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西路军:祁连山下的传奇故事|崔永平
2019年仲夏,我沿着红西路军当年的征战路线实地参观考察,亲身感受西路军将士浴血奋战的历史场景。我们一行从红军渡河后的首战地——靖远县吴家川出发,经虎豹口、一条山、大靖、土门、古浪、武威、永昌、山丹、张掖、临泽、高台、倪家营子、梨园口、马场滩,直至“红军三分兵
2019年仲夏,我沿着红西路军当年的征战路线实地参观考察,亲身感受西路军将士浴血奋战的历史场景。我们一行从红军渡河后的首战地——靖远县吴家川出发,经虎豹口、一条山、大靖、土门、古浪、武威、永昌、山丹、张掖、临泽、高台、倪家营子、梨园口、马场滩,直至“红军三分兵
真正的地理从来不是课本上的等高线?地理的浪漫是站在分界线上感受风的来处,是触摸亿万年的岩石聆听地球故事,是在广袤的草原上辨认每一株顽强的小草!这期小货郎将带您走进,祁连山下真正的地理。为什么是祁连山?这里是地理学的天然课堂!1⃣ 中国地理分界线: 干旱与半干旱
“我从网上看到招聘公告,提前做好了简历,没想到很快就在招聘会上与企业达成了就业意向,等爱琴海购物中心开业就可以正常入职。”近日,求职者曹慧民回忆他在甘州市场零工市场“两进”(爱琴海购物中心)现场招聘会的场景时,依然难掩激动的心情。
肃南这片地域狭长的宝地紧紧依偎在祁连山脉北麓颇似群山披着的一件彩袍这位祁连山的宠儿用自己的身躯为河西走廊筑起了屏障甘肃丹霞看张掖张掖丹霞看肃南形形色色的肃南丹霞是中国西北丹霞地貌的大观园肃南这一颗颗“干旱区的红宝石”还有丰富的彩丘相伴构成复合式奇观肃南山连山,
在甘肃省张掖市肃南裕固族自治县,这个总人口仅39507的边疆牧业县,22名博士、210名硕士的人才密度,让“学霸民族”的称号不胫而走。
在扑面而来的巨幕视频以及数字沙盘等联动演绎中,感受祁连山23亿年形成的沧海桑田;手持AR转动装置,仿佛穿越了由“雪山之王”雪豹引领的“动物乐园”;通过实物造景和LED矩形屏,身临其境感受400余件珍稀野生植物的生机和活力……在祁连山国家公园自然博物馆,祁连山被
黑鹳是一种体态优美、体色鲜明、活动敏捷、性情机警的大型涉禽,以鱼为主食,栖息于河流沼泽地带,4至7月为繁殖期,营巢于偏僻、人类干扰少的地方,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民乐县林草部门在摄取红外相机内监测数据时,发现黑鹳巢穴有幼鸟活动,随后立即组织工作人员携带设备前往目
在甘肃省张掖市肃南裕固族自治县,这个总人口仅1.3万的边疆牧业县,22名博士、210名硕士的人才密度,让“学霸民族”的称号不胫而走。
近日,哈尔滨市(道里区、松北区、平房区、依兰县、木兰县)、绥化市、黑河市和鹤岗市等地相继启动HPV疫苗接种惠民活动,通过精准覆盖女性HPV感染“双高峰”年龄段、创新政策覆盖男性群体、优化接种服务,加速升级HPV防控体系,为全省居民健康筑牢“防护网”。
晴空万里,烈日炎炎,放眼全省,河西中部气温普遍在32~35℃之间徘徊。陇东南地区虽偶有雷阵雨匆匆掠过,但终究难解这盛夏的燥热。未来几天虽说气温较高,但到了13日有雨水光临,缓解当前高温天气,能迎来一丝清凉。
仲夏,板桥镇果园里杏树郁郁葱葱,金黄饱满的杏子挂满枝头,宛如一颗颗璀璨的宝石,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诱人的光芒。果农们穿梭其间,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欢声笑语回荡在整个果园,绘就了一幅生机勃勃的乡村丰收画卷。
春种一粒子,秋收万担粮。时下,板桥镇3000余亩小麦陆续进入灌浆期,微风拂过,麦浪滚滚,从空中俯瞰,一片片绿油油的麦苗仿佛给田野铺上了绿色的地毯,田间地头一派夏粮丰收在望的喜人景象。
6月9日,在祁连山下的甘肃张掖市山丹,28万亩优质燕麦草播种工作全面启动。在山丹马场燕麦草种植区,施肥播种一体机往来穿梭。今年当地采用“一体化播种技术”,可一次性完成开沟、施肥、播种、覆土等多道工序,极大提升播种效率。
近日,甘肃省科技厅公布2024年度甘肃省科学技术奖授奖名单,甘州区传来喜讯,甘肃祁连牧歌实业有限公司、张掖市中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张掖市金农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甘肃中垦玉种业有限公司4家企业与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联合攻关的科技成果荣获全省科技进步奖。这一荣誉不
“今年我种植了15亩小麦,目前正是小麦灌浆期,做好水肥管理和病虫害管理是决定粒重关键。我的麦子长势一直良好,后期管理好的话产量应该不错。”正忙着在麦田里除草施肥的板桥村村民王希斌笑着说。
近日,平川镇四坝村的文化广场上热闹非凡,流动露天电影的放映为村民们送来了消暑的“精神食粮”。村民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精彩的“视听盛宴”,让乡村的夜晚变得有声有色。
5月18日,在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天峻县天峻石林,记者见到祁连山国家公园候选区首席签约摄影师鲍永清。他热情地邀请我们去看雪豹曾经停留的洞穴。
六月,当热浪开始在城市中蔓延,有一个地方,却如大自然私藏的清凉宝藏,正悄然展开一场盛大的绿野仙踪之约,它就是祁连的草原牧场。这里的祁连山大草原与阿柔草原,宛如大地铺展的两块巨型翡翠,在夏日微风中轻轻摇曳,诉说着属于高原的浪漫故事。
近日,作家路生创作的长篇报告文学《祁连山的呼吸:保护和修复河西走廊生态文化报告》由敦煌文艺出版社出版。该书作为2022年国家出版基金项目,生动记录了甘肃省在祁连山生态保护与修复方面的实践与成就。
近日,为深化京青生态协作、推动生态文明教育,第五批援青干部人才团队联合青海省委组织部、省林业和草原局及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省管理局,在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开展“标本为媒,京青共绘生态画卷”高原植物标本捐赠活动。活动中,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省管理局向学校捐赠100件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