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台TEM,发Science!
纳米颗粒表面结构的动态性(流变性)是指其能够在不同的原子构型之间快速转变,这种特性在扩散、反应性及催化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与传统的稳定催化材料相比,流变性纳米颗粒能够在反应过程中动态调整其表面结构,从而提高催化效率。
纳米颗粒表面结构的动态性(流变性)是指其能够在不同的原子构型之间快速转变,这种特性在扩散、反应性及催化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与传统的稳定催化材料相比,流变性纳米颗粒能够在反应过程中动态调整其表面结构,从而提高催化效率。
FIB-SEM系统通过聚焦离子束(FIB)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两种互补技术,实现了材料的高精度成像与加工。FIB技术利用电透镜将液态金属离子源产生的离子束加速并聚焦,作用于样品表面,可实现纳米级的铣削、沉积、注入和成像操作。这种技术能够对样品进行精确的微
全球原位透射电子显微镜市场在未来几年内将保持稳定增长。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原位TEM有望在更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然而,缺乏标准化、样品制备限制和工业应用的可扩展性有限等问题仍需解决。对于生产商而言,抓住市场机遇并克服挑战将是实现持续增长的关
奥托・谢策尔(Otto Scherzer)出生于1909年3月9日,是电子光学和电子显微镜早期发展的主要人物之一。在其一生中,他对电子显微镜的诸多方面均做出了重要贡献。1932 - 1934 年,在 AEG 中央研究实验室(即通用电气公司中央研究实验室)的短暂
电子显微镜可以运用到生活、科研的各个领域,不断为人们提供生活和科研的方便。据统计,全球电子显微镜市场规模逐年攀升,由2018年的25.27亿美元增至至2021年的29.26亿美元,2021年同比增长5.86%,预计截至2022年全球电子市场规模将达到30.96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简称为扫描电镜,是用细聚焦的电子束轰击样品表面,通过电子与样品相互作用产生的二次电子、背散射电子等对样品表面或断口形貌进行观察和分析。根据我国SEM的研制过程,可将其SEM发展历程大致分为4个阶段:自行设计研制期、技术消化引进期、自主研
在新能源技术迅猛发展的当下,锂电池材料研究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深入钻研锂电池材料的原子与电子结构,为材料设计的优化与电池性能的提升筑牢根基。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技术,便是这一探索旅程中的得力助手,其原子尺度的空间分辨本领,使科研人员得以深度洞察材料的微观构
电子显微镜是一种用来获取材料单个原子和细胞内部结构的超高分辨率图像的技术。产生的原子尺度或细观结构图像可用于研究样品性质和行为。这种技术可以应用于材料科学、生物医学研究、质量控制和失效分析。与光学显微镜使用光子达到的分辨率(200纳米左右)相比,将电子用作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