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5·18国际博物馆日”到来之际,东野前指旧址保护中心特别策划开展“传承与创新”青年座谈会。来自渤海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文物与博物馆专业的35名师生一同走进旧址,共同探索快速变化的社会背景下,博物馆如何更好与时代同频共振这一命题。
在“5·18国际博物馆日”到来之际,东野前指旧址保护中心特别策划开展“传承与创新”青年座谈会。来自渤海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文物与博物馆专业的35名师生一同走进旧址,共同探索快速变化的社会背景下,博物馆如何更好与时代同频共振这一命题。
活动中,讲解员老师首先以“文物本体+展览叙事”双线并行的方式,带领师生了解了东北野战军锦州前线指挥所旧址这一重要革命文物。
通过播放旧址文物保护利用宣传片,将近年来旧址革命文物的保护利用情况一一呈现在大家眼前。旧址保护中心的老师还结合丰富的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文物保护的理念、方法和技术,使同学们对于旧址近些年来在预防性保护、数字化修复与活化利用等领域的创新成果有了较为直观的了解。
学生代表结合今年博物馆日的主题“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做交流发言。有的同学分享了自己在参观过程中的感悟和体会,表达了对先辈们的崇敬之情和对文化遗产保护的认识;有的同学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提出了对文物保护利用工作的创新思路和建议;还有的同学呼吁广大青年积极参与到文化遗产保护事业中来,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同学们的发言充满了青春的活力和智慧的火花,展现了新时代青年的风采和担当。
交流发言结束后,同学们围绕自己所学知识,结合博物馆工作实际,向旧址保护中心的工作人员提问,共同探索博物馆未来的可行性发展路径。
活动最后,同学们一起深情朗诵诗歌《博物馆的独白》。“我会用我的怀抱,守护着这些珍贵的记忆与传承,让它们永远流传下去”,同学们的声音坚定有力,久久回荡在旧址上空……
“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此次在旧址举办的青年座谈会,不仅加深了青年学生对历史文化的理解,增强了对文物的保护意识,更激发了他们传承与创新的热情。未来,东野前指旧址保护中心将继续依托旧址红色资源,积极搭建平台,为青年学子提供更多专业学习、学术交流和社会实践机会,为快速变化社会中的革命旧址注入青春力量。
来源: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