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伊朗首都德黑兰的贝赫什特-扎赫拉(Behesht-e Zahra)公墓,一片埋葬着1979年伊斯兰革命后数千名受害者的集体墓地,正被沥青所覆盖,悄然改建为停车场。这一举动被普遍视为伊朗当局试图掩盖历史真相,抹除潜在犯罪证据的又一例证。
本文为深度编译,仅供交流学习,不代表日新说观点
在伊朗首都德黑兰的贝赫什特-扎赫拉(Behesht-e Zahra)公墓,一片埋葬着1979年伊斯兰革命后数千名受害者的集体墓地,正被沥青所覆盖,悄然改建为停车场。这一举动被普遍视为伊朗当局试图掩盖历史真相,抹除潜在犯罪证据的又一例证。
卫星图像清晰地展示了施工进展:贝赫什特-扎赫拉公墓的41号地块,这片曾经荒凉的沙地与树林,如今正在被沥青严密覆盖,很可能将埋葬在此的遗骸永久封存。数十年来,这里一直是伊朗新生神权政体反对者的最终安息地,他们或因信仰不同,或因政治异见,或遭枪决,或被绞死。
长期以来,这片区域一直处于严密监控之下,摄像头监视着官员们口中的“焦土区”,以防范任何异议或纪念活动的出现。早在改建之前,该区域就曾发生过国家主导的破坏行动,墓碑被肆意破坏和推倒。尽管德黑兰官员承认了建造停车场的决定,但对地下埋葬者的具体身份信息却三缄其口。
联合国特别报告员在2024年的一份报告中指出,伊朗摧毁墓地的行为旨在“掩盖或抹除可能成为逃避法律责任证据的数据”。阿姆斯特丹大学讲师沙欣·纳西里(Shaheen Nassiri)研究过41号墓区,他认为:“异见人士的大部分坟墓和墓碑遭到亵渎,该区域的树木被蓄意枯死。将此区改建为停车场的决定符合这一整体模式,标志着破坏过程的最终阶段。”
上周,德黑兰副市长达乌德·古达尔齐(Davoud Goodarzi)和公墓管理者均证实了这一改建计划。古达尔齐在国家电视台的镜头前声称:“此处埋葬着革命初期的‘伪君子’,多年来始终未曾改变。我们建议当局重新规划该区域。因停车场需求迫切,已获批场地整备许可。工程正以精准高效的方式推进。”
然而,卫星照片表明,这项工程已于八月初全面启动。8月18日的图像显示,41号地块约半数区域已完成新铺路基,现场仍有卡车与沥青堆积物,表明施工仍在持续。
官方给出的解释是,该停车场将便利民众前往毗邻地块,当局计划在此安葬在伊朗-以色列战争中遇难的官兵。据称,这场战争已造成超过1060名伊朗政府官员和军方人员死亡,而人权组织的数据则显示死亡人数超过1190人。
但这一决定似乎与伊朗自身法规相悖。根据伊朗规定,墓地埋葬区在30年后可重新规划土地用途,但前提是必须获得死者家属的同意。
伊朗律师莫森·博尔哈尼(Mohsen Borhani)在接受改革派报纸《沙尔格》(Shargh)采访时,公开批评铺设墓地的决定“既不道德也不合法”。他指出:“这片墓地不仅安葬着被处决者和政治人物,普通民众的遗骸也长眠于此。”
目前尚不清楚沥青层下是否仍存有遗骸,或当局是否已迁移过逝者骨骸。但近些年,伊朗当局多次破坏其他墓地,其中也包括1988年大处决事件中数千名遇难者的安葬地,任其骸骨暴露于地表。当局还对巴哈伊教徒(该国长期遭受迫害的宗教少数群体)以及在近期全国性抗议活动中遇难者的墓地进行破坏。
纽约伊朗人权中心执行主任哈迪·加米(Hadi Ghaemi)表示:“在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对暴行和危害人类罪的有罪不罚现象已持续数十年。1980年代的大屠杀、2009年枪杀示威者、以及2019年和2022年大规模杀害抗议者之间存在直接关联。”
贝赫什特-扎赫拉公墓,其名意为“扎赫拉天堂”,建于1970年。随着德黑兰的蓬勃发展,这座大型公墓不仅成为了众多伊朗名人的长眠之所,更见证了无数历史转折。1979年,大阿亚图拉鲁霍拉·霍梅尼结束多年流亡重返伊朗时,第一站就来到这里,向反国王起义的牺牲者致敬。然而,此后正是他领导的神职法庭,判处了安葬于41号墓地的亡者死刑。
1989年霍梅尼逝世后,一座金顶巍峨的陵墓在陵园旁为他而建。随着贝赫什特-扎赫拉公墓的不断扩张,41号墓区逐渐被日益增多的墓地所环绕。
纳西里表示,他和同事们的研究显示,41号墓区内埋葬着5000至7000名被伊朗政权“视为宗教叛徒”的人士,包括武装分子、君主主义者及其他群体。“许多幸存者和受害者家属仍在寻找亲人的坟墓,”纳西里博士表示。“他们寻求正义,旨在追究肇事者的责任。这些墓地的蓄意破坏,为追寻真相和追求历史正义增添了新的障碍。”
乔恩·甘布雷尔
来源:日新说Copernicium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