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农垦六维协同盐碱地“长”出新粮仓
8月12日,在宁夏农垦集团有限公司权属前进农场千亩示范区,暗管排盐、滴灌推盐技术用事实说话:青贮玉米产量从改良前的亩产3850公斤跃升至4197公斤,增产9%;在暖泉农场等地,在控盐基础上增施有机肥与土壤调理剂,土壤耕层盐分平均下降25.4%,耕地地力也提升了
8月12日,在宁夏农垦集团有限公司权属前进农场千亩示范区,暗管排盐、滴灌推盐技术用事实说话:青贮玉米产量从改良前的亩产3850公斤跃升至4197公斤,增产9%;在暖泉农场等地,在控盐基础上增施有机肥与土壤调理剂,土壤耕层盐分平均下降25.4%,耕地地力也提升了
“旱优78,亩产640斤。”随着最后收割的稻谷上秤称重,广东肇庆首期600亩撂荒地上的节水抗旱稻产量日前定格。要知道这片土地平均土层厚度只有20厘米,最薄处只有两三厘米,且开垦前杂草3米高,遍布石块。今年6月,肇庆怀集遭遇百年一遇的洪水,就在收割日前几天,这片
7月28日,“石榴花开北疆红,籽籽同心家国情”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在兴安盟启动,记者走进位于乌兰浩特市乌兰哈达镇西白音嘎查的兴安盟袁隆平院士工作站水稻科研基地,探寻这片草原上“稻米梦”的生长轨迹。
盐碱地因土壤含盐量高、pH 值高(偏碱性)、肥力低,很多作物难以生长,但只要选对耐盐碱品种,配合简单改良措施,就能变 “废地” 为 “宝地”。对投资种植人员来说,盐碱地种植成本低、竞争小,选对作物反而能获得稳定收益。下面按作物类型推荐适合盐碱地的品种,附种植要
6月17日是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旨在对抗中国西北部新疆地区的荒漠化和干旱问题,科技驱动下的努力正将曾经的贫瘠土地转变为生机勃勃的生态系统,展示了创新如何能够拯救环境。
有人认为,冰菜既然能抵御盐碱环境,生命力顽强,说明它的抗衰老价值肯定胜过肥沃土壤里成长的蔬菜,还有人说它营养特别丰富,远超一般蔬菜。
“今年的小麦种植面积,是增,是稳,还是降?这次旱情,会不会影响你们的收成?”一个多月前,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叮嘱,要加强耕地保护和建设,扛牢粮食安全责任。
6月20日,走进乐陵市铁营镇南营村的水蛭(俗称“蚂蟥”)养殖基地内,现代化养殖设施一应俱全——防逃网、增氧设备、循环水系统科学布局,水蛭在可控环境中高效生长。村民张建萍正进行日常管护,自5月份投苗以来,她已成为基地首批产业工人。
近年来,从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到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创新举措,各地积极探索保护土地的有效路径。本版推出特别报道,从不同土地类型的生动实践看如何保护好、利用好我们的土地资源,书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篇章。
六月的黄河故道,晨雾裹挟着泥土的咸腥气在田垄间游走。6月24日,记者在包头土右旗将军尧镇杜家尧村南的中重度盐碱地上看到,起垄覆膜一体机正在高效作业。经农技专家精心筛选的抗盐碱葵花种子,被精准播入高高隆起的垄上,覆上薄土,静待破土发芽。曾经白茫茫的盐碱荒地,如今
清晨,戈壁滩的风还带着寒意,青海德令哈尕海镇的伊国凯已忙得满头大汗,一千多只肥壮的绵羊等着剪毛,邻居们都来搭把手——这景象搁五年前,做梦都不敢想!
堂邑镇深入利用土地资源,将昔日的盐碱地改造升级,建成瓜果飘香的农业示范园,成为促进村民稳定增收的“聚宝盆”。位于堂邑镇项目示范园的大棚里,一个个即将成熟的网纹甜瓜长势喜人,五月中旬便可投放市场。目前,示范园实行订单式种植与休闲采摘相结合的模式,产品不仅销往国内
在全球 9.54 亿公顷的盐碱地上,农作物常常面临着生存大考。大豆作为重要的粮油作物,不仅受盐碱胁迫困扰,还易遭根腐病侵袭,这两大难题每年导致全球大豆产量损失惨重。近日,东北农业大学科研团队在《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发表的研究
走进射阳盐场,满载改良剂的大货车排成长龙,有序驶入场地,抵达卸车点后迅速开展卸料作业。机械轰鸣声中,工作人员熟练操控设备,将改良剂均匀播撒在盐碱地上,旋耕机紧跟其后,将改良剂深深翻入土壤,确保改良效果达到最大化。施工现场繁忙有序,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张大哥,今年旱碱麦的种粮补贴收到了吗?盐碱地特色深加工农产品销量怎么样?”芒种刚过,河北省黄骅市常郭镇李子扎村的田地里,农户们正驾驶着大型农机翻耕土地、播种育苗。不远处的田间小道上,黄骅市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负责人董龙江和黄骅市友和种植专业合作社种粮大户张
风吹麦浪起,夏粮丰收忙。在黄河入海口,东营市垦利区盐碱地上的麦田呈现着别样的景象。从一粒小小的种子,到一片麦穗饱满的盐碱地,背后是人人牵挂的粮食安全和科研人员的不断攻坚。三夏期间,记者赴垦利探访,记录盐碱地上的麦收。
为系统推进盐碱地综合治理开发,甘肃省白银市景泰县充分发挥党建“主心骨”作用,构建“支部引领、党员示范、群众参与”三级联动机制,在政策宣传、矛盾调解、土地流转、春耕生产、田间管护等关键环节精准发力,系统推进盐碱地综合利用开发。
近日,中国科学院遗传发育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承担的“华北平原轻盐碱瘠薄耕地产能提升与第二粮仓建设项目”在南大港三分区开展冬小麦土下覆膜栽培技术与腐殖酸肥配施增效技术培训,组织三分区种植大户到翎禾农业示范区观摩耐盐小麦品种筛选苗圃。
6月4日,在全国油菜大面积单产提升高产典型培育推介活动中,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组织部级专家,对东台市苏垦农发新曹分公司油菜千亩示范方进行现场机械实收测产。经测算,亩产达377.68公斤,继2023年东台市最高亩产367.64公斤、2024年374.57公斤,再创
在海口市美兰区演丰镇塔市村新溪湾,一片绿意盎然的“海洋农田”正悄然改变着人们对传统农业的认知。没有淡水灌溉,没有肥沃土壤,取而代之的是重度盐碱地和直接引入的海水。一种名为海虫草的神奇植物在这里蓬勃生长。这里便是位于海南省海口市美兰区演丰镇塔市村新溪角的海虫草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