:反做空一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