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体论

无理论,不考古

考古学是一门强调实践的学科,扎根田野的发掘与调查是学者们一切思考的源泉。但对于考古学究竟是什么,这样的本体论问题却并非实践所能独立解答。中国人民大学陈胜前教授近日出版的《考古何以可能:考古学理论的对话》(以下简称《考古何以可能》)又一次将这些问题摆到我们面前,

田野 考古 本体论 考古学 陈胜前 2025-06-04 10:51  5

论宇宙物质性与数学性的统一本质 纪红军主任医师作

宇宙的本质属性是科学与哲学共同追问的终极命题。本文通过探讨物质存在与数学规律的内在关联,论证宇宙兼具物质性与数学性,且数学规律本质上是物质运动的抽象表达。从物理学的基本理论、数学的客观基础及宇宙演化的规律性三个维度展开分析,揭示数学作为“宇宙的语言”如何描述物

数学 红军 本体论 主任医师 柏拉图主义 2025-06-02 18:04  5

社会人类学的认识论传统及其启示

1935年,拉德克利夫-布朗来华讲学,社会人类学被正式引入中国,以此为基础,形成了所谓人类学研究的“中国学派”。其后,经过学科取消与重建的历程,20世纪80年代以后,社会人类学与文化人类学同时在中国人类学界被应用和讨论。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对于社会人类学与文化人

本体论 认识论 社会结构 社会人类学 孟德斯鸠 2025-06-01 08:09  5

陈凌霄:拓展新时代文艺发展的美学视野——2024年文艺美学观察

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文艺工作的地位、作用和重大使命,清晰标定了新时代文艺的历史方位。这十年来,新时代文艺在各方面推陈出新,呈现出新的面貌与风采,文艺美学也在守正创新中不断发展。2024年召开的党的

美学 文艺 本体论 陈凌霄 文艺美学 2025-05-22 14:00  8

胡翼青、谌知翼 | 现象学视角下的“基础设施隐喻”:基于媒介本体论的探索

摘 要在现象学的视角下,采用“基础设施隐喻”探索媒介空间,是媒介本体论研究的一条重要理论线索。以海德格尔的存在论现象学为参照,麦克卢汉运用“外观/背景”模型将媒介视作提供隐蔽环境的无形背景,芒福德的“容器型技术”将媒介进一步上升为人类存有的栖居之所。库尔德利与

本体论 现象学 胡翼青 隐喻 媒介本体论 2025-05-13 01:39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