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要说贺龙元帅手下的虎将有哪些,贺炳炎可以排得上第一号。但遗憾的是,在1960年党的生日那一天,贺炳炎因病去世,成为了开国上将军中第一位逝世的。
要说贺龙元帅手下的虎将有哪些,贺炳炎可以排得上第一号。但遗憾的是,在1960年党的生日那一天,贺炳炎因病去世,成为了开国上将军中第一位逝世的。
这天,听到噩耗的贺龙叹声连连,喃喃自语。一会儿说:“可惜了,太可惜了!他还那么年轻,连儿女都没有长大。”一会儿又说:“也难怪,他就是为中国革命战争而生的,20年枪林弹雨,出生入死,他把身上的血和力气都掏干了。”
可以说,贺炳炎的上将军衔是靠一步步打出来的,为此他先后11次负伤,身上16处枪伤,右臂也被炸飞。伤疤、弹洞分布在身体各部,实在触目惊心。
长子贺雷生就曾说:“小时候最害怕给爸爸洗澡,因为他身上的伤疤密密麻麻数不清楚,身上的皮肉是皱巴巴的。”
这场面对一个孩子来说确实有点恐怖,但对贺炳炎来说,这就是他的功勋章。
1929年,16岁的贺炳炎身体还未发育完全,就吵着闹着要跟着父亲贺学文参加红军。贺学文手里拿着扁担,吓唬儿子说:“你不回去,小心我打你!”但贺炳炎丝毫不惧,死活不离开。
这情景正好被路过的贺龙看到,他笑道:“小鬼,你还没有扁担高,等长大了再来吧!”
贺炳炎听到这话不乐意了,从身后拿出一把大刀,骄傲地表示自己练过武,对付一两个人不成问题。贺龙也不追求贺炳炎是否在说大话,但见其有股不服输的韧劲,便想到了当初的自己,说道:“行吧,那你就留在警卫班,从喂马、跑腿开始做起。”
就这样,贺炳炎开启了他的军旅生涯。
一开始,贺龙并没有将贺炳炎“一人对付俩人”的话放在心上,但不久,贺炳炎就给所有人露了一手。
这年7月,红军在湖北潜江渊博子口同国民党大部队遭遇,激战中,贺龙派贺炳炎给部队传令,让该师从敌人后侧发起攻击。
贺炳炎提着大刀就上路了,在返回的路上,他还幸运地捡到了几颗手榴弹。但正当他蹦蹦跳跳赶路时,就见一伙儿残敌慌里慌张地往芦苇丛中钻。
若是一般小孩儿,当自己独自走在路上遇到敌人时,必定会紧张、害怕,不声张才是最好的保命方法。但贺炳炎天生胆子大,当即举起大刀,怒喊一声:“缴枪不杀!”
对方首领见只是一个小孩子,便命手下开枪。见状,贺炳炎从腰间抽出手榴弹向前扔去,同时冲上去一刀砍死了那位首领。
剩余的敌人都被贺炳炎的刀法吓坏了,知道遇见了练家子,便纷纷扔下了武器,抱头表示投降。也或许这些人也厌倦了打仗的日子,在被贺炳炎押着返回部队时,竟然无一人反抗。
贺炳炎凭借一己之力押回47个俘虏的事情迅速传遍了整支部队,人人都对他刮目相看,之后再也没有人把他当作孩子看待了。
据资料记载,贺炳炎11次负伤,其中前五次都集中在长征前。这是因为他作为基层指挥员频繁冲锋陷阵,又没有多少经验,所以很容易受伤。
贺炳炎第六次负伤发生在长征开始后,这一次他永远失去了右臂。
事情发生在1935年12月,贺龙率领红二、六军团长征不到一个月,刚突破国民党沿澧水、沅江的封锁线,就又被新化的敌人拦住了去路。
贺龙当即决定改变行军路线,掉头西进贵州。为了不被敌人发现,贺龙让逼近新化的部队南下,佯装将要东渡资水,敌人上当后,大部队向西疾行,直奔云南瓦屋塘,然后再由瓦屋塘翻越雪山进贵州。
计划很顺利,但当贺炳炎的红五师作为先头部队进入瓦屋塘时,遭到了敌人的疯狂阻击。贺炳炎判断出对方是国民党的正规军,实力强大,便派红十五团团长王尚荣去找贺龙汇报,自己则带着红十五团与敌抗衡。
谁知在激战中,一颗达姆子弹打中了贺炳炎的右臂,骨头瞬间被炸得粉碎。忍着剧痛,贺炳炎依旧在指挥战斗,直到晕厥。
由于达姆子弹的威力巨大,再加上医疗器械都在大部队,贺龙只好命医生把贺炳炎胳膊锯掉。第一次术后发生了感染,医生又做了第二次手术,贺炳炎的整条胳膊都被锯掉了。
爱将如此遭罪,贺龙也早已心痛如麻,他从手术现场捡起几块碎骨,小心翼翼地用手帕包了起来,揣在怀中。后来,只要部队遇到困难,贺龙总会拿出骨头对众人说:“这是贺炳炎的骨头,共产党人的骨头,你们看有多硬!”
因此,贺炳炎也得到了一个“硬骨头将军”的称号。
1937年忻口战役开始后,八路军120师在忻口以北的敌后展开游击战争。受上级命令,贺炳炎与廖汉生组成贺廖支队直插雁门关,以切断敌人运输线。
然而在第一次伏击中,由于敌机赶来支援,我军伤亡骤然增加,贺炳炎的警卫员被敌人机枪打倒负了重伤,贺炳炎自己的一只脚也被子弹横穿。
贺炳炎满是伤疤的身体又添一新伤,但他自己却毫不在意,两天后又组织了第二场伏击,顺利将日军打退。
此时的贺炳炎只有24岁,孤身一人的他丝毫没觉得军人身上有伤,是什么可遮掩的事情。但当他谈恋爱后,却突然觉得自己的伤疤是那样得难看。
1942年,29岁的贺炳炎在延安认识了只有17岁的姜平。姜平长相秀气,身材出挑,又多才多艺,是许多青年追求的对象。但在一群人中,姜平唯独对贺炳炎一眼万年,因为她被他的英雄气概所深深吸引。
这年,贺炳炎顺利与姜平在延安结了婚,战友们纷纷送上祝福。可当宾客散去,直到红烛燃尽,贺炳炎却只枯坐在床头不愿脱衣。
姜平哪里受过这种委屈,不禁哭出了声,问道:“你是不是不喜欢我?那为什么要娶我?”一辈子都在战场上度过的贺炳炎此刻却不知该如何解释,只好默默脱下军装,不好意思地说:“我不是不喜欢你,是怕吓着你。”
姜平止住泪水,向贺炳炎背上看去,只见密密麻麻都是伤疤,她上前一把抱住,心疼地直摸。此后,贺炳炎在家人面前会毫不掩饰自己的伤疤,但在人前,他总是一身戎装,给人留下健康、硬朗、乐观的印象。
然而就像贺龙说的那样,贺炳炎在战争年代把自己身上的血和力气都掏干了,以至于解放后病情不断,去世时年仅47岁。
来源:AL君说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