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五虎震天下,从11万到100万只用了3年,东北野战军到底有多强
1945年8月15日,广播里传出了日本裕仁天皇的“终战诏书”,许多人没听懂那些晦涩的词汇,但重庆的电台、延安的军号、东北的喧嚣,都在同一天变得不同了。这片苦难土地的人民,终于把写了十四年的血泪史本要翻篇了。可胜利的钟声总是响得太短,有人开始紧锣密鼓地抢夺胜利果
1945年8月15日,广播里传出了日本裕仁天皇的“终战诏书”,许多人没听懂那些晦涩的词汇,但重庆的电台、延安的军号、东北的喧嚣,都在同一天变得不同了。这片苦难土地的人民,终于把写了十四年的血泪史本要翻篇了。可胜利的钟声总是响得太短,有人开始紧锣密鼓地抢夺胜利果
为庆祝“六一”国际儿童节,让孩子们在红色文化浸润与自然民俗体验中度过有意义的节日,东北野战军锦州前线指挥所旧址保护中心联合温滴楼镇政府开展了“红色领航 童心飞扬”六一亲子游学会活动,让孩子们在欢乐中收获成长。
1945年8月15日,这是我国历史上永远难以忘记的一天!就在这一天,日本的裕仁天皇向全日本广播,接受波茨坦公告并实行无条件投降。同年9月,穷凶极恶的侵华日军以总司令官冈村宁次为代表,在南京向我方递交了投降书。随后,上百万日军放下武器,天下太平似乎指日可待!然而
1947年7月初,由于国军在东北战场上屡屡失利,时任国军东北保安司令长官的杜聿明,带着深深的挫败感以及一身的病痛,黯然离开了东北,前往上海治病。
各位朋友,今天咱们来唠唠解放战争时期一场堪称“国运之战”的经典战役——辽沈战役。这场发生在1948年9月12日至11月2日的战略大决战,历时52天,不仅解放了东北全境,更像推倒了第一块多米诺骨牌,为新中国的诞生奠定了坚实基础[1]。当我们把历史镜头拉近,会发现
在“5·18国际博物馆日”到来之际,东野前指旧址保护中心特别策划开展“传承与创新”青年座谈会。来自渤海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文物与博物馆专业的35名师生一同走进旧址,共同探索快速变化的社会背景下,博物馆如何更好与时代同频共振这一命题。
1948年11月上旬,辽沈战役胜利结束,淮海战役已经开始,华北战场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人民解放军华北第1兵团正在围攻太原;第2兵团位于河北省阜平休整;第3兵团位于绥远东部,准备围攻国民党华北“剿总”傅作义集团的后方基地归绥(今呼和浩特)。东北野战军先遣兵团已进
1948年9月16日,在粟裕、许世友等人的指挥下,济南战役正式打响,华东野战军在长达百余里的战线上,向国民党军队部署在济南外围的防御阵地发起猛攻。
1948年11月,在平津战役发起前,随着人民解放军在东北、华北、 华东、中原、西北战场的节节胜利,全国军事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在东 北,举世瞩目的辽沈战役,以全歼卫立煌集团而胜利结束,东北全境获 得解放,强大的东北野战军已成为人民解放军的战略机动力量,随时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