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酸高,湿热重!名方五苓散:健脾益肾治本,清热祛湿降酸,挺好
大家好,我是北中医李老师,这篇科普分型中医巧用经方五苓散,健脾益肾治本,清热祛湿泄浊降尿酸治标,有效稳定尿酸,预防痛风发作的思路和方法。
大家好,我是北中医李老师,这篇科普分型中医巧用经方五苓散,健脾益肾治本,清热祛湿泄浊降尿酸治标,有效稳定尿酸,预防痛风发作的思路和方法。
如果人是一盏灯的话,那么“精”就是灯油!“气”就是火苗!“神”就是发出的光!这就是“精”、“气”、“神”。
“望闻问切”作为中医疗法中的四诊法,至今仍是中医实操中不可或缺的步骤。中医基础理论中,中医药方剂的制剂形式包括丸、散、膏、丹、酒、露、汤、锭等八种。历经数千年的发展,中医一直具有深远的影响,其中针灸更是独具特色的疗法。在古代,中医凭借其仁心仁术和显著的调理效果
近日央视热播的《中国中医药大会》激起全民健康认知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双向浪潮,在老百姓中引起广泛关注,我有幸参与3月8日播放的第二季第五期“医养岭南”专场,给大家介绍了岭南汤饮文化与中医药传承千年的智慧。
当千年古方邂逅现代审评体系,中医药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产业革命。政策释放的制度红利、药企转型的求生本能、传统文化复兴的时代浪潮,共同将经典名方推向了中医药现代化的历史前台。值得一提的是,2月经典名方注册申请受理7个品种,按月份统计,为近三年申报数量之最。
许多家长认为“西药控制症状就够了”,却忽视了长期压制神经的代价——嗜睡、食欲减退、肝肾损伤……这些副作用不仅折磨患者,更让病情陷入“反复发作”的恶性循环。
“完善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机制,推动中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翻看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康缘药业董事长肖伟发现,报告里关于中医药的相关部署表述增多了,“这说明了国家对中医药的重视。”
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中医药的传承创新发展再次受到关注。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的颁布实施、《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一批)》的公布,以及新版《药品注册管理办法》中将古代经典名方中药复方制剂单列为中药新药第3类,中医药尤其是中药经典名方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它是针对肺部疾病的,感冒初期,受寒了,第一伤害的就是我们的肺,会有什么症状呢?肺主皮毛,你首先会感到怕冷。寒性收引,你会觉得头痛发紧,寒则凝滞,不通则痛,你还会觉得四肢酸痛。另外,肺开窍于鼻,里面有寒邪,你就会打喷嚏,流清水鼻涕,甚至鼻子不通气。
芍药甘草汤颗粒出自《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一批)》中第6首方剂芍药甘草汤,处方来源于汉•张仲景《伤寒论》。《伤寒论》记载:“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
今天介绍的这张方子出自宋代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名为逍遥散。方名就借用了庄子“逍遥”思想的意境,可见创制这剂方子的意境多么潇洒快活。
高标准完成高水平医院建设“登峰计划”任务,不懈推动“佛山伤科正骨”发展和挖掘院内制剂的潜力,倾力打造中医药人才培养平台,全力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派出医护人员帮扶祖国的边境、远山的苗疆……12月12日,佛山市中医院(下简称“佛中医”)正式迎来68岁的“生日”。
高标准完成高水平医院建设“登峰计划”任务,不懈推动“佛山伤科正骨”发展和挖掘院内制剂的潜力,倾力打造中医药人才培养平台,全力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派出医护人员帮扶祖国的边境、远山的苗寨……12月12日,佛山市中医院(以下简称“佛中医”)迎来68岁的“生日”。该
药智数据显示,11月CDE完成审批939个品种(受理号1300个,品种按药品+企业维度统计,包含体外制剂等),其中4个中药经典名方品种上市,批准上市率达100%(详见文章第二节)。
欢迎收听《中医新说-名方故事汇》!本系列将为小朋友们带来有趣的中医药文化探索,揭开中医药的神秘面纱,了解中医药文化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