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肾代谢视角下,T2DM治疗格局将会迎来哪些改变?
心血管疾病(CVD)是2型糖尿病(T2DM)患者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基于此,临床上广泛关注T2DM患者的心血管预后。而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类药物的出现则为T2DM心肾获益提供了解决方案,T2DM诊疗也从单纯的以“血糖控制”为中心,转变为
心血管疾病(CVD)是2型糖尿病(T2DM)患者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基于此,临床上广泛关注T2DM患者的心血管预后。而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类药物的出现则为T2DM心肾获益提供了解决方案,T2DM诊疗也从单纯的以“血糖控制”为中心,转变为
现阶段,中国已成为糖尿病防治的主战场,最新流行病学数据显示,我国糖尿病患病率已达11.9%,其中90%以上为2型糖尿病(T2DM),但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仍处于较低水平,这一现状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更加剧了心血管疾病(CVD)、慢性肾脏病(CKD)等并
近期,韩国一项研究分析了2001~2021年成年人(≥19岁)瘦型2型糖尿病(T2DM)患病率的长期趋势,并重点比较了2019~2021年期间瘦型T2DM及超重或肥胖T2DM的流行趋势和临床特征。结果显示,韩国成年人瘦型T2DM的患病率正在增加,其增长趋势与超
维生素D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在人体内具有多种功能,如影响胰岛素分泌和葡萄糖代谢等。观察性研究表明,维生素D缺乏与T2DM风险增加有关;短期随机试验显示,葡萄糖代谢受损的人群补充维生素D具有保护作用;但在一般风险人群中低剂量补充维生素D则无此效果。近期一项发表在
在临床上,T2DM与高血压常常如影随行。3B研究结果显示,我国T2DM患者中约60%合并高血压。T2DM与高血压相互影响,使患者病情“雪上加霜”。既往研究表明,高血压可增加糖尿病患者心肾事件发生风险
蛇年将至,喜庆迎新。2025年1月11日,全球首个且目前唯一口服胰高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P-1RA)司美格鲁肽片(诺和忻®)中国上市会在北京隆重举办,国内外众多知名糖尿病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见证GLP-1RA迈入口服时代的重要历史时刻!
2型糖尿病(T2DM)的患病率随着年龄增大而增加,具有增龄效应[1]。2019年的国际糖尿病联盟数据显示,中国≥65岁的老年糖尿病患者数量约为3550万,居世界首位,占全球老年糖尿病患者的1/4,且呈现上升趋势[2]。
每年的11月14日是世界糖尿病日(WDD),又称“联合国糖尿病日”,是世界上最大的糖尿病宣传活动,旨在提高公众对糖尿病的认识,加强对糖尿病的预防和控制,以减少糖尿病的危害。今年WDD的主题是“糖尿病与幸福感”(Diabetes and well-being),
饮食在2型糖尿病(T2DM)的预防与治疗中至关重要。合理选择健康食物并优化饮食结构,不仅能显著降低T2DM的发生风险,还能有效帮助T2DM患者更好地控制血糖水平,近期有2项研究揭示了食物与T2DM患病风险的关系,现整理如下。
引言:2型糖尿病(T2DM)是全球公共卫生领域的一大挑战,尤其在中国。随着人口老龄化、经济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糖尿病的患病率持续上升。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成年人口中糖尿病的总体患病率已达到11.2%,T2DM占绝大多数。“以食为药(Food is
2型糖尿病(T2DM)患者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和慢性肾脏病(CKD),且心肾疾病为T2DM致残和致死的主要原因[1]。基于此,临床应对T2DM患者进行心血管风险评估,并筛查和防治心肾疾病[1]。
糖尿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近30多年来,我国糖尿病患病率显著增加。2015至 2017 年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在全国31个省进行的甲状腺、碘营养状态和糖尿病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18岁及以上人群糖尿病患病率为11.2%
每年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象征着长久与长寿,亦被称为老人节,是尊老敬老的传统节日。我国老年糖尿病人群庞大,这一天也是关注老年糖尿病管理的重要时刻。《中国老年糖尿病诊疗指南(2024版)》指出,二肽基肽酶-IV抑制剂(DPP-4i)是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
2024年国际糖尿病与代谢大会(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Diabetes and Metabolism,ICDM)于10月9~11日在韩国首尔召开。此次大会期间,由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纪立农教授牵头中国60家研究单位正在开展的一项全国性
2型糖尿病(T2DM)是一种严重威胁全球公众健康的慢性代谢性疾病。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T2DM发病率持续上升,已成为一个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目前,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干预是糖尿病治疗的主要手段。然而,如何更好地将两者结合,实现更好的治疗效果,一直是临床研究的热点
西格列他钠是我国全程自主研发的1类原创新药,同时也是全球首个获批的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全激动剂,因其独特的作用机制及多重临床获益而备受关注。近日,西格列他钠说明书迎来更新:在轻度肝功能不全和轻、中、重度肾功能不全患者中无需调整剂量;与恩格列净
早期血糖达标在2型糖尿病(T2DM)管理中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有助于延缓患者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和进展,带来长期获益。近年来涌现的诸多新型降糖药物中,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作用机制独特,具有良好的降糖疗效以及明确的心肾保护作用,可助力T2DM
首先要明确的是,糖尿病是一种复杂的代谢性疾病,其管理涉及多个方面,而饮食管理无疑是其中的重要一环,但绝非唯一手段。对于2型糖尿病(T2DM)患者而言,饮食控制是血糖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引言:我国糖尿病患病人数位居世界前列,糖尿病人群中2型糖尿病(T2DM)占90%以上。然而2015~2017年横断面研究显示接受降糖治疗的糖尿病患者血糖达标率不足50%
目前我国糖尿病患病人数已超过1.4亿,居世界首位[1]。在已诊断为2型糖尿病(T2DM)的患者中,治疗率及治疗达标率均不足50%[2]。T2DM患者的综合管理中,运动锻炼占有重要地位,是生活方式干预的主要形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