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菌群

陆荫英解读肝胆肿瘤治疗新突破:从肠道菌群到代谢调控的双重探索

在近期召开的2025年欧洲肝病研究学会(EASL)年会上,两项聚焦肝胆肿瘤治疗的前沿研究引发关注。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陆荫英教授针对这两项研究进行了深度点评,为肝癌与胆管癌的精准治疗提供了新思路。两项研究分别从微生态预测与代谢通路调控角度切入,展现了肝胆肿

肿瘤 治疗 肠道菌群 akt1 肝胆肿瘤 2025-05-15 20:01  1

肠道菌群暗藏“二维码”?APOL分子让你无可遁形

提及细菌,人们往往将它视作致病威胁。实际上,酸奶中含有的乳酸菌也是细菌的一种——属于益生菌。不过,这种益生菌只是微生物群落的冰山一角。例如,在你的肠道中,就生活着数以万亿计的微生物,总重量相当于1.5个成年人类的大脑,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复杂而精密的“微生物王国

二维码 无可 肠道菌群 apol 拟杆菌 2025-05-15 13:16  2

老年人早起有危害?专家呼吁60岁以上老人,起床时间最好在这个点

声明:本文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为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章不含任何虚构情节和“艺术加工”,无任何虚构对话,本文不含任何低质创作,旨在更加趣味性的科普健康知识,如有不适请线下就医。

老人 肠道菌群 褪黑素 节律 皮质醇 2025-05-15 11:20  1

十年磨一剑!上海科学家首次揭示宿主识别肠道菌群调控免疫新机制

肠道被称为人体的“第二大脑”,其内有着数万亿微生物,不仅协助消化食物,更在免疫系统塑造中扮演关键角色。这些微生物通过释放各类分子与宿主“对话”,调控免疫细胞的生长与功能。但一个核心谜题始终未解:宿主能否在如此复杂的微生物群落中选择性识别并管理特定细菌?

科学家 免疫 上海 宿主 肠道菌群 2025-05-14 23:02  1

为啥有的人一到晚上就失眠,有的人却一觉到天亮?医生揭秘道出真相

夜晚降临,城市褪去白日喧嚣,不少人满心期待,一头扎进被窝,准备与周公来一场甜蜜约会。可这睡眠,对有些人来说,就像触手可得的美梦,轻轻松松便能陷入沉睡。瞧,有的人刚躺下去十分钟,那呼噜声就跟打雷似的,此起彼伏,第二天早上醒来,还能美滋滋地说上一句:“我昨晚睡得可

医生 失眠 gaba 肠道菌群 血清素 2025-05-12 21:00  2

北大医疗重症康复科主任、微生态诊疗中心主任、副主任医师毕见龙:呼吁全社会重视心理健康意识,完善必要的肠道菌群监测和移植|聚焦2024华夏大健康大会

11月22日,由华夏时报社主办的2024华夏大健康产业发展大会暨第四届金手杖奖颁奖仪式在京举行。本次大会以“新质生产力引领变革·AI科技赋能创新发展”为主题,云集主管单位领导、行业资深专家学者、医药、医疗、大健康企业高管、投资机构等各方来宾,旨在探讨大健康产业

微生态 肠道菌群 康复科 2024-11-27 16:03  2

大豆蛋白是“心脏守护者”?Clin Nutr | 大豆中的特殊蛋白能通过影响肠道菌群来降低机体心力衰竭的风险

在我们的餐桌上,大豆是一种常见的食材,它不仅美味,还具有多种健康益处。大豆及其成分具有抗氧化和抗炎性的作用,特别是大豆蛋白中的β-伴大豆球蛋白(β-Conglycinin,简称β-CG),对抵御多种人类疾病如肥胖、高血压和慢性肾脏疾病等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然而

心脏 大豆 肠道菌群 2024-11-21 19:59  3

你的朋友塑造了你的肠道菌群!Nature最新研究:“社牛”好处多多

众所周知,微生物组(尤其是肠道微生物组)在人类的许多表型中发挥重要作用。反过来,饮食、药物、生活方式和环境暴露也会影响微生物组的组成。由于微生物组中的细菌很少能在人体外存活很长时间,大多数必须通过某种方式从其他人的身体接触中获得。母婴传播是其中的主要途径,但成

研究 肠道菌群 菌株 2024-11-21 15:4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