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后的藩属国:1947年才停止朝贡 甚至写血书宣誓“永属中国”
虽然后来格局变化,这些关系大多瓦解,但在帕米尔高原深处,一个名为坎巨提的民族,直到1947年印巴分治后才停止朝贡,甚至曾写下血书誓言“永属中国”。
虽然后来格局变化,这些关系大多瓦解,但在帕米尔高原深处,一个名为坎巨提的民族,直到1947年印巴分治后才停止朝贡,甚至曾写下血书誓言“永属中国”。
在一个早已被历史遗忘的角落,居然还有一个小小的国家,对中国有着近乎偏执的忠诚?他们不图名,不图利,甚至在清朝覆灭后,依然坚持着那份已经没有意义的进贡。这究竟是怎样一种情怀,让这份跨越时空的深情如此令人动容?
历史背景:中印边界线全长约1700公里,历史上从未正式划定过,存在双方历史形成的传统习惯线,分为东段、中段和西段。英国殖民统治印度期间,为扩张殖民势力,制造了诸多边界争端。19世纪60年代,英国测绘军官约翰逊私自将阿克赛钦地区画进英印殖民属地地图,产生“约翰逊
1912年初春,一队风尘仆仆的使者跪在北京紫禁城紧闭的宫门前,他们怀揣十五袋砂金,却不知龙椅上已无皇帝——坎巨提最后的朝贡,撞上了大清王朝的最后一缕余晖。
坎巨提的使者翻山越岭,带着十五袋沙金,请求归附。乾隆皇帝知道这个地方,就是玄奘取经路过的小勃律。当年,唐玄宗时期,吐蕃攻占小勃律,卡住了丝绸之路的咽喉。大将高仙芝率唐军冒雪翻越海拔4500米的帕米尔高原,全歼吐蕃守军,重新打通商路。那一战,唐军马尾巴结冰凌,刀
帕米尔高原上的罕萨河谷,这片被群山环绕的世外桃源,曾经有一个与中国有着深厚渊源的小国——坎巨提。从1761年到1947年,这个仅有七千人口的小国向中国朝贡了整整177年,创造了中国朝贡体系最后的辉煌篇章。这段跨越两个多世纪的历史不仅是一段外交关系的记录,更是两
然而随着近代时期的衰落,很多藩属国不是被其他国家占领,就是自动脱离了属国的身份。
人口呢?鼎盛时期也就几万人。可就是这么个弹丸之地,从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开始,每年派使者翻越海拔4000多米的山口,走上几个月,就为了送那一小袋砂金到北京。
在中国历史上,有一个曾经默默向中国朝贡177年的小国——坎巨提,直到1947年被并入巴基斯坦,才悄然终结了宗藩关系。这个只有几千人口、如今被称为罕萨的小国,曾是朝贡体系下的最后一块“拼图”。
在帕米尔高原的褶皱里,藏着一段跨越三个世纪的传奇。当乾隆皇帝在避暑山庄接过那袋砂金时,恐怕想不到这份薄礼会在历史长河中激荡出怎样的浪花。这个名叫坎巨提的西域小国,用十五袋砂金串联起中国最后一段藩属史,更在近代风云中谱写出令人唏嘘的忠义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