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军抗战在南通:海启第一个党支部的建立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07 10:23 1

摘要:凤凰桥事变后,洪泽率领的海门抗战支队政工队大多撤离海启,留下的部分队员和本地党员抓紧时机,大力开展建党工作。1940年1月,在最后一批政工队员撤离海启前夕,特地帮助留下几名党员在永平乡建立以江家镇、三阳镇周围为基点的抗战爆发后海启第一个党支部,支部书记蔡力平,

凤凰桥事变后,洪泽率领的海门抗战支队政工队大多撤离海启,留下的部分队员和本地党员抓紧时机,大力开展建党工作。1940年1月,在最后一批政工队员撤离海启前夕,特地帮助留下几名党员在永平乡建立以江家镇、三阳镇周围为基点的抗战爆发后海启第一个党支部,支部书记蔡力平,组织委员徐立达,宣传委员陆恂如。党员有李则信、郭邦俊、王正一、陈秉章等。

自1940年1月建立党支部到11月新四军东进这段时间里,党支部在永平乡、平北乡、聚星镇、江家镇、南星镇、海复镇等地,发动农民、妇女、小学教师,并开展通师侨校(海复镇东三里)、战地中学(三阳镇东南)学生工作,进一步培养积极分子,物色建党对象。 1940年5月,江北特委派姚鲁驻海启领导该支部工作。为了掩护党支部活动,组织决定陆恂如和李则信凑几百元钱在和合镇开了一爿福泰昌南货店,作为党的秘密联络机关,姚鲁就住在该店。党支部还决定由陆恂如和进步群众汤铁岭、彭迪颖在海复镇开办海星书店,传播进步文化,开展青年工作和通师侨校的学生工作。

1940年春,永平乡党支部派人打入海门县动员委员会所属的一个有30多人组成的工作队(1941年2月改为服务团),利用这个合法组织开展抗日活动。先由徐立达任副队长,取得了工作队的领导权,以后姚鲁也进入该团,林英的党组织关系由重庆转到海门后,也派去工作队任队长。工作队员分别深入农村、集镇,办农民、职工夜校,进行识字教学,启发工人、农民的政治觉悟,并组织文艺演出,宣传共产党的抗日主张,广泛发动群众,使永平乡一带的抗日运动开展得轰轰烈烈。

抗日战争时期,海启第一个党支部的建立,推动和促进了海门的抗日斗争,为迎接新四军东进作了思想和组织准备。

来源:长江两岸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