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8月9日,走进海北藏族自治州门源回族自治县民族体育场,仿佛一头扎进了沸腾的火锅——热辣辣的氛围里,满是沸腾的热情与跃动的活力。这里即将上演一场海北祁连山藏羊队与西宁雪豹队的对决,比赛尚未开场,场子就已提前“烧”了起来,连下了一周的雨,也似为这场比赛停下了脚步。
本报记者 刘程锦
8月9日,走进海北藏族自治州门源回族自治县民族体育场,仿佛一头扎进了沸腾的火锅——热辣辣的氛围里,满是沸腾的热情与跃动的活力。这里即将上演一场海北祁连山藏羊队与西宁雪豹队的对决,比赛尚未开场,场子就已提前“烧”了起来,连下了一周的雨,也似为这场比赛停下了脚步。
看台上,海北祁连山藏羊队的球迷身着白绿相间的队服,挥舞着色彩斑斓的旗帜,“海北必胜”的呐喊声此起彼伏。西宁雪豹队的支持者也不甘示弱,客场作战的他们用整齐的口号展现着助威决心,双方球迷隔空互动,让赛前氛围火药味与期待值拉满。体育场四周,特色的高原风情装饰与足球元素巧妙融合,仿佛在诉说着这片土地对足球的热爱与执着。
15时,随着主裁判的一声哨响,比赛正式打响。海北祁连山藏羊队的球员们身着白色上衣、绿色短裤,如草原上的白色骏马,在主场展现出强烈的进攻欲望;西宁雪豹队则红色战袍加身,似高原上的赤色火焰,防守时如磐石般严阵以待,将防线筑得密不透风,一旦发起反击,又似离弦之箭迅猛凌厉,丝毫不见客场作战的拘谨。
开场阶段,海北祁连山藏羊队便利用右边路频频策动攻势,球员之间的短传配合如行云流水般流畅,可西宁雪豹队的防守如同一堵坚固的城墙,一次次将危险化解。西宁雪豹队也不遑多让,后场定位球、边线球等战术运用得章法分明,试图打海北祁连山藏羊队一个措手不及。两队球员在中场的拼抢异常激烈,每一次球权的争夺都像是在角逐“高原足球荣耀”的入场券,看台上观众的心跳也随着足球的轨迹起伏不定。
比赛中后段,海北祁连山藏羊队队长九十七号谢嘉鹏的那脚长传,仿佛一道白色闪电划破天际,只可惜最终差了那么一点火候,未能给对手造成实质性威胁;西宁雪豹队的远射则如赤色流星,虽然气势十足,却也无奈高出横梁。进攻、防守、再进攻……双方都铆足了劲,每一次攻防转换都让看台上的球迷尖叫连连,大家都在期待着那粒决定胜负的进球出现。
第七轮赛后的积分榜,像一条无形的线,串起了各队的奋斗与梦想。玉树牦牛队暂列榜首的光环、西宁雪豹队与海北祁连山藏羊队的你追我赶,让这场比赛多了层“为荣誉而战”的厚重感。
看台上,有举着望远镜紧盯赛场的老球迷,眼神里满是对足球的痴迷;有戴着彩色发箍、活力四射的小球迷,用稚嫩的声音为喜爱的球队加油。新老球迷的身影交相辉映,让这场比赛不仅是一场激烈的竞技较量,更成为高原足球文化代代传承的生动写照。
当终场哨声响起,比分定格在0:0。虽没有想象中胜负揭晓时的狂喜或失落,赛场上的精彩却丝毫不打折扣。两队球员拼到最后一刻的劲头、互相致意时的那份尊重,让这场平局有了别样的温情。看台上,球迷的掌声经久不息——这掌声是给自家球队的鼓励,是给对手的敬意,更是为这场高原足球盛宴的喝彩。
走出体育场,夕阳的余晖洒在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这场0:0的比赛,就像一本写满热血与坚持的书,每一页都记录着球员的汗水、球迷的热情以及高原足球的独特魅力。
“足球比赛的胜负不是全部,赛场上的拼搏、团队间的协作、球迷们的热爱,才是足球真正的灵魂。”特意从西宁赶来的西宁雪豹队球迷詹筱峰说。
门源县民族体育场的这个下午,必将会成为所有亲历者心中一段关于足球与热爱的难忘记忆,激励更多人在足球之路上勇敢追逐梦想,让高原足球的火种在这片土地上持续热烈燃烧。
声明:以上内容除注明来源稿件外,均为青海日报原创稿件,未经书面许可严禁转载!
来源:青海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