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飞虎队队员的中国情缘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07 06:00 3

摘要:1941年,在美国飞行教官陈纳德的率领下,美国志愿援华航空队参加中国抗战。因他们创造了击落成百上千架日机的战绩,又以“插翅飞虎”形象作队徽,以“鲨鱼头像”涂装机首,被中国百姓称为“飞虎队”。1943年,被改编为美军第十四航空队后,中国人仍习惯于称之为“飞虎队”

1941年,在美国飞行教官陈纳德的率领下,美国志愿援华航空队参加中国抗战。因他们创造了击落成百上千架日机的战绩,又以“插翅飞虎”形象作队徽,以“鲨鱼头像”涂装机首,被中国百姓称为“飞虎队”。1943年,被改编为美军第十四航空队后,中国人仍习惯于称之为“飞虎队”。1943年开始,飞虎队开始重点轰炸被日军占领的重镇汉口。有一天,格伦·本尼达等十多名飞虎队飞行员,驾机从湖南芷江机场起飞,掩护轰炸机执行轰炸汉口日军基地的任务。而新四军第五师所控制的敌后根据地鄂豫边区就在汉口周围,故事便从这里展开。

获救

1944年5月6日,飞虎队战机在返航途中,遭到从监利白螺机场起飞的多架日本军机的截击。本尼达就在其中,他驾驶P-51野马式战机,在与日机格斗中不幸被击中,机身很快下坠。本尼达一边努力控制飞机,一边移开座舱盖为跳伞作准备。不幸的是,他从座舱弹射出去时,右腿撞到了机尾,就这样虽然跳伞成功,却受伤坠地。

本尼达坠落地点位于湖北监利县周老嘴的罗家村。当时,村民罗甫世带着十几岁的儿子罗必书正在地里干活,突然被空中传来的巨大轰鸣声吸引,但见一架冒着浓烟的飞机,一头栽进附近的下凤湖。他们循声向湖边跑去,发现了一个外国人倒在稻田里。罗甫世父子和乡亲们立刻围了上去。面露恐惧的本尼达从衣服里掏出一面美国国旗,以及一张国民政府颁发的证明美国飞虎队队员身份的“血符”,上面印着“来华助战洋人,军民一体救护”。他大声喊出唯一会说的汉语:“美国!美国!”村民们才明白他是美国大兵。

格伦·本尼达

几个村民把本尼达架到了村里,给他换上衣服,做了鸡蛋炒饭给他吃,同时通知在附近活动的新四军游击队。游击队卫生员很快赶来对他的腿伤进行了处理。由于坠机地点离日军控制区不远,第二天日伪军就开进罗家村挨家挨户地搜查,最终却一无所获。原来游击队员们用简易的担架,连夜把本尼达安全转移到位于周老嘴的中共监利县委。

监利县委安排本尼达在周老嘴稍事休息后,县委书记李秉范就派干员和聂医生护送他去位于潜江孙家桥的新四军五师襄南指挥部。“略懂英语”的襄南指挥部秘书夏夔同本尼达一番对话后,了解到他的基本情况。不久后,本尼达与另一位被营救的飞虎队战友白劳德会合了。

襄南指挥部向新四军五师师部报告了营救美军飞行员的情况。五师师长兼政委、边区党委书记李先念指示,立即护送友军飞行员安全抵达五师师部。于是,五师十五旅四十三团政治处主任崔星权奉命率领一支50人的精干队伍进行护送,毕业于燕京大学的童世光担任随行翻译。为了安全,两名美军飞行员都换上中式衣服。本尼达因腿伤未愈,由几名民工轮换着抬了一路。为了避开日伪军,他们昼伏夜行。一天夜行军途中,突然传来一阵密集的机枪声,本尼达本能地翻到路边,滚进麦地里,两名护卫寸步不离地保护着他的安全。不一会儿,枪声停了下来,童世光告诉他,碰上了一股伪军,已经把他们打跑了。

当他们最终安全抵达大悟山的新四军第五师师部时,李先念马上会见了本尼达二人。他握住本尼达的手说:“你真年轻!”本尼达诧异地问:“我留着胡子,看起来很老的。你怎么觉得我年轻呢?”李先念笑道:“我从你眼神中看出来的。”

情缘

本尼达的战机被击落后,所属美军第十四航空队一直焦急地等待着他的消息,可20多天过去了,杳无音信。美军方只得给本尼达母亲发电报告知:“本尼达在1944年5月6日执行任务中失踪。”30天过去了,陈纳德亲自致信给本尼达母亲道:“我们已经尽一切可能寻找您的儿子了,但他安全返回的希望十分渺茫。您的儿子是美国空军的骄傲,我们授予了他空军奖章。他是一位深受爱戴的好军官,是真正的美国人。”

然而事实上,本尼达已经自由自在地在新四军五师驻地养伤疗养。为照顾好被救美军飞行员,李先念指示拨出两间房子,设立“国际招待所”。新四军的条件虽然艰苦,但招待美国客人的宴会上摆出了缴获的日本啤酒、罐头,简陋的屋子里充满了欢声笑语。李先念还派参谋肖健章找了一位会做西餐的厨师,想方设法为他们改善伙食。

5月17日和30日,李先念等人就营救美军飞行员事专门致电毛泽东、朱德,请示有关问题:“(一)我襄河部队近营救出5月6日监沔空战失事美国飞机师两名,现已先后抵师部,我们拟稍加招待后,即送五战区。(二)我们提议由延安电重庆大使馆,由美大使请蒋令五战区派队至我师来接,以扩大影响及保障安全,如何,请即示。”毛泽东阅后指示:“(叶)剑英即办。”

1944年6月22日,鄂豫边区第一届临时参议会在大悟山召开。会议听取了李先念等领导人的报告,其间还专门将欢迎美国客人列入议程。本尼达、白劳德在大会上向李先念及边区军民表示衷心感谢,真诚地谈起他们在边区的所见所闻所感。

在本尼达养伤期间,李先念多次看望过他,还将手枪、地图、斗笠等物赠予他。归队前,李先念又将自己的戎装照送给他作为留念,还在背面题了词。问本尼达想回到哪里去,他回答说想回到陈纳德将军那里去,李先念还委托他向陈纳德将军转交了一封亲笔信。信中称赞第十四航空队帮助中国抗战的功绩,表示五师随时准备对盟军作战提供支援,同时把缴获的一把日本军官指挥刀赠送给陈纳德。陈纳德将军一直珍藏着这件礼物,在与陈香梅女士结婚时就是用这把刀切的蛋糕。

李先念赠与本尼达(时译为柏纳达)的戎装照

6月29日,李先念向毛泽东、朱德报告说:“在监沔降落之第十四航空队中尉飞行员柏纳达(本尼达)、格雷格(白劳德)已于卯号经我二军分区护送去国民党应山县政府转五战区第一纵队,经该县自卫队王楚卿接收。”本尼达后搭乘B-25轰炸机,安全返回了重庆白市驿的美军基地。不久,他被晋升为上尉,并获得了一枚杰出飞行十字勋章和一枚紫心勋章。本尼达失踪60天后生还的电报,令他在美国的家人喜极而泣。喜讯传遍了家乡小镇,当地报纸以头版头条刊载了这一消息。

本尼达向陈纳德报告鄂豫边区军民如何热情帮助他,使他成功获救的经过,以及在新四军受到的礼遇和五师在敌后战场对日作战的功绩。并称他所看到的新四军五师,并不是国民党宣传的“游而不击”的“奸匪”,而是真正抗日的、与民众关系融洽、部队内部官兵平等的民主军队,是一支重知识、有文化的文明军队。陈纳德对此非常感兴趣,他在日记中这样写道:“两名战斗机驾驶员,在汉口上空一次大战中被击下来,60天毫无消息,我们认为他们已经死了,便把他们的名字从名册中划掉……他俩竟走进我们的前进基地来,满脸络腮胡,腰围瘦损,两个都在空中受过焚伤,一个还断了一条腿,他们在日军防线内被农民救起,送到共产党新四军那里。那里新四军的活动范围直达汉口市郊。他们在新四军阵地后方医院里住了两个月,然后被匿藏在舢板内,经长江支流偷过日军的防线。”

7月3日,陈纳德致函八路军总司令朱德:“飞行员本尼达中尉与白劳德中尉,此次获得中国游击队诸战士营救,纳德对彼等之光荣工作,尤深感奋,彼等见义勇为,敝军全体官兵均钦佩之至。为此恳请将此钦佩感奋之情代为转达,不胜感激!”

这期间,鄂豫边区的监沔、天汉、陂安南等地军民,又救助了莱威士、福特、麦卡美、道尔等几名美军飞行员,后来都在五师的护送下安全归队。这使得驻重庆美国空军人士开始关注鄂豫边区的战略地位,陈纳德向八路军办事处代表周恩来正式提出,拟派美军情报组进驻五师驻地。经中共中央批准同意,1944年8月,陈纳德派出代表欧高士少校抵新四军五师师部商谈合作事宜。年底,在五师管辖范围内设立无线电讯网,在大悟山架设一部中文总台、一部英文联络台,在九江、蕲春、汉口、鄂城、天门、新堤设6部支台。利用美军提供的电台,五师训练了一批电台技术人员,在汉口附近建立了电台及情报网。五师还为美空军轰炸汉口、平汉线提供情报与校正目标。美军总部不止一次赞扬五师情报的准确及时。美军情报组工作也一直持续到日本投降。

感恩

1944年9月,本尼达返回美国,退役后回到故乡加州的小镇,和女友埃莉诺结婚,育有一对双胞胎儿子。被中国军民营救的经历,成为本尼达珍藏永久的记忆。他不止一次地对家人说:“我一直和中国人民有着难舍难离的感情……任何东西都无法回报他们的救命之恩。”

2002年,78岁的本尼达携夫人应邀到北京参加“中美二战老战士友好叙谈会”,上百位中美老战士聚集一堂,共同回首抗日历史。会上,一位中国老军人的发言,提到了“新四军五师师部”“湖北监利”“营救过飞虎队员”等令本尼达既陌生又熟悉的句子。他突然激动地站起来,向发言者挥手致意。经过一番交流,本尼达惊讶地发现对方竟是当年为他当过翻译的夏夔,夏夔也认出本尼达就是他们当年营救的飞虎队队员。他们兴奋地拥抱在一起,会场一片欢腾。当大家称赞本尼达是一位老英雄时,他真诚地说:“真正的英雄不是飞在空中的我,而是战斗在地面上的中国人民。”此后,这两位中美老兵书信不断。本尼达说:“我们的深情厚谊连太平洋也无法阻挡。”由于两位老人为人低调,这次相逢一度鲜为人知。

2001年9月,“华夏文化纽带工程”执委会(以下简称“华夏执委会”)主办纪念美国飞虎队援华抗日60周年座谈会。当年救助过飞虎队队员的监利老人罗必书应邀出席,他在发言中说:“我们救过一个美国飞虎队队员。当年参加营救的很多人都已去世,在世的人都90多岁,我也70多岁了,我们很希望在有生之年知道那位美国飞虎队员的情况。”座谈会主办方负责人当即表态,一定会为老人达成心愿。可寻找美国飞虎队队员并不是一件容易事。国内有关资料的记载都十分简略,仅他的中文译名就有好几个,也没有涉及他的下落。查找了很长时间都没找到有效信息,工作人员就把目光聚焦到那架坠毁在下凤湖的飞机上。他们了解到,监利县曾在1982年自行勘察过该架坠机,打捞出机头上的3挺机枪交给了中国航空博物馆。于是,专家们通过对3挺机枪的研究,从依稀可辨的机枪编号查到了战时与之匹配的飞机编号,最终查到了美国飞虎队队员格伦·本尼达的线索。

2005年年初的一天,本尼达的一位朋友来到他家,给他看一份《美中晚报》,其中在显眼位置有一条寻人启事:“中国监利人民寻找格伦·本尼达”。本尼达捧着报纸的手微微发抖,他哽咽着说:“监利人民没有忘记我,希望有生之年能再见救命恩人!”是年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大会在北京举行。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以下简称“对外友协”)受中国政府委托,邀请美国二战援华老兵及其亲属共110多人访华,并参加相关纪念活动。这一次,本尼达虽无缘见到他的老朋友李先念,但见到了李先念的女儿、对外友协副会长李小林,两人见面,宛若久别重逢的亲人。

9月6日,本尼达等飞虎队队员到湖南芷江参观了美军援华抗日的空军基地。随后,本尼达及家人在李小林的陪同下,于9月8日来到令其魂牵梦萦几十年的地方——监利周老嘴罗家村。村民们吹响唢呐,燃起鞭炮,欢迎从大洋彼岸过来的美国客人。本尼达见到了多位当年营救过他的村民及他们的后代,拿出十几顶印有飞虎队标志的棒球帽分发给他们。

2005年9月,重返监利的本尼达与罗必书紧紧拥抱

本尼达提出到坠机现场去看看。因刚下过大雨,3公里土路泥泞难行,热情的村民们就用滑竿抬着他前往。来到下凤湖畔,本尼达感慨万千:“我跳伞时,还是一个小伙子,没有你们的救助,今天就不可能来到这里了。”埃莉诺也动情地说:“谢谢你们!没有当年你们的救助,我就不会拥有他,也不会有我们现在这个家。”

令本尼达略感遗憾的是,他没能看到当年驾驶的野马战机残骸。本尼达的孙子跳进湖里,想替爷爷摸摸战机,结果未能如愿,反而弄得一身泥。华夏执委会当即拨款20万元给监利县,在有关部门的协助下,打捞起部分残骸:两个飞机起落架、一个外轮胎及其他一些残片。他们用卡车送到本尼达下榻的宾馆。本尼达蹲在地上,细细查看,埃莉诺小心翼翼地捡起飞机上的两块玻璃碎片,用手绢包好,说:“我们把它带回美国,做永久的纪念。”

目睹这一感人的场面,李小林顿时萌生了拍摄一部讲述本尼达感人故事和中美二战合作历史纪录片的念头,由此成就了《飞虎情缘》。对外友协与华夏执委会一起推动坠机残骸的开掘项目,将其命名为“龙腾虎跃”行动,巨“龙”和飞“虎”,美好的象征与祝福尽在其中。他们说,这不仅是打捞一架飞机残骸,更是打捞一段历史,打捞中美人民的温暖记忆。

2009年1月21日,纪念中美建交30周年图片展在洛杉矶尼克松总统图书馆举行开幕式,85岁高龄的本尼达在夫人、儿子的陪同下应邀出席。他坐着轮椅来到展室,向前来参加活动的李小林赠送了二战期间国民政府发给飞虎队员的血符和呼救小册子。他说,当年正是借助这两样东西,身负重伤的自己才能在中国军民的帮助下活下来并最终归队。

赓续

2010年9月,对外友协收到一封本尼达发自美国的邮件。他说,由于身体情况日渐不佳,希望能在有生之年再回中国看一看,再次感谢被他称作“飞虎救星”的监利人民。彼时本尼达已经86岁,且做过两次心脏手术,安了9个支架和一个心脏起搏器。不久后,他乘坐13个小时越洋飞机,忍受着疲劳以及随时可能发作的心绞痛,于10月11日深夜抵达中国。随本尼达访华的有他的夫人、儿子儿媳、孙子、弟弟弟媳、侄女等共11人。

10月13日,坐着轮椅的本尼达出现在中美人民“龙腾虎跃”行动联谊会现场。在热烈的掌声中,他激动地表示:“第一次我来到中国,是一个帮助中国人民战胜日本侵略者的飞行员;66年后我和家人一起来到这里,看望那些曾经帮助过我的‘飞虎救星’。”本尼达再次与老朋友夏夔重逢,精通英语的夏夔夫人张菊生为他俩客串了一回翻译。本尼达将珍藏半个多世纪的李先念的戎装照送给夏夔,感谢中国人民对他的救助之恩。夏夔夫妇将其视为珍宝,后又转赠给李先念夫人林佳楣。

在北京的访问结束后,本尼达又一次来到湖北,重访他当年住了一个多月的大悟山新四军五师师部旧址,接着访问了红安县李先念纪念馆,续写66年前的那一段传奇。他本来还要去监利,10月16日却突感身体不适,只好由儿孙代劳。爱德华一行9人来到罗家村“走亲戚”。本尼达的儿孙们“认亲”来了,远近的乡亲都围过来同他们心目中英雄的后代见面,以微笑和手势传递着友好的心声。爱德华激动地把父亲请人用中文书写的条幅“飞虎救星”赠送给乡亲们。

本尼达当年的救命恩人罗必书专程赶到红安与之相会。本尼达紧紧地握住他的手,潸然泪下,说:“希望我的子孙与你的子孙能成为朋友,把这段缘分世代延续下去!”本尼达回到美国3天后,突发心脏病,在加州去世。

2011年4月12日,中国人民对外友协在中国驻美大使馆举办了纪录片《飞虎情缘》首映式。该片真实生动地记录了本尼达与中国军民“60天情,60年缘”的感人经历和浓浓的中国情结。正在美国访问的国务委员刘延东、对外友协会长李小林、原美国飞虎队队长陈纳德遗孀陈香梅及部分飞虎队老兵共170多人出席了首映式。刘延东向本尼达遗孀埃莉诺颁发了“人民友好使者”证书,以表彰她不顾年事已高,积极协助该片拍摄所作的贡献。5月,埃莉诺遵照丈夫遗愿,携两个儿子将本尼达的部分骨灰带到中国,在李小林陪同下,安放于红安李先念故居纪念园。

2014年5月,时任副总理的刘延东会见爱德华

对外友协、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等单位注意到纪录片《飞虎情缘》引起了强烈反响,于是决定拍摄一部以本尼达经历为蓝本的电视剧《生死血符》。2014年5月,本尼达长子爱德华及孙子布赖恩访华,出席对外友协成立60周年纪念活动和36集电视剧《生死血符》新闻发布会。

2015年9月,92岁高龄的本尼达遗孀埃莉诺和两个儿子,应邀出席中国纪念反法西斯战争暨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仪式。他们高兴地看到,《生死血符》在中国各大电视台播出了。9月8日,李小林陪同埃莉诺等人来到红安县的李先念故居参观,为本尼达扫墓。

2019年9月,爱德华再次访问中国,并到李先念故居纪念园祭奠父亲。他表示,有生之年还会常来中国,这里有他永远的朋友。

来源:考古研史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