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津博谈二十四节气•青春四季‖白露:万羽有痕 用科学守护候鸟轨迹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07 09:59 2

摘要:二十四节气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已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天津总站推出《古津博谈二十四节气》第四季《青春四季》,展现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与现代科技迅猛发展的双向奔赴。如今越来越多的传统文化课程走入高校、职业院校以及中小学,让这些老祖宗留下来

二十四节气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已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天津总站推出《古津博谈二十四节气》第四季《青春四季》,展现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与现代科技迅猛发展的双向奔赴。如今越来越多的传统文化课程走入高校、职业院校以及中小学,让这些老祖宗留下来的珍贵财富,用年轻的视角、创新的手段、用自信与担当焕发新的活力。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天津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聆听传统智慧与现代生态保护的交响,看莘莘学子如何用科学守护候鸟的轨迹。

白露至,清露凝于草尖,晚风携走暑气的余温。此时节,一候鸿雁来,二候玄鸟归,三候群鸟养羞,天地间奏响迁徙的序曲。昔人循节气观万物迁徙之序,如今在天津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传统“物候”智慧与现代生态保护相融合,化为守护候鸟的行动方案。这不仅是对古老节气智慧的当代延续,更是以科护生、守护自然的鲜活实践。

同学们每周都要去北大港湿地进行监测。天不亮就出发,带着双筒、单筒望远镜,趴在草丛里记数据 —— 鸟的数量、种类,有没有雏鸟,哪怕冬天水面结冰、雨天衣服湿透,也要做好记录。

北大港湿地是一个候鸟迁徙的重要路线,同学们会记录鸟的数量、行为,再把羽毛、粪便或者是一些鸟的残骸带回实验室做DNA提取,通过数据库比对确定鸟种,从而研究监测候鸟的动态。

今津乐道

开学季恰逢阅兵,不少学校将红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开学第一课,让阅兵式上铿锵有力的步伐,化作开启新学期的嘹亮号角。

在北京市十一学校天津实验学校,神舟十九号航天员王浩泽走进校园,与学生们面对面分享太空故事、航天训练与科学梦想,为新学期注入航天精神与爱国情怀。

在天津市和平区四平东道小学,天津市和平区军休所退役军人赵全顺爷爷受邀为同学们带来一堂生动的思政课——《勿忘国耻 吾辈当自强》。赵爷爷用朴实而有力的语言,讲述了九三阅兵的意义以及历史真相,让学生们深刻认识到战争的残酷与和平的珍贵,告诫学生勿忘国耻,吾辈自强。学生们的眼神从懵懂转为坚定,纷纷写下感悟,立志以勤奋学习筑牢成长根基,用实际行动传承先辈精神,做守护和平的新时代好少年。开学典礼上,学生们庄严宣誓“奋斗有我,强国有我”。

监制 | 武伟

责编 | 陈庆滨

记者 | 王晓沛 李青音 侯宇 周玉瑾 孙畅 武辰 董琛

编辑 | 李青音

来源:网信西青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