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时候看地图,960万平方公里,这串数字很容易背熟。可真要细扣起来,这960万平方公里是“怎么算的”,又是多少次流血换来的,谁能说得一清二楚?我们常拿一面国旗自豪,但你有没有细想过,那不只是布上的一块红,更是历代王朝妥协、抗争、遗憾共同拼缀的底色。前尘往事总爱
小时候看地图,960万平方公里,这串数字很容易背熟。可真要细扣起来,这960万平方公里是“怎么算的”,又是多少次流血换来的,谁能说得一清二楚?我们常拿一面国旗自豪,但你有没有细想过,那不只是布上的一块红,更是历代王朝妥协、抗争、遗憾共同拼缀的底色。前尘往事总爱打着谜语,有些地方失了,像一把钥匙掉进水沟,砰,又好像什么也没发生过,可换一代人再说这事,心头依旧不是滋味——
就拿中国的开头来说,“中国”俩字在夏朝其实还很模糊。那会儿天地广阔,风沙大,家国疆界说穿了,就依着黄河一带安了个窝。夏王们翻来覆去打仗争地,可能管的地方不过巴掌大,约莫十几万多平方公里。到河南、山西一转,河北、山东沾点边,怎么比,也是局促的起点。王室中堂吃饭时,估计也没想过世界能大到哪里——毕竟桌上那碟黍米才是真实。
再往后挪,时光带着点“水涨船高”的意思,商朝比夏宽阔了不少。人心难得、地盘却能扩:像长江流域这块,到了商朝就捡了一大块“沉甸甸”的新地。湖南湖北的潮湿,在夏时根本不敢想。江西江水绕村,歌声里闻不出一丝慌张。君主日子惯了,忙着祭祀天神、也顺便往外摸一摸边界,慢慢弄清,江南水田里藏着多少粮。
谁能料到,下一场大戏来的这样热闹。周武王兵锋所指,商朝江山说塌就塌。西周开了头,先是打出个天子气象。殿前铙钲作响,野地里旗帜猎猎,疆土随刀锋推移,眼看着能铺到河套那一片。西周这个家底,他是真舍得挥霍,儿子分封给弟弟,弟弟又给侄子。疆域转着圈加大,到了镐京洛邑一带,那规模比先前翻了一倍。
但你看,谁的人生不是边破边补?到东周一开场,分分合合、你方唱罢我登场,“化整为零”成了家常便饭。各路诸侯轮番上台,山东、河北、甚至今天的辽宁边角地带都被拉进周室版图的账本。只是版图画得再宽,可要是没人真心服气,地还得圈出来再争。东周亡的时候,有多少地方已被各家诸侯分捋清,王室只能缩在中原一隅,听信风声飘摇。
等到秦始皇那一剑切开乱世,天下归一,郡县制一贴,秦朝的疆域像吹气球一样鼓起来。六国归一,四川、陕西、甘肃那一大片成了板上钉钉的自家后花园。一时间,统一成了时髦的话,人们都说“这才算有个样子”。可历史从不惯着谁,豪情壮志不过十来年,秦家坍塌,世道又乱成一锅粥。
进入汉朝,这算盘打得响,领土比秦朝再大一圈,西边摸到了天山脚下、南头临着珠江水。前后几代皇帝,都打着“光复汉室疆土”的旗号。大汉天子的班师回朝声中,西域、内蒙古连同广东广东都折进来了。那时候的人有自己的“伟大复兴”梦,千百年后的朝堂上,还在嘴里念叨“勿忘汉家旧疆”,可见那份气势到底铸了多深的根。
只可惜,三国的鼓一敲,江山碎成三堆,魏蜀吴各自圈地。局地的安稳换来了失地的痛,北疆草原的风不再受汉家拘束,南蛮西戎则更是各自为政。汉末话匈奴,蜀中话吴越,彼时天高路远、吞不下咽,谁都想重现汉家边陲、可伸手只剩叹息。
晋朝的出现就像补了个洞。三国归一,边界又往外推,可那种“收回”,其实夹着很深的遗憾。晋朝高楼起时,北面的柔然、鲜卑始终虎视眈眈。重绘疆域,终究免不了下一轮的分崩离析,动荡不平的四百年似乎怎么也跳不出去。
翻过南北风云,属于隋唐的晨曦才露出头。你看隋文帝一度吞并南陈,说是结束割据,其实疆界还是被外人惦记着。北面突厥借机攫取的土地,就像母鸡下蛋一样,一夜之间跑了一大片。当时朝廷其实唏嘘不少,百姓间也常有闲聊:“从前咱们属于谁,如今归谁管啊?”
等到唐朝风头最劲、李世民驭马西征,那场面风光得很,“天可汗”的威名出口,咸阳、洛阳连带着西藏、海南甚至漠北都亮堂起来。唐人自信,边疆兵营军歌嘹亮,可后来的“失地”悲剧照旧演了一遍。阿拉伯大食横刀夺西域,吐蕃自立门户,连河西走廊都成了别家的影子。边地哭声,大家其实都挺难听的,只是盛世的帷幕遮住了那份凄凉。
“江南梦,北地愁”,到宋朝换来一地鸡毛。城市繁华,以文治国,可边疆“守不住”成了老话。契丹、西夏轮番翻墙,宋廷的疆域再算不过当年唐朝的一截。你在今天走进江南小巷,仿佛还能嗅到那个“国土难收,市井照旧热闹如常”的冷暖。
有意思的是,元朝来了个意外之喜。蒙古骑兵驰骋大地,版图比唐宋时期还要夸张,疆土甚至能踩进草原的边际线、伸进青藏高原深处。可那么大的地盘,人心始终差点意思。话说元朝燕市酒肉香,塞外却常有边民流离。
还有明朝,虽说重又汉家天子坐朝,可太多地方收不回来了。西南、西北、东北被人抢跑,明中晚期一阵风吹过,留给朝廷决策者的只是一地残缺的地图和一张张无力的公文。你去问当时的百姓“咱的江山还有多少”,怕是除了叹息,也是回忆。
清朝盛极一时,乾隆年间的疆域像一幅最美的花,边界铺展开,气象万千。可惜好景不常,鸦片战争后,“丧权辱国”成了坊间常语。一张张不平等条约,每条都是一针扎在人心。外东北飘远了、外西北沦为过眼云烟,连号称自家的小岛也成了别人的地址。那时的中国人,谁没在深夜合计:“咱们真的没法再要回那些失去的东西吗?”
到了今天,立足960万平方公里这片土地,站稳脚跟好像是理所当然。可是回过头来,多少步是血泪走出来的?我常想,那些“失去”并没有随着时间淡忘,反而成了每个中国人心里柔软又发烫的一根刺。人们嘴上说“强大了才有资格说话”,可心里明白,地图的每一个边角,都曾站着许多无名、无权却又倔强的守土人。
历史说到底就是一串遗憾的总和。大张旗鼓的胜利总是少,曲曲折折的痛才写进了岁月。我们再去翻动老地图时,别忘了,画里每一笔,已经凝结了太多人的梦与泪。你说,将来的中国,还会不会把那些遗憾一点点捡回来?谁又猜得透,国家的“边界感”,原来是最深的人心乡愁。
来源:小模型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