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发提醒!防蚊灭蚊“七天七招”!家家户户动起来!
倡导市民群众在蚊虫活跃时段和集中消杀时段,于室内安全规范使用合格蚊香、电蚊液或电蚊拍等物理灭蚊工具。
倡导市民群众在蚊虫活跃时段和集中消杀时段,于室内安全规范使用合格蚊香、电蚊液或电蚊拍等物理灭蚊工具。
贯彻多病同防策略,综合考虑媒介伊蚊地域分布和活跃期长短,参照《登革热防控方案(2025年版)》,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基孔肯雅热流行风险由高到低分为Ⅰ类、Ⅱ类、Ⅲ类、Ⅳ类地区,后续可视传播风险变化动态调整。
为加强基孔肯雅热、登革热等虫媒传染病疫情防控工作迅速控制成蚊密度有效切断疫情传播途径除了广泛开展灭蚊虫、清积水工作同时,鼓励市民学会“七天七招工作法”倡导防蚊灭蚊“1130”行动预防基孔肯雅热,一起来学吧!“七天七招工作法”防蚊灭蚊“1130”行动
一什么是基孔肯雅热?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经媒介伊蚊叮咬传播的急性传染病,以发热、小关节痛/关节炎、皮疹等为主要临床表现。“基孔肯雅”源于非洲坦桑尼亚南部的土语,意为“令人弯腰屈背”,描述了患者因关节剧痛而弯腰的姿态。
13岁的小丁表示,几日前他的身上突发红疹,虽密密麻麻但并不瘙痒,本以为是吃了什么导致过敏,因此并不在意。但当天下午他便开始发烧,随后家人立刻将他送到医院,经检查后他确诊了基孔肯雅热。
8月11日,东莞市凤岗镇妇联联合天堂围村妇联走进祥利上城小区,组织开展“防蚊宣传进小区”活动。活动通过为社区防蚊骨干发放爱心包、多形式科普宣传和入户精准指导,将科学防蚊灭蚊知识送到居民身边,着力从源头切断蚊媒传播链,共同筑牢社区健康防线。
慈善公益报(姚建硕)近期,广东省部分地区相继出现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疫情,严重威胁人民群众健康安全。随着高温、高湿天气持续,蚊媒传染病进入高发季,防控形势日益严峻。为有效应对疫情传播风险,筑牢公共卫生安全防线,广东多地慈善组织积极响应,迅速行动,聚焦重点人群和重
✎必须标注农药登记证号:正规驱蚊液属卫生用农药范畴,外包装需明确标注以“WP”开头的农药登记证号(如:WP2025XXXXX)。
近期,基孔肯雅热“来势汹汹”,带来了很多困扰。这究竟是什么?我们又该如何预防呢?怀化市中心医院洪江医院专家为您分享一套“防蚊秘籍”。
倡导市民群众在蚊虫活跃时段和集中消杀时段,于室内安全规范使用合格蚊香、电蚊液或电蚊拍等物理灭蚊工具。
当前正值蚊媒活跃关键期,为有效预防基孔肯雅热等蚊媒传染病传播,保障公共卫生安全,李园街道全面开展防蚊灭蚊专项行动,通过净化环境、优化细节,切实提升辖区居住品质,为居民健康保驾护航。
当日上午,工作组首先来到挂点铺仔社区,以“敲门入户”形式与居民面对面交流。工作人员现场发放防蚊手册,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普及防蚊灭蚊知识与环境保护理念,仔细讲解蚊虫滋生危害及科学防治方法,积极倡议居民从日常做起,做好个人卫生清洁与家庭环境整治,共同筑牢家庭防控的“
为了遏制基孔肯雅热病毒传播,当地家家户户点蚊香、挂蚊帐、装纱窗、清积水、清垃圾,人人出门涂驱蚊水,一早一晚灭成蚊。叮当健康旗下专业送药平台叮当快药数据显示,广州深圳佛山3地,近一个月驱蚊类产品对比上年同期,搜索增长472%,销售增长343%; 近半个月驱蚊防蚊
近期,全国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控形势严峻,该疾病主要通过伊蚊(俗称花蚊子、花斑蚊)叮咬传播。为防止疫情输入与本地传播,我市自8月起每周通过「重庆疾控」公众号发布蚊媒监测结果,确保市民及时掌握风险,共同做好防控!
连日来,佛山、广州等地出现基孔肯雅热疫情,相关话题也冲上热搜。据《基孔肯雅热防控技术指南(2025年版)》,河南省被归为基孔肯雅热流行风险Ⅱ类地区。Ⅱ类地区(11个)指媒介伊蚊活跃期相对较长或既往有登革热本地病例报告、有一定聚集性疫情发生风险的省份。
连日来,佛山、广州等地出现基孔肯雅热疫情,相关话题也冲上热搜。据《基孔肯雅热防控技术指南(2025年版)》,河南省被归为基孔肯雅热流行风险Ⅱ类地区。Ⅱ类地区(11个)指媒介伊蚊活跃期相对较长或既往有登革热本地病例报告、有一定聚集性疫情发生风险的省份。
连日来,持续高温多雨天气导致蚊虫进入繁殖活跃期。涪陵区城市管理局环境卫生服务中心开展涪陵城公厕垃圾站防蚊灭蚊专项治理行动,旨在为有效防控虫媒传染病,保障市民群众身体健康安全。
咳嗽、打喷嚏、聊天及其他日常接触不会引起感染,病毒主要是通过伊蚊叮咬传播。人群普遍易感。
蚊子是夏秋高温多雨季节的常见害虫,不但人们深受其扰,它还可以传播多种疾病。不同的蚊种可以传播不同的疾病,伊蚊可以传播登革热、基孔肯雅热、寨卡病毒病和黄热病等疾病;按蚊是疟疾的传播媒介;库蚊可以引发流行性乙型脑炎、西尼罗河热、圣路易斯脑炎的传播;各蚊种还可引起丝
紧急提醒! 浙江省被国家卫健委列为基孔肯雅热防控I类地区,成为全国6个高风险省份之一。随着立秋后持续高温,蚊媒传染病进入高发期,浙江居民需重点防范这一通过蚊子传播的“关节痛热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