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天我们要介绍的这个方子是台湾政治大学、台湾辅仁大学及中国文化大学教授、著名的著名古文字学家、国学大师南怀瑾老师的养生研究精华,95岁南怀瑾大师的这个秘方在宝岛台湾公布出来了,传疯了,因为适用范围特别广,所以被世人称之为「万病方」。
今天我们要介绍的这个方子是台湾政治大学、台湾辅仁大学及中国文化大学教授、著名的著名古文字学家、国学大师南怀瑾老师的养生研究精华,95岁南怀瑾大师的这个秘方在宝岛台湾公布出来了,传疯了,因为适用范围特别广,所以被世人称之为「万病方」。
南怀瑾「万病方」
以下内容摘自南怀瑾大师著作《我说参同契》第五十四讲,大家可以自己去查阅验证,内容如下:
大约二十几年前,日本人发明的温灸器,放在肚脐上,暖暖的,可以治肠胃病。这是日本人把中国道家的老方法拿出来卖钱,这个在道家叫灸脐法。
其实用不着那个,我教你们,年纪大的都可以用,比较保险。
用桂圆肉一颗(新鲜的叫龙眼,干的叫桂圆),花椒六、七颗,加上那个艾绒一同打烂,晚上睡觉的时候挑一点点,小指甲面那么大,放在肚脐里就行了。
你不要小看我们的肚脐,肚脐会吸收的。肚脐有个孔,我们在娘胎里头的饮食、呼吸都靠这个肚脐连到妈妈。所以把这个药放在肚脐,用橡皮贴把它封住去睡觉,比那个温灸器还要好。
胃病也好,各种病都好,老年人的身体绝对保健康,身体需要就吸进去了,不要的它不吸。这样就会水火交感了,继续二三天后,早晨起来嘴也不苦啦,口也不干啦,肠胃病都会好了。
这个是真的秘方,你们也可以替人家治病,不过不要收钱。这个水火交感,火在下,就是元气在下,水在上,也就是清凉的在上。所以老年人口水多,脚底心还发暖,冬天脚都不怕冷的,一定长寿。
提示一下用法:睡觉前把几种秘方材料做好放在肚脐眼,用胶带贴住,第二天撕掉就可以了。如果有上火现象,可以把脚底的涌泉穴一起贴上!
大师在书中提到了这个「万病方」的做法,但是说得比较简单,一句话就带过了,为了造福更多人,中医专家把这个万病方的步骤一步步写出来,为了方便,一次性制作量是书中的三倍,但其实也不多。
万病方
原料:3颗桂圆、21粒花椒、大约花椒一半重量的艾绒
做法:
1、桂圆尽量选取颗粒较大,肉质较厚的较湿润的有壳桂圆,因为没有壳的一般都比较干,粘度不够做不了。
2、花椒,尽量找好的,新鲜的购买,先把花椒捣碎成粉。
3、把桂圆、花椒、艾绒放在一起搅拌,剪碎。剪到看不到艾绒了,这时就差不多了,用东西捣实,再剪一会就可以了。
4、每次只需挑一点出来,小手指甲大小就可以了,大概3克左右吧,多点也可以。贴在肚脐底部,用医用胶布固定好,如果睡觉比较喜欢翻身的,要以用胶布贴十字,睡前贴上,醒后扔掉。
5、桂圆有大有小,建议大家选大的桂圆制作。艾绒先加花椒的一半重量,然后再视湿度逐渐增加,最后成品要保持有一定粘度,做出来要成团。
「万病方」可以长期用,一开始治病时可以给药量大一点,以后可以小剂量长期使用。
为什么「万病方」如此神奇?
南怀瑾大师的「万病方」其实是道家原始养生之方,经佛道修养家千多年的实践证明。「万病方」的主要功效有温中强肾、平衡阴阳、行气活血、去寒湿。有粉丝反馈:
一位老法师坚持贴了这个「万病方」,肠胃好了,而且还减肥了,没几天肚子小了一圈,胳膊上的肥肉也少了很多,人变苗条了。
还有年轻粉丝给70岁的母亲试用一周左右,血压从150降到130。
治好失眠、体寒、便秘、痛经等病症的案例不胜枚举,在此就不赘述了。
该方的特殊之处在于通过肚脐吸收药物,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中医科副主任袁勇博士表示,肚脐是中医里的一个重要穴位——神阙穴。
神阙是我们身体的一大要穴,又有「命蒂」之称,小孩儿在没出生的时候就是靠着脐带从母体里吸收营养,所以向内连着人身的真气真阳,能大补阳气。
神阙穴还有任、带、冲三脉通过,连系五脏六腑,所以如果各部气血阴阳发生异常变化,可以借刺激神阙穴来调整全身,达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状态。
有的人体质比较弱,新陈代谢不够快,日久了身体就会积累一些毒素,而通过此方调养身体,新陈代谢更快了,毒素自然就从身体中排出去了。
文章来源:国医大全
中国民族卫生协会抗衰老专委会立足民族卫生健康领域,扎根抗衰老暨食品医药大健康等行业产业,接受中国民族卫生协会的领导,重点就抗衰老暨食品医药大健康行业开展信息交流、业务培训、科普宣传、书刊编辑、专业展览、国际合作与交流等。按照协会的部署,专委会将抓好抗衰老暨食品医药大健康行业自律与发展,为建设健康中国做好服务。
Disclaimer: The Internet is a resource-sharing platform, we advocate sharing, 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is intended to popularize science, such as involving the content of the work, pictures, copyright, and other issues, please contact us to delete. This article is for learning and communication only, please do not use it for commercial purposes.
来源: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