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专家讲述三张照片背后的故事:“有生之年能参与和推动东京审判的研究,真是一件幸事”
80年前的今天,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8月15日上午,上海书展现场举行了“让和平成为信仰,让历史告诉未来”——“战争审判文献数据库”暨纪录片《正义的审判》发布会。
80年前的今天,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8月15日上午,上海书展现场举行了“让和平成为信仰,让历史告诉未来”——“战争审判文献数据库”暨纪录片《正义的审判》发布会。
这张老照片记录的是日本投降后,同盟国设立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审判日本战犯的情景。画面中戴着金丝眼镜的,便是中国法官
这张老照片记录的是日本投降后,同盟国设立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审判日本战犯的情景。画面中戴着金丝眼镜的,便是中国法官梅汝璈,他代表四万万同胞参加了著名的东京审判。
《东京审判》梅汝璈独白,表演者:孙逊(上海大学电影学院教师)【人在今世做的恶,来世必有报,对吧?但今世的罪恶谁来制止?佛能制止日本不再发动战争吗?东条英机会信佛吗?我们和佛一样期待人间没有战争,没有罪恶,但精神的期待能左右现实中发生的种种不堪的丑陋和人性的践踏
起因呢是一群日本观众观看《奥本海默》电影。 看完电影发表意见说:“美国应该为广岛和长畸的原子弹爆炸道歉”。还有个密歇根大学的日裔教授公开骂这是“美国战争罪”。
东京审判关于南京大屠杀专案,当时有如下“证人”替松井石根辩护,他们是:中山宁人、日高信六郎、塚本浩次、胁坂次郎、中泽三夫、饭沼守、神原主计、大杉浩、下中弥三郎、中谷武世、冈田尚、石射猪太郎、青木武、单下训司、三并贞三、小畑年和大内义秀、胁坂次郎、西岛刚、小川关
1937年12月13日,南京城墙给炮火轰开一个五米宽的口子,上等兵菅野嘉夫就跟着第三师团的头一波人从中山门冲了进去,他日记里头一句话是这么写的,城里在下雨,雨是黑的,那哪是雨啊,全是烧起来的黑灰,鼓楼医院房顶的火苗子都窜到半天高,雪花下来直接烤成了滚烫的煤渣,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
1914年,日本迅速占领了山东的胶州湾及青岛,而中国当时虽然没有直接参战,却依然为协约国贡献了14万劳工。
1946年3月,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国际检察局中国检察官向哲浚、顾问裘劭恒,美国检察官莫罗、助理检察官大卫·萨顿前来南京取证。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寻找幸存者和目击者。
1950年8月1日,抚顺战犯管理所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学员”——末代皇帝溥仪。这个在伪满洲国时期被日本人扶植上位的傀儡皇帝,此刻穿着皱巴巴的中山装,站在普通战犯的队伍里接受体检。后来,溥仪在回忆录《我的前半生》里提及这一幕时,说:当时我以为,接下来等待我的是刑场
1937年冬天,南京城破的那天,连城墙砖缝里渗出的血水都冻成了冰碴子。美国传教士乔治·菲奇在日记本上哆嗦着写下一行字:“今天又有一千多个妇女被拖走。”这话搁现在,听着像夸张的电视剧台词,可当年德国外交官亲眼瞧见日本兵杀人,气得直骂他们是“两条腿的牲口”。
5月10—11日,“第九届战后对日本战犯审判青年学者研讨会”在沪举行。与会学者围绕史实与法理展开深入探讨,旨在阐明战后审判对于追究日本战争责任、维护世界和平与正义的重要意义。此次会议也是上海交通大学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重要活动之一
1945 年 8 月 15 日,日本广播了天皇的投降诏书;9 月 2 日,举行了日本向盟国投降签字仪式。至此,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的抗日战争胜利结束。这场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的战争终于落下帷幕,正义的审判随之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