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意人寿净资产大跌68%, 暴的什么雷?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3-31 14:46 1

摘要:“好学生”中意人寿遭遇净资产骤降68%。中意去年可是分红险的当红炸子鸡,搞个大新闻,足够让任何一个买了中意保单人心头一紧。

最近不少媒体报道,“好学生”中意人寿遭遇净资产骤降68%。中意去年可是分红险的当红炸子鸡,搞个大新闻,足够让任何一个买了中意保单人心头一紧。

净资产都跌了68%,是不是意味着家底都快没了?加上各种财经文章避重就轻的加工,暴雷新闻传播都还挺大。

其实,这些数据一般公司很早就公布了。比如中意人寿,是在过年前的1月26日就公布了2024年4季度的偿付数据,并不是什么实时新闻,只不过3月份又被断章取义拿出来炒作而已。

这篇和大家解释下是咋回事。

你看到的“跳水”,实际是会计变更

这次净资产数字的巨大变化,真正的幕后推手,是两套新会计准则的切换:从老会计准则到IFR17/IFRS9

你可能会问,好好的规矩为啥要改?

以前,各国保险会计准则五花八门,尤其是保险合同怎么记账,缺乏统一标准。而且保险公司利润确认的方式、负债评估的假设,有时不够透明,难以完全反映真实的风险和盈利模式。而在新准则下,特别是IFRS9对金融资产的分类和计量,更强调市值波动对当期损益或净资产的影响。

简单说,你投资赚了还是亏了,市场怎么看你的家当,要更直接地体现在报表上,藏不住掖不住,这有助于更早识别和管理风险。

中国与国际接轨,逐步实施新准则,也是大势所趋。从2023年上市险企先行,到2024年更多像中意人寿这样的非上市险企跟进。

所以大家会看到,这两年各家保险公司的财务数据,波动超级大。

比如中邮人寿,2023年巨亏百亿也上了大新闻,结果2024年就暴赚91亿。巨亏当时我们还专门写过相关文章解释:

23年巨亏114亿后,24年Q1盈利27.5亿 | 再聊中邮人寿

“消失”的净资产去哪了?

为何有的公司净资产骤降?核心是新会计准则这把新尺子,导致以下两个大的改变。

利润的测量尺子变了:

未来预期利润不再直接算作当前家底(净资产),而是先放入负债类的合同服务边际(CSM)这个蓄水池,待未来服务落地再逐年释放为利润。净资产看似少了,但这笔钱没丢,只是递延确认。好比把未来的米,先存进粮仓(负债),而不是直接堆在桌上(净资产)。

负债评估跷跷板:

算未来要给付投保人多少钱(保险公司的负债),得紧跟当前市场利率。利率走低,就像跷跷板一头压下,另一头的负债现值就得抬高,意味着现在要准备更多钱,账上负债随之增加,从而挤压净资产。而去年,恰好就是利率下降的特别快,所以这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所以,去年我们看到一个神奇现象就是,各个公司投资收益率和净利润都非常漂亮,各种创新高,但净资产不少是下滑的,而这些都只是会计报表的调整原因而已。

净资产不是总资产

2024年底,中意人寿的净资产约 32.3亿 人民币。但与此同时,它的总资产规模高达1751多亿人民币。

也就意味着,净资产只占总资产大约2%都不到。它只是庞大资产负债表中的一个相对较小的部分。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净资产的 百分比 波动看起来如此“惊悚”。因为它的“分母”本身就很小,相当于就是个小学数学问题。

举个通俗例子,你100万首付,买了个400万的房子,300万是银行负债,哪天房价跌了10%,但若只算你给的的首付,40万相当于大跌了40%,一算吓死。

对于保险公司,净资产也容易波动很大,所以看财务健康,就直接看官方给你的指标:风险评级和偿付能力就行了。

同一中意报表里的其他数据

再看下同一报表里,中意人寿的关键数据吧:

偿付能力充足率:核心194.41%,综合239.70%

风险综合评级: AA级评级

全年净利润: 13亿人民币

保险业务收入:约324亿,规模保费同比增32.83%

经营现金流: 全年净流入约173亿

SARMRA评分:公司自评得分89.97

投资表现: 2024年总投资收益率4.96%;综合投资收益率更是高达11.82%

以上任何一个数据,都是相对非常出色的。

股东的实力、源源不断的保费、足额的利润、健康现金流和偿付能力,这些才是决定一家保险公司是否健康、是否有未来的关键依据。从这些“底牌”来看,中意人寿的基本面依然稳健。

黑中意,因为中意有流量

现在很多号专门写各种公司的负面消息,目的是博流量,做的是赚别人公关费用的生意。常见手法就是找一个数据来夸大吸眼球,再找些公司之前的一些负面消息。比如被消费者投诉了之类,再找一些新闻拼凑在一起。

比如中意这件事,和退金令,实则没任何关系。之前写过:

中石油转让中意财险51%股权,中意人寿会有影响吗?

后来中意财险这块,外资方接手了中意财险的股份。

很多公司的新闻东拼西凑,仿佛更有逻辑,感觉这家公司暴雷了,股东都要跑路了一样。

这次2024年年度数据出来,不仅中意人寿,还有农银人寿、工银安盛人寿等多家保险公司同样因新会计准则切换导致净资产暴跌。

为啥找中意来说呢?

因为中意在中文互联是有自带流量的。

去年中意分红险卖的挺好,互联网流量挺大的,搞一个吓人新闻,在客户、销售中都很容易散播。其实要找数据下滑,甚至偿付能力有问题的公司,一大堆可写,但没流量。写中意,从营销角度是可以借势的。

四月要来了,保险公司也进入了年报披露季,相信还会看到这样夸大的“负面新闻”,到时候,一定记得多停留思考一下。

最后,中意请充值打钱。

▒ 声明:文章内容为大鱼测评原创,不代表任何其他机构观点。保险配置需根据自身需求、条件谨慎抉择,大鱼测评仅作为参考,不构成任何直接投保建议,仅此说明。

来源:大鱼测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