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幽州案”中只出现了三位高手,分别是李元芳、虎敬晖和于风,于风自不必说了,他与前二人相比不值一提,那么李元芳、虎敬晖谁能更胜一筹呢?
“幽州案”中只出现了三位高手,分别是李元芳、虎敬晖和于风,于风自不必说了,他与前二人相比不值一提,那么李元芳、虎敬晖谁能更胜一筹呢?
按照第二部中的说法,虎敬晖在蛇灵“六大蛇首”中排名第三,是剑灵,而“六大蛇首”的排名大致是以武功高低为依据的。
这样来看的话,虎敬晖的武功应该还在闪灵、血灵之下,而闪灵虺文忠勉强能和李元芳打个平手,甚至要稍逊李元芳一筹。
以此来推断的话,李元芳的武功应该要比虎敬晖高很多,电视剧中也给我们留下了这样一种印象。
其实则不然,狄系四部的故事虽然是基本连贯的,但有一些细节问题却是连贯不起来的。
因为老钱先写的是第一部,第一部大卖之后,才写的后面三部。而在第一部写完的时候,后面的三部根本就没有开始构思,所以有些细节是衔接不上的。
比方说,“幽州案”中的金木兰,虽然在第二部中被安排为肖清芳的手下,但从“幽州案”这个故事来看,她和蛇灵肖清芳根本就没有任何关系。
金木兰的目的是自己当皇帝,并不是帮肖清芳当皇帝,而整个幽州的局面也是金木兰、虎敬晖等人一手建立起来的,跟蛇灵没什么关系。
只不过,蛇灵这个IP反响太好,所以老钱才在第二部中把金木兰和蛇灵扯到一起,蝮蛇虎敬晖也被安排成为蛇灵的“六大蛇首”之一。
所以,“幽州案”开始就是个独立的故事,在分析这个故事的时候,不应该和后面的第二部扯到一起。
还有一个前后不衔接的设定,就是关于李元芳的武功问题,在“幽州案”之中,李元芳的武功虽然高强,但远够不上“天下第一”的水平。
作者对李元芳和蝮蛇的刻画,可以说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一个浑身是伤、如丧家之犬,另一个神出鬼没、连杀人都显得悠闲自在。
“假使团案”是由虎敬晖一手策划并执行的,在甘南道石河川,他曾和李元芳有一次正面交锋。
彼时李元芳是孤身一人,生死攸关,所以他面对蝮蛇是以命相搏。而蝮蛇则是恰恰相反,他一来自视甚高,二来并不想杀掉李元芳,三来他对李元芳的实力有所低估。
在这种情况之下,李元芳先下手为强,一刀在蝮蛇的左肩上划开了一道口子。蝮蛇对此感到很惊喜,他高兴的说道:
“多少年了,我从来没遇到过对手。我真的很高兴。”
说着,他悠闲地挽了个剑花,剑缓缓的向李元芳前胸刺来。蝮蛇的反应说明,他虽然已经了解了李元芳的实力,但还是不紧不慢,并没有摆开以命相搏的架势。
然而,李元芳却不一样,失败对他意味着死亡,所以他一直都是在倾尽全力。
面对蝮蛇刺来的一剑,李元芳没有招架和没有闪躲,而是使出了一招同归于尽的打法,掌中刀直奔蝮蛇的咽喉而来。这是以攻为守的打法,因为胸前中剑也许不致命,但咽喉挨上一刀却必死无疑。
在这种情况之下,一般人都会下意识的收剑防守,或者是侧身闪避。
然而,蝮蛇却是不闪不避,只是手中原本慢悠悠的剑突然快如闪电,他先是用剑尖将李元芳的刀点在一旁,然后快速的闪到了李元芳的背后,在李元芳的后背留下了一条长长的口子。
等李元芳反应过来,飞快的转过身来的时候,蝮蛇已经不见了踪影,只是在静夜中传来了一声悠悠的长笑:
“你不错,很不错!”
要知道,此时蝮蛇肩上是带着伤的,而李元芳此时还没有负伤,而且是倾尽全力,用出了最凶险的一招。
结果在蝮蛇使出全力的情况下,将李元芳的这一刀轻轻地就给化解了,整个过程快如闪电,李元芳甚至都没有反应过来。换句话说,这一招如果蝮蛇存心要杀他,李元芳恐怕已经死在蝮蛇的剑下了。
李元芳后来去见狄公,在追忆这次交手的场景时,曾用了四个字来形容蝮蛇——“可怕的人”。
在追忆过后,李元芳长叹一声,又说道:
“他是我见过的最可怕的人!”
以李元芳的性格,如果蝮蛇的武功与他旗鼓相当,甚至是略逊他一筹,他绝对不会用“最可怕的人”这样的话来形容自己的对手。
由此可见,蝮蛇虎敬晖的武功远在李元芳之上。
后来,狄公和李元芳设计擒蝮蛇,李元芳是用暗算的方式将蝮蛇击成重伤——书中言道:“将蝮蛇的肋骨击断,重重的撞在墙壁上”。试想一下,在明知蝮蛇是虎敬晖的情况下,李元芳还要下这样的死手,这正说明李元芳对蝮蛇实力的忌惮。
除了武功以外,蝮蛇还有无影针这样的顶级暗器,更是大大的增加了他的战斗力。
所以,论综合实力,蝮蛇虎敬晖的实力绝对要在李元芳之上,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
只不过,狄系第一部播出以后,李元芳这个角色的反响太好,在后续的三部中,老钱便逐步的给李元芳加戏,并且将李元芳越来越神化。在“幽州案”中,李元芳还没有链子刀这个绝技,他的武器只是一柄薄如纸张的轻钢刀而已。
蝮蛇虎敬晖到了第二部中,变成了蛇灵中第三蛇首剑灵,这显然是把虎敬晖的战力给拉低了。
如果李元芳的后面的武功没有被神化,虎敬晖将是狄系中的第一高手,因为他是唯一一个能一招重创李元芳的人。
只不过,虎敬晖这个人武功虽高,身上却有很多致命的缺点,比如:优柔寡断、眼高于顶、自负轻敌、喜欢仪式感等等。
来源:旧事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