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一位大臣,支持立武则天为后,结果官至宰相!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07 11:23 1

摘要:许敬宗(592年-672年),字延族,杭州新城县(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人。许敬宗是唐朝宰相,隋朝礼部侍郎许善心之子,东晋名士许询的后代。虽然许敬宗一开始也受到了唐朝的重用,但是,如果没有支持武则天为后的行为,许敬宗显然不会在最后官至宰相一职。

许敬宗(592年-672年),字延族,杭州新城县(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人。许敬宗是唐朝宰相,隋朝礼部侍郎许善心之子,东晋名士许询的后代。虽然许敬宗一开始也受到了唐朝的重用,但是,如果没有支持武则天为后的行为,许敬宗显然不会在最后官至宰相一职。

具体来说,许敬宗出身高阳许氏,少有文名。隋炀帝杨广在位时,许敬宗考中秀才,授淮阳书佐。公元618年(隋义宁二年),隋朝右屯卫将军宇文化及发动兵变,杀死许敬宗的父亲许善心。许敬宗哀求不止,免于一死。

不久之后,眼看隋朝已经是行将就木,许敬宗选择投奔瓦岗军,为李密记室,与魏征一起掌管文书。李密失败后,许敬宗归顺唐朝,补为涟州别驾。秦王李世民听说了他的名声,召为秦府学士。

公元636年(贞观十年)六月,长孙皇后去世。百官为长孙皇后服丧期间,许敬宗看见率更令(官名)欧阳询样貌丑陋而大笑,被御史揭发,被贬为洪州都督府司马。当然,许敬宗的才能还是让李世民不能忽视,不久之后,许敬宗迁给事中,仍兼修国史。

公元643年(贞观十七年),许敬宗参与完成《武德实录》、《贞观实录》的撰写工作,受封为高阳县男,赐物八百段,代检校黄门侍郎。。李治为太子后,许敬宗迁太子右庶子。从这一角度来看,许敬宗可以说是李治的心腹了。

公元647年(贞观二十一年),许敬宗加封为银青光禄大夫。唐高宗即位后,许敬宗代于志宁为礼部尚书。不过,许敬宗好色无度,还比较贪财,比如他收纳了很多金银珠宝,被有司揭发,降任郑州刺史。

公元652年(永徽三年),许敬宗入朝担任卫尉卿,加弘文馆学士,兼修国史。公元654年(永徽五年),唐高宗准备废王皇后,立武昭仪为后。得知这一情况后,长孙无忌、褚遂良等大臣坚决反对。但是,这些人的意见显然是不合李治心意的,因此,李治需要听到支持自己的声音。

公元655年(永徽六年),许敬宗重新拜为礼部尚书。许敬宗为迎合高宗,多次劝长孙无忌促成此事,受到厉色斥责。而武则天则对许敬宗极为感激,引为心腹。皇后废立之事,久拖未决。许敬宗干脆就劝唐高宗自己决定,不需要得到朝廷大臣的同意。

于是,唐高宗遂废王皇后,立武昭仪为皇后。武则天当了皇后,决心报复那些反对这件事的人。至于许敬宗,则甘愿成为武则天的打手,从而换取仕途上的更进一步。

最后,在武则天的授意下,许敬宗与中书侍郎李义府遂诬告长孙无忌、褚遂良、韩瑷图谋不轨,于是朝廷将他们被流放于岭外,并死在那里。

公元656年(显庆元年)八月,许敬宗因主张立武后有功,迁侍中,并监修国史。次年,晋封高阳郡公,授中书令。公元658年(显庆三年),晋封为郡公,不久朝廷追赠他父亲许善心为冀州刺史。

公元662年(龙朔二年)二月,许敬宗官拜右相,加光禄大夫。次年,拜太子少师,同东西台三品,依旧监修国史。成为宰相后的许敬宗,地位十分显赫,也即朝廷几乎无人能够相提并论。到了乾封初年,由于许敬宗年老,不能步行,朝廷特令敬宗与司空李勣每次入朝晋见那天各乘小马进禁门到内省。

公元670年(咸亨元年),因为年事已高,许敬宗上表请求辞官退休。公元672年(咸亨三年),许敬宗去世,终年八十一岁。唐高宗得知这一消息后,为他举哀,三天停止上朝,诏令文武百官到敬宗的府第去哭丧,册封追赠为开府仪同三司、扬州大都督,准许他陪葬昭陵。

来源:情怀历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