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病科普进万家,高台行动在当下——高台县多部门联合开展首届布病宣传月活动
2025年5月是甘肃省首届布病宣传月,为进一步提高全县居民对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的认知水平,增强群众自我防护意识,保障全县人民身体健康和畜牧业稳定发展。5月15日,高台县疾控中心联合县农业农村局、县中医院开展了“预防布病,守护健康”为主题的布病防控宣传活动。
2025年5月是甘肃省首届布病宣传月,为进一步提高全县居民对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的认知水平,增强群众自我防护意识,保障全县人民身体健康和畜牧业稳定发展。5月15日,高台县疾控中心联合县农业农村局、县中医院开展了“预防布病,守护健康”为主题的布病防控宣传活动。
为积极响应甘肃省关于开展2025年5月为期一个月的布鲁氏菌病宣传月活动的号召,提高公众对布病的认知水平,增强自我防护意识,近日,高台县人民医院院感科联合慢病管理中心、感染科在门诊一楼大厅开展了布病防治义诊宣传活动。
2025年5月15日是我国第32个“防治碘缺乏病日”,高台县巷道镇卫生院正远分院紧紧围绕“持续科学补碘,推动健康发展”活动主题,组织开展宣传活动,有力推动消除碘缺乏病工作的深入开展。
5月15日是“国际家庭日”,为增强家庭健康意识,呵护儿童茁壮成长,高台县人民医院儿科医护团队走进科技馆,开展“惠普托育,健康育儿”主题健康宣讲及视力筛查活动。
5月15日,在第十六个全国打击和防范经济犯罪宣传日之际,高台县公安局联合县金融监管支局、各商业银行业、保险公司等部门在县城中心广场举办“与民同心、为您守护”主题宣传活动,着力提升市场主体和群众防范经济犯罪能力。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5月15日,高台县友联水资源保护利用所为两名职工举行了光荣退休仪式。会议室里温情洋溢,全体干部职工齐聚一堂,共同为在单位辛勤奉献多年的王兴、王培银两名同志送上最诚挚的退休祝福。
58岁的周成翻出第27本调解笔记,泛黄的纸页上,2000年的首场邻里纠纷记录与2025年的土地调解方案隔页相望。30多年扎根基层,26年司法工作经验,参与调解各类矛盾纠纷2500多件,他总结出“望闻问切”调解法:望—看当事人手势知情绪缓急,闻—听方言口音辨利益
今年以来,高台县司法局新坝司法所大力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全面推行运用“‘四级七天’调解法”,不断加大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力度,努力把矛盾纠纷预防在源头,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有力维护了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当今社会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形势严峻,防性侵法治教育刻不容缓,为增强学生的法治观念,提高自我保护意识。近日,南华司法所将一堂生动、及时的防性侵法律知识法治教育课送到了南华镇初级中学。
在各村文化广场、集镇中心等人流量较大的区域,集中放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宣传手册、折页,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将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婚姻家庭、财产继承、合同纠纷等法律知识进行生动展示,方便群众随时取阅。在田间地头,由司法所工作人员、法律顾问、人民调解员等组成的普
为纪念第78个“世界红十字日”,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倡导“矢志人道 携手同行”的理念,近日,高台县宣化镇中心卫生院开展了2025年“红十字博爱周”活动。
为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营造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社会氛围,5月14日,高台县新坝镇中心卫生院红崖子分院开展以“红色高台,籽籽同心”为主题的宣传活动。
为切实普及消防知识,增强消防安全意识。5月13日,高台县黑泉镇卫生院邀请兰州政安消防知识宣传中心酒泉分中心马翅强教官到院开展“人人讲安全 个个会应急”消防安全知识培训和消防应急演练活动。
漫步清风长廊,回荡着居民的欢声笑语;驻足农家书屋,弥漫着浓厚的学习氛围。今年以来,城关镇人民西路社区以“书香墨韵浸润街巷阡陌,文明新风滋养精神家园”为主线,常态化开展“扫黄打非”专项行动,通过阵地建设与动态监管相结合的方式,着力构建清朗文化空间,为居民群众筑牢
时值初夏,正是辣椒起苗移栽的黄金时节。连日来,骆驼城镇骆驼城村的辣椒种植户抢抓农时移栽、覆土,让一株株嫩绿的辣椒苗告别温室大棚,扎根广袤农田,为实现丰产增收播撒希望。“有40多亩,4-5天就栽完了,效益也可以,每亩在5500元左右。”村民王治贵说。
为切实做好防汛备汛工作,三清渠水资源保护利用所紧盯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早谋划、早部署、早排查、早防范,抓细抓实汛前各项准备工作,全方位筑牢防汛安全屏障。
初夏时节,走进高台县巷道镇太安村,放眼望去,一垄垄霸王薹鲜翠欲滴,长势喜人;菜心地里,新苗探出地面,泛起盈盈绿意。数十位务工人员俯身田间,贴着薹茎顺势一割,随即整齐码放在手腕上。
诉讼服务是人民法院服务群众、展现司法形象的第一道窗口。高台县人民法院立足司法为民前沿阵地,不断优服务、提质效,以诉讼服务“小切口”着力打造人民群众满意的诉讼“星级”服务。
眼下,高台县广袤乡村大地处处涌动着务工热潮。走进南华镇礼号村的制种葵花基地,数十名农户分散在地里,手脚麻利地点播葵花籽种,她们大多来自周边村社,在照顾家庭的同时,还能增加一份稳定收入。“工价现在一天能挣150元左右,我们家离这里也近,活也好干。”巷道镇红联村村
祁连脚下,他只身一人在大山深处默默坚守二十多年,只为守好红塘,护佑家乡人民;30岁出头,身患残疾,但他满心向阳,照顾母亲,扶持兄长,用爱与责任诠释孝老爱亲真谛;拾金不昧,不愿留名,她只淡淡地说,只想着失主一定很着急,要尽快把东西还回去,水管工许茂俊、村民杨强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