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祁连山冰沟河景区获评2025生态文旅发展典范称号
近日,在重庆举办的旅榜2025春季全国文旅大会暨第十四届NTPPC全国旅游产品(重庆)采购会上,武威祁连山冰沟河生态文化旅游景区凭借卓越的生态保护实践与创新性的文旅融合发展模式,获评2025生态文旅发展典范称号。
近日,在重庆举办的旅榜2025春季全国文旅大会暨第十四届NTPPC全国旅游产品(重庆)采购会上,武威祁连山冰沟河生态文化旅游景区凭借卓越的生态保护实践与创新性的文旅融合发展模式,获评2025生态文旅发展典范称号。
在祁连山的群峰之间,10多只狼悄然伏在断崖的边缘。头狼的腹部紧紧贴着冰冷的积雪,尽可能地减少体温的流失。它的右前爪上,还残留着半月前与雪豹激战留下的伤痕。
在祁连山的群峰之间,10多只狼悄然伏在断崖的边缘。头狼的腹部紧紧贴着冰冷的积雪,尽可能地减少体温的流失。它的右前爪上,还残留着半月前与雪豹激战留下的伤痕。
3月24日,记者在凉州区谢河镇四中村4组春小麦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看到,一片片高标准农田开阔平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精准定位下,小麦精量高性能播种机沿着设定好的路线匀速前行,一次性完成开沟施肥、精准播种、铺滴灌带、覆土压地等多种作业。
请把手机横屏呦▽在永昌县春天不仅是播种的季节更是人与自然和谐共舞的时刻农民们以汗水浇灌希望与土地深情对话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书写着坚韧与希望的篇章每一粒种子都是对未来的承诺每一寸土地都承载着丰收的梦想制作:董欣
3月24日,记者在凉州区谢河镇四中村4组春小麦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看到,一片片高标准农田开阔平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精准定位下,小麦精量高性能播种机沿着设定好的路线匀速前行,一次性完成开沟施肥、精准播种、铺滴灌带、覆土压地等多种作业。
“豺”是一个陌生又熟悉的词,人人都听说过“豺狼虎豹”,但很少有人知道这种动物极其独特的生态,与高度濒危的处境。本文整理自野生动物保护工作者李祎斌老师的讲座。他分享了他与野生动物研究者余辰星,还有当地的牧民那音,一起在甘肃酒泉祁连山脉调查豺种群的故事。
甘肃祁连山山脉,一只母雪豹在岩石缝中窜出,背后还跟着两只雪豹幼崽,母雪豹非常的谨慎,
上世纪50年代,甘肃酒泉一场民族座谈会上,一群人正为“撒里维吾尔”“黄番”这些名字吵得面红耳赤。角落里一位白胡子老人突然拍桌子:“咱老祖宗叫‘尧乎尔’,不如取个谐音,再带点好兆头!”——这一拍,拍出了中国最“会起名”的民族:裕固族。
站在2025年的春分线上,青海正以生态的名义重构时空:当三江源国家公园成为新的起点,当“中华水塔”的融雪量牵动着生存阈值,这片土地早已不是地理意义上的远方。它是中国的生态宣言,是世界的共生实验—在昆仑与云端之间,在传统与现代之际,青海正用山河的语法,写下人类与
昆仑山脉北麓的冰川裂隙旁,十二匹蒙古野马正在舔舐岩壁上的盐霜。领头的栗色母马突然扬起前蹄,它左侧脖颈处三道扭曲的疤痕在阳光下泛着诡异光泽——那是三年前雪豹留下的齿痕。
在张掖市甘州区沙井镇,一边借牧牛羊还在撤离中,另一边春耕农机就开始上场耕作了。秸秆还田机将顽固根茬粉碎成绿肥,还能同步将残膜回收,每回收十公斤旧膜可兑换一公斤新膜,既护土壤又省成本。深松联合整地机紧随其后,旋耕、起垄、镇压一气呵成,所到之处,地块平整又松软。
中国张掖网讯为确保农区借牧“科学、规范、健康、有序”,张掖市各级党政机关高度重视、统一领导,相关部门单位各司其职、通力协作,农牧区群众积极参与、紧密配合,切实保障了农区借牧健康有序发展。
中国甘肃网3月19日讯(西北角·中国甘肃网记者 张慧雅 通讯员 樊丹阳 祁福年 毛志明)近日,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中心山丹马场自然保护站工作人员在整理野生动物视频监测数据时,发现了三只雪豹幼崽夜间活动的珍贵影像。画面中,三只毛茸茸的雪豹幼崽憨态可掬,
在甘肃,每年10月,牧民们将自家的牛羊赶到农区过冬,农民把收割后的庄稼地给牧民的牛羊让出来,牛羊在地里啃食收割后的秸秆和散落的玉米,让牧场得以在冬季休息,农民也因此利用冬闲田额外获得一份出租土地的租金。
前言:你知道吗?在我国西北的荒漠中,横亘着一条被古代匈奴人称作“天山”的巨龙。它不是新疆的天山,而是默默守护着河西走廊的祁连山。这座看似普通的山脉,实则是中华文明西进的钥匙、民族融合的熔炉,更是一部用冰川、绿洲与烽燧书写的历史教科书。
位于甘肃和青海交界处的祁连山绵延800公里,是我国西部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祁连山有大片的天然高山草原,裕固族、藏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牧民世代在这里以放牧为生。
在河西走廊腹地的镍都金昌,祁连山脚下的寒雾尚未散尽。清晨,几缕微光刚刚洒在甘肃有色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实训楼的玻璃上,一道年轻靓丽的身影便带着学生来到这里,开始实训操作讲解。她就是都美花,一名来自东北吉林黑土地的朝鲜族青年。2016年作为急需紧缺人才引进至西部戈壁
路生,中共党员,资深媒体人。现居宁夏银川。1976年出生于甘肃省靖远县。2000年转业后进入媒体,曾任原兰州军区《西北军事文学》小说编辑,《兰州晚报》记者、编辑、首席编辑,原《银川广播电视报》执行总编,《宁夏广播电视报》副总编辑、总编辑。
近日,祁连山管护中心山丹马场自然保护站工作人员在整理野生动物视频监测数据时,惊喜地发现了一只母雪豹和三只幼崽夜间活动的珍贵影像。画面中,三只毛茸茸的雪豹幼崽憨态可掬,其中两只正津津有味地享用着妈妈捕获的岩羊大餐,另一只则在一旁好奇地探索着周围环境,尽显顽皮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