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健康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参考资料:
1.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23年第39卷第10期:《二甲双胍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地位与进展》
2. 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23年版)
3.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3年版),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4.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22年第42卷第12期:《二甲双胍的长期使用安全性与注意事项分析》
很多糖友吃了十几年二甲双胍,却不知道一个常见的副作用可能悄悄让人“越控越虚”,甚至影响神经系统……你吃对了吗?
在控糖的大军中,二甲双胍无疑是“资历最老”的功臣之一。自1957年问世以来,它被誉为“糖尿病患者的守护神”,在中国更是被称作“平民药王”。
价格亲民、疗效稳定、还能减轻体重、改善胰岛素抵抗——听起来简直是完美无缺。
但别忘了,药再好,也得用得对。
二甲双胍虽好,却不是“灵丹妙药”。
长期服用若忽视了一些关键点,不但控糖效果打折,还可能引发其他健康问题。正如老百姓常说的:“饭吃八分饱,药吃七分清。”
合理用药,胜过盲目跟风。
接下来,结合临床案例和权威研究,总结长期使用二甲双胍必须谨记的5个要点,让控糖更科学、更安全。
不少长期服二甲双胍的糖友,几年后开始出现手脚发麻、走路不稳、记忆力减退等问题,很容易被误认为是糖尿病神经病变。
但其实,罪魁祸首可能是维生素B12缺乏。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23年研究显示,长期使用二甲双胍(超过2年)的人群中,约有20%-30%出现不同程度的维生素B12下降。
而维生素B12恰恰是维持神经系统正常功能的关键。
真实案例:
山东济南市中心医院的一位65岁女性糖友服用二甲双胍超过8年,近半年出现手脚麻木、站立不稳,初诊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
然而,进一步检查发现其维生素B12严重缺乏,补充后症状明显改善。
医生建议:
每年进行一次维生素B12检测。尤其是服药超过3年的人群,务必引起重视。
若出现麻木、疲乏、记忆变差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并考虑是否与维生素B12缺乏有关。
二甲双胍的代谢主要依赖肾脏。
肾功能减退时服用二甲双胍,可能导致乳酸堆积,引发“乳酸性酸中毒”这一罕见但凶险的并发症。
根据《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3年版)》,肌酐水平超过男性133μmol/L、女性124μmol/L,或者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小于30ml/min/1.73㎡者,应停止使用二甲双胍。
真实案例:
2022年北京协和医院曾接诊一位72岁男性糖尿病患者,因长期未检测肾功能,在一次感冒发烧后突发意识模糊,送医后诊断为乳酸性酸中毒。
追查发现,其eGFR仅为28,已属肾功能重度受损。
医生建议:
每半年检查一次肾功能(肌酐和eGFR),有肾病史者则需更频繁。
若肾功能下降,应及时与医生沟通是否调整用药方案,千万别“硬扛”。
中国有句老话:“药补不如食补,药多伤身骨。”二甲双胍也一样,剂量适宜才能发挥最佳效果。
不少患者认为吃得多控糖更快,其实适得其反。
临床研究指出:
· 通常推荐剂量为每日1500-2000mg,分次服用;
· 超过2500mg/天不仅无额外控糖效益,反而更可能引发胃肠刺激、乳酸性酸中毒等副作用。
医生建议:
遵医嘱服药,不可擅自加量。
若血糖控制不理想,应综合评估饮食、运动、联合用药等因素,“量大未必出奇迹”。
二甲双胍虽能改善胰岛素抵抗,但如果饮食放纵、缺乏运动,就如“一个人在推车,三个人在刹车”,效果自然大打折扣。
举个例子:
一位退休老教师,每天三顿高碳水、饭后必来一块点心,运动量几近于零。即便服用二甲双胍多年,空腹血糖仍常年在9以上。
后来在医生指导下调整饮食结构、每天快走40分钟,仅三个月血糖降至6.8,药量也减了一半。
医生建议:
· 饮食方面控制总热量,优先选择低升糖指数(GI)食物;
· 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太极、骑车等;
· 配合生活方式干预,药物的“杠杆”才能发挥作用。
“吃了几年都没事,最近肚子老不舒服,是不是该停药?”这是很多糖友的疑问。
但二甲双胍引起的胃肠道反应,多为一过性或可通过调整剂型缓解。
《中华实用内科杂志》2022年指出:
缓释型二甲双胍比普通片剂副作用更少,胃肠道耐受性更好。
医生建议:
若服药后出现腹泻、恶心、腹胀等症状,不要擅自停药,应及时咨询医生,考虑换用缓释片或调整剂量。
擅自停药易致血糖波动,反而更危险。
糖尿病不是“富贵病”,而是生活方式病。二甲双胍不是“万能钥匙”,而是“辅助工具”。
真正的控糖胜利,是靠药物+生活方式+定期复查三驾马车共同拉动的结果。
中国有句俗语:不怕慢,就怕站。
糖尿病管理也是如此。只要行动起来,哪怕是一点点改变,也能带来大不同。
希望每一位糖友都能从今天起,关注用药细节,守护自己的血糖安全,让二甲双胍这位“老战友”,在控糖路上陪伴更久、更稳、更有力。
特别提醒:
长期服用二甲双胍的糖友,请牢记:
· 每年查一次维生素B12和肾功能
· 不要擅自加药或停药
· 饮食运动要跟上,药效才有保障
医生的初心,是托付生命的信任;医生的使命,是守护健康的承诺。
将科学的种子播撒在每一位读者心田,愿每一位糖友都能从知识中汲取力量,活出属于自己的健康人生!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生
来源:小菲聊健康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