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门诊最近特别扎堆。不是感冒发烧,是一波接一波的慢阻肺病人。喘不上气的、夜里咳得睡不着的、一走两步就胸闷的……一个个都说:“前阵子还好好的,这几天怎么就突然不行了?”我只能叹口气:白露一过,天气一凉,慢阻肺就开始“闹脾气”了。
门诊最近特别扎堆。不是感冒发烧,是一波接一波的慢阻肺病人。喘不上气的、夜里咳得睡不着的、一走两步就胸闷的……一个个都说:“前阵子还好好的,这几天怎么就突然不行了?”我只能叹口气:白露一过,天气一凉,慢阻肺就开始“闹脾气”了。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不是老年人的专属,也不是抽烟人的专利。它已经悄悄成了呼吸科最沉重的病之一,全国超过一亿人被它缠住,还是被确诊出来的,没查出来的可能更多。
我们不怕病,怕的是不当回事。尤其是进入“白露”节气后,昼夜温差大、空气干燥、病毒活跃,这时候不注意,一脚就踩进了“慢阻肺的坑”,得了还容易加重。医生说破嘴也劝不过来,今天就干脆把话说透——白露后,下面这4件事,别再做了。
先讲点实在的,慢阻肺到底是个啥?
它不是简单的咳嗽咳痰,也不是普通哮喘。它像是一根被反复踩弯的吸管,气道越来越狭窄,回不去以前的通畅。你呼吸的每一口气,都得费劲。长期咳嗽、咳痰、活动后气喘是典型表现,但很多人误以为是“年纪大正常”,耽误了最佳干预期。
研究显示,慢阻肺的最大元凶是吸烟,其次是空气污染、室内油烟、粉尘暴露,还有反复的呼吸道感染。但真正让人防不胜防的,是它“来得慢、动静小、后劲大”——你可能十几年都没察觉,一旦发作,肺功能就像断崖式下滑,想补都补不回来。
白露,是慢阻肺的“分水岭”。过了白露,天气走向干冷,呼吸道粘膜容易破损,肺部防御力下降,这时候一个感冒、一次劳累,就可能引发急性加重,住院、上氧、甚至插管抢救,都是常见的结局。
那到底哪4件事,是医生反复苦劝也劝不住的“慢阻肺雷区”?下面咱们说清楚。
第一件事:早晚在露天锻炼,尤其是晨练
很多叔叔阿姨一到秋天就兴致来了,五六点起床出门跑步、打太极、练剑,每天坚持从不间断。看着是养生,实则是“慢阻肺的催化剂”。
白露之后,早晚的空气湿度低,悬浮颗粒浓度高,而且气温低,空气冷而干。吸进去的不是清新氧气,而是刺激性气体,对气道本就敏感的人来说,就是一场“隐形攻击”。
气道黏膜像皮肤一样娇嫩,冷空气一冲,就收缩、发炎、分泌物变多,原本通畅的气管就像被堵住的水管,咳也咳不出、喘也喘不过来。
建议改为上午9点以后、日落前两小时外出,选择阳光充足、空气质量好的时段。锻炼方式也要温和,避免剧烈运动诱发呼吸困难,散步、八段锦、呼吸操都是更安全的选择。
第二件事:热水洗澡不开窗,蒸汽腾腾不觉得闷
天气转凉,热水澡成了享受。可很多人洗澡喜欢“关窗闭户”,洗完出来一头汗,脸红脖子粗,觉得特别舒服。但对慢阻肺患者来说,这种“闷蒸”式洗法,是个地雷。
洗澡时浴室内湿度飙升,空气含氧量会下降,尤其是老旧房屋通风差,一场澡洗下来,轻则胸闷气短,重则诱发缺氧和急性加重。
研究指出,慢阻肺患者在密闭潮湿环境中,血氧饱和度会明显下降,肺功能波动更剧烈。很多患者洗个澡就晕倒的事,在临床并不少见。
正确做法是:洗澡前先预热浴室,但留窗通风;洗澡时间不超过15分钟;洗前后测一次血氧饱和度,尤其是用氧患者。洗完立刻擦干身体、换衣服,避免着凉。
第三件事:贪嘴吃辣、喝酒、抽烟“暖身子”
不少人觉得秋风一起,该“进补”了,酒桌上饭局多了,烟也多抽两根,辣汤热锅下肚,身子暖了,心也舒坦了。但医生看着,只能皱眉。
香烟,是慢阻肺的“加速键”。每一口烟,吸进去的不只是尼古丁,还有数以千计的刺激物,会直接破坏气道纤毛、损伤肺泡弹性。哪怕已经戒烟三年,肺功能也很难完全恢复。
酒精会麻痹呼吸中枢,诱发免疫力下降。特别是夜里饮酒,容易造成夜间低氧,第二天醒来满脸浮肿、头晕气短,是常见现象。
至于辣椒、火锅类食物,刺激性强,会加重气道炎症反应,很多慢阻肺患者吃完就开始咳嗽、痰多、胸口发热。
建议:戒烟是第一优先级,永远都不晚;饮酒要限量,最好不饮;辛辣刺激食物少碰,增加温润类食材,比如百合、银耳、鸭肉、梨。
第四件事:咳嗽咳痰不当回事,能忍就忍
这是最让人揪心的一点。太多人把咳嗽当“老毛病”,咳几声自我安慰“就是天干”。哪怕咳痰带血、气喘明显,也不愿意去医院,怕麻烦、怕花钱、怕查出病。
可慢阻肺的“杀伤力”,恰恰在这个“慢”字上。它不是突然让你倒下,而是一点点偷走你的肺功能,等你发现,已经回不去了。
有研究显示,患者首次出现急性加重后,平均每年肺功能下降速度是正常人的两倍以上。每一次拖延治疗的急性期,都是肺功能不可逆的流失。
很多人并不知道,慢阻肺的急性加重,70%以上是由感染引起的,包括病毒、细菌、支原体。一旦发作,住院率高、并发症多、死亡风险大。
医生建议:只要出现咳痰持续超过3天、痰色变黄变绿、有胸闷气短感,就要及时就诊。不要等,不要扛,更不要想“吃点止咳药就好”。有条件的,建议接种肺炎球菌疫苗、流感疫苗,有效预防感染。
说到底,慢阻肺不是不能防、不能控的病。它怕你无知,更怕你无所谓。真正让人唏嘘的,不是病重,而是本可以早些干预、早些管理的机会,被一句“没事”轻描淡写地错过了。
白露之后,是秋的深处,也是肺的考验期。对慢阻肺患者来说,这不是简单的换季,而是一场关乎呼吸权的“生存战”。有些人,以为熬过去就好了;但医生知道,熬过去的不是病,是肺功能的底线。
慢阻肺不会一下子要命,但它会让你活得越来越喘。所以啊,白露一过,医生这句话你记住了也好:别让你的一口气,输给自己的不当心。
声明:本文为科普内容整理,旨在传播健康知识,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构成医疗建议或诊断方案,如有症状请尽快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参考文献:
[1]钟南山.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防治现状[J].中华医学杂志,2021,101(12):849-853.
[2]张小慧.慢阻肺急性加重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20,40(8):613-616.
[3]王林.气候变化对白露节气慢性呼吸病患者影响的临床研究[J].中华全科医学,2022,20(5):398-401.
来源:何医生健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