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是全球发病率和死亡率的重要原因,它不仅是心血管、肝脏和肿瘤后遗症,还正迅速成为终末期肝病和肝移植的主要原因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过度运动如何通过乳酸小体引发肝纤维化?解析运动与肝脏健康的微妙平衡。
撰文 | 大林
引言 :
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是全球发病率和死亡率的重要原因,它不仅是心血管、肝脏和肿瘤后遗症,还正迅速成为终末期肝病和肝移植的主要原因[1]。而当前,因为长期高热量饮食、缺乏运动等种种诱发因素,我国NAFLD人群的队伍日益庞大——在过去的20年,成人NAFLD汇总患病率高达29.6%,已经成为我国最常见的慢性进展性肝病[2]。对于NAFLD的治疗,加强运动是一个有力武器,但是你知道吗?如果运动过度,不仅不会改善NAFLD情况,反而会进一步损坏肝脏,甚至引发肝纤维化。
敲响警钟!过度运动竟会损害肝脏[3]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团队研究发现,适度运动有助于改善肝脏健康,但过度运动则会显著增加肝纤维化的风险。
1
大数据挖掘,肝纤维化风险与MET水平之间存在J形关联
本研究首先对美国国家健康和营养检查调查(NHANES)的庞大数据库进行了深度挖掘。研究人员从24814例受试者中筛选出1255例数据完整者,分析他们的运动水平与肝功能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随着每周总代谢当量(MET)的增多,肝功能指标异常的受试者比例呈上升趋势,表明过度运动与肝功能异常之间存在相关性。
进一步通过限制性立方样条(RCS)分析,肝纤维化风险与MET水平之间存在J形关联,即在适度运动时,肝脏健康得到改善,但当运动量过大时,肝纤维化的发生风险显著增加(图1)。
图1. 肝纤维化风险与MET水平之间存在J形关联
2
真实实验:过度运动不仅对健康个体造成影响,更对肝脏健康构成威胁
▶鉴于NHANES分析主要关注美国人群,为了探究亚洲人群过度运动与肝脏表型之间的关联,研究团队在中国人群中进行了前瞻性研究。该研究招募了28位中国健康志愿者,分为过度训练组和对照组,进行为期12周的骑行训练,采用训练自觉用力程度(RPE:参与者主观评价运动过程中自身用力程度的指标)和急性-慢性工作负荷比(ACWR:用最近一周的训练负荷÷过去四周(包括当前周)的平均训练负荷)作为过度运动评判标准:
·过度训练组:该组志愿者在训练过程中,80%以上的训练课程被评定为“非常困难”或更高强度RPE≥7,且其ACWR在至少7周内超过1.3,5周内超过1.5;
·对照组:该组志愿者的训练强度较低,未达到80%的“非常困难”或更高强度训练,且其ACWR值在9周内保持在0.8至1.3之间。
结果显示,过度训练组在运动后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水平显著升高,肝纤维化相关指标(如PIIINP、HA、CIV)也明显增加;而对照组则无明显变化。这表明适度的运动对肝脏没有明显负面影响,而过度运动对肝脏健康造成显著威胁。
▶为进一步验证,研究人员以小鼠为实验对象开展了相关实验。
结果显示,长期过度运动的小鼠血清中ALT和AST水平显著升高,肝脏出现明显的胶原沉积,肝星状细胞(HSC)被激活,肝纤维化和炎症相关基因的表达也明显上调。这再次表明过度运动会致肝脏纤维化和炎症。但研究发现在停止过度运动4周后,小鼠的纤维化情况有所减轻,这说明过度运动对肝脏造成的损伤在一定程度上是可逆的。
综上,过度运动与肝纤维化之间呈现出独特的J形关联。
深入解读,过度运动如何导致肝纤维化?
那么,过度运动究竟到底是怎么一步步伤害肝脏的呢?
研究团队通过细胞实验和动物模型,深入探讨,发现了其中的奥秘:过度运动会导致肌肉中的乳酸大量堆积。而这就是引发肝纤维化的真正“元凶”。
随着肌肉乳酸的积累,肌肉细胞开始分泌一种包含F-box蛋白2(FBXO2)的小细胞外囊泡(SEVs),这些囊泡被形象地称为“乳酸小体”。乳酸小体通过血液循环到达肝脏,诱导肝细胞凋亡,激活HSC,最终引发肝纤维化(图2)。
图2. 过度运动与肝纤维化的关系
但令人欣喜的是,研究人员发现红景天苷(主要存在于景天科植物中,如红景天这一传统药材中)能够抑制肌肉乳酸小体的形成,有效减轻过度运动诱导的肝纤维化。其主要通过抑制C2C12细胞中乳酸脱氢酶(LDH)的活性,降低过度运动小鼠肌肉中的乳酸水平,减少血清和肌肉中乳酸小体的比例,进而减轻肝脏损伤。
运动应“细水长流”,早睡早起是护肝关键
在本研究中虽然还存在很多不足,比如观察性数据混杂、动物模型外推局限、机制研究不深、随访短及干预探索少,但这项新研究仍为我们敲响了警钟:过度运动不仅无法帮助我们减轻脂肪肝,反而可能对肝脏造成不可逆的损害,导致肝脏纤维化。
只有科学的运动方式、合理的饮食和充足的睡眠,才是保持健康活力的关键。以下是一些科学的运动建议,帮助大家在享受运动的同时,保护肝脏健康:
1
循序渐进,量力而行:
运动应遵循“细水长流”的原则,根据自身体能安排运动天数和时间。避免短时间内进行高强度、长时间的运动。2
关注身体信号:
如果运动后感到极度疲惫或肝区疼痛,应立即停止运动,并充分休息调整。这是身体发出的警告信号,不可忽视。3
合理饮食,护肝为先:
日常饮食中,少喝高糖饮料,减少肝脏负担。多吃有益肝脏的蔬菜,如西兰花、菠菜、胡萝卜等,帮助肝脏排毒修复。
4
保证充足睡眠:
肝脏在夜间进行排毒和修复,因此早睡早起是护肝的关键。每天保证7-8小时的优质睡眠,让肝脏得到充分休息。
5
定期体检,关注肝脏健康:
尤其是长期进行高强度运动的人群,应定期检查肝功能,及时发现潜在问题。记住:运动是为了健康,而不是为了伤害自己。细水长流,方能持久!
参考文献:[1]Carr RM, Oranu A, Khungar V.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Pathophysiology and Management. Gastroenterol Clin North Am. 2016;45(4):639-652. doi:10.1016/j.gtc.2016.07.003[2]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代谢相关(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防治指南(2024 年版)[J]. 中华肝脏病杂志,2024; 32 (3): 209-240.[3]LIU Y, ZHOU R, GUO Y, et al. Muscle-derived small extracellular vesicles induce liver fibrosis during overtraining [J]. Cell Metab, 2025.*"医学界"力求所发表内容专业、可靠,但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做出承诺;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来源:医学界消化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