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五周年祭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3-31 16:57 1

摘要:疫情的初期,新冠病毒的传播速度快、波及范围广、毒性大,使全球所有的国家及人民无一幸免,造成的死亡人数触目惊心,堪称世纪之最,看不见的病毒与全球所有的人进行“决战”。

新冠疫情虽然过去五年了,但它带来的影响深深烙印在人们的记忆中,阴影至今挥之不去,人们还在谈疫色变。

疫情的初期,新冠病毒的传播速度快、波及范围广、毒性大,使全球所有的国家及人民无一幸免,造成的死亡人数触目惊心,堪称世纪之最,看不见的病毒与全球所有的人进行“决战”。

新冠病毒是有历史记载以来传播面积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乙类甲防”传染病,按防疫法要求是按照甲类传染病要求管理的乙类传染病。因对该病毒的溯源难度很大,防控工作无从下手,令人颇有束手无策的之感。

在疫情初期,对于来势汹汹的病毒,中国政府果断地采用百年前防疫专家伍连德博士提出的封城策略,为防止疫情疯狂的扩散争取了时间,也给后续的防疫工作筑牢了根基。

核酸检测码

行程码

居家隔离码

宣传单

于是,封城、静默、网格化管理、集中隔离等一系列防控措施陆续实施。中国以最优化的策略与病毒展开阵地争夺战。发现病毒全力围剿,一旦发现病毒踪迹,便迅速组织力量进行全方位围剿,切断病毒传播途径,让病毒无处遁形,让病毒困死、饿死。同时,借助大数据追踪传播链条,精准排查风险。这一系列举措有效遏制了病毒在国内的蔓延。彼时,海外疫情形势严峻,侨胞们纷纷花费数倍价钱包机回国,因为他们坚信,中国是全球最安全的地方。

中国积极有效的防控举措,为全球抗疫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与此同时,其他国家也基于自身国情,展开了抗疫行动,不少国家也借鉴中国经验,也开始戒严、封城、闭关,甚至限制国际往来等管控措施,在管控上没有最严,只有更严,说草木皆兵也不夸张,防控工作进入高度紧张状态。尽管防控措施极为严格,但新冠病毒传播隐匿,许多疫情严重地区,直至疫情结束仍难以完全厘清病毒的传播路径。

与此同时,疫苗的研制和生产速度也是史无前例的。但遗憾的是,新冠病毒的变异变换莫测,基本上是每大规模传播一次,病毒就变异一次,具体变了几次无从考证。由于疫苗的研制和病毒的变异出现时间差,研制一直处于滞后状态,致使后期出现打了四针疫苗仍有大面积人群感染现象。

所以在打了疫苗后,还有很多人感染病毒并不是疫苗本身的问题,而是彼疫苗遇到的是变异后的病毒,具体说就是已经接种的疫苗所针对的是之前的病毒形态。而变异后的病毒在分子结构等方面已发生改变,导致疫苗的防护效果受到影响。

客观的说,疫苗研制是相对滞后,这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可避免的,而新冠病毒变异十分迅速,这是疫苗研制者没有考虑到的问题。

在疫情后期,由于病毒传播频率越来越高,产生的变异也越来越多,病毒每变异一次,毒性就小一些,对人类的危害也逐渐降到普通流感程度,所以许多国家停止接种疫苗,在防控政策和社会生活等方面都放松管理。

美国、英国、瑞典在2022年5月11日前宣布放开疫情防控,采取与病毒共存政策,回归正常工作和生活状态,希腊则是在2022年通过逐步取消多项疫情限制措施,向正常生活状态过渡。

当然他们放开管控,除了新冠病毒弱化的原因,有国情原因,也有经济因素,若无休止的坚持防控,许多的国家就会面临破产的危机。

中国是从2022年12月开始优化调整疫情防控政策,2023年1月8日起,宣布新型冠状病毒由“乙类甲管”正式调整为“乙类乙管”,历时三年的疫情防控战告一段落。

虽然现在疫情防控措施已经调整,人们逐渐回归到正常的工作生活当中,但新冠病毒依然存在,只是病毒有所弱化,并且可能会长期存在。疫情期间那些令人恐惧的场景,病毒带来的副作用以及后遗症,让人们至今谈“疫”色变。尤其是那些在疫情中失去亲人的家属、饱受病毒折磨的患者以及因疫情长期失业的人群,他们所经历的痛苦,只能在未来的日子里慢慢地淡化和遗忘。

新冠疫情初始于2019年底,到2023年初放开管控,历时三年。民间传说的大疫不过三年在这次全球新冠疫情中得到了印证。

2025年2月1日初稿

2025年3月31日修改

来源:老白聊龙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