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京剧院牵手爱达邮轮“出海”
国家京剧院与爱达邮轮有限公司战略合作签约仪式近日在国家京剧院举行。根据协议约定,双方将于9月至12月推出“国粹京剧·扬帆出海”主题航季活动,以我国首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为载体,创新打造京剧艺术国际传播平台。
国家京剧院与爱达邮轮有限公司战略合作签约仪式近日在国家京剧院举行。根据协议约定,双方将于9月至12月推出“国粹京剧·扬帆出海”主题航季活动,以我国首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为载体,创新打造京剧艺术国际传播平台。
“唱念做打皆功夫,手眼身法藏乾坤。”当一级演员刘露的水袖在排练厅划出优美弧线时,一场跨越舞台与讲台的美育实践正在成都悄然展开。2025年6月24日,成都市首个行业类共享教师工作坊—刘露京剧艺术工作坊迎来了学员见面会,这不仅是京剧艺术融入成都青少年美育的创新尝试
6月6日晚,在北京梅兰芳大剧院举行的沈福存先生京剧表演艺术传承晚会上,播放了我的父亲沈福存40多年的演出影像。虽然图像已经模糊,但现场和视频里热烈的掌声融到一起,似乎变成了一场跨越时空的演出,令人动容。
葛存壮(1932年8月-2020年4月24日)他以其深厚的艺术造诣、精湛的表演技巧和不断创新的精神,成为当代京剧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作为“京剧梅派”的传人之一,他不仅继承了传统京剧的精髓,还积极推动京剧的现代化发展,为中国传统戏曲的传承与繁荣作出了卓越贡献。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无丑不成戏——京剧丑角艺术研究》既是一部系统研究京剧丑角的学术专著,也是一部推广京剧艺术的通俗读物。全书从三个维度展开论述,一是对丑角艺术发展史的系统梳理。作者以京剧200余年发展脉络为线索,从徽班进京的孕育期切入,全面阐述丑角行当自诞生至成熟的演变历程,深
沉寂多年的琼岛京剧艺术,在过去十年间重焕蓬勃生机。随着海南省京剧艺术促进会深耕传承,国粹艺术的星火已成燎原之势。近日,省京剧艺术促进会第三次会员大会在海口举行,创始人胡路连任会长、国家级非遗(京剧)代表性传承人王蓉蓉出任名誉会长。
京剧,作为中国传统戏曲艺术的集大成者,被誉为“国粹”,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不仅凝聚了中华民族千年来的审美情趣与精神追求,更以其独特的表演形式、深邃的文化内涵和悠久的历史传承,承载着民族的历史记忆与精神追求。
“晚饭后来到工人文化宫学习京剧表演,从了解唱念做打,到感受其背后的文化底蕴,使我的业余生活更精彩了……”近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九五三台职工田巧爱,谈起在吉林省吉林市总工会职工夜校上课的感受时语气兴奋。
2025年,习近平总书记给国家京剧院青年艺术工作者回信,在国家京剧院建院70周年之际,向全体演职人员表示祝贺和问候,并提出殷切期望:“新起点上,希望你们传承前辈名家优良传统,践行艺术为民,坚持崇德尚艺、守正创新,让京剧艺术持续焕发时代光彩,为繁荣文艺事业、建设
总计61卷2100余万字和2700余张各类珍贵剧照、图片,及丰富的影印曲谱的《京剧大典》面世,堪称我国目前反映京剧艺术面貌最完整、最全面的重大出版工程。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广东京剧艺术促进会将于端午节期间组织演出团,前往乐昌市坪石镇进行京剧惠民演出,奉上《白蛇传》《锁麟囊》两台全本经典剧目,铭记烽火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弘扬国粹艺术,助力乡村振兴。
5月23日,山东省“文化馆服务宣传周”品牌活动——“行走的美育课堂”走进烟台开发区育黎小学,以京剧艺术为载体,为400余名师生献上一场沉浸式传统文化盛宴。本次活动在山东公共文化云、黄渤海新区视频号、微赞平台同步直播,惠及35万余人次,实现线上线下共享艺术,通过
5月23日,山东省“文化馆服务宣传周”品牌活动——“行走的美育课堂”走进烟台开发区育黎小学,以京剧艺术为载体,为400余名师生献上一场沉浸式传统文化盛宴。本次活动在山东公共文化云、黄渤海新区视频号、微赞平台同步直播,惠及35余万人次,实现线上线下共享艺术,通过
乾隆五十五年(1790),四大徽班进京,造就了伟大的国粹——京剧。二百多年后(2010),这门古老的艺术成功荣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变迁,因“西皮、二黄,胡琴、锣鼓,水袖、脸谱”而兴的京剧,却在人们的文化生活中日渐式
2025年5月23日晚,一个让京剧界和演艺界痛心疾首的消息传来:年仅40岁的京剧戏曲博士、演员黄兆欣,因心血管疾病突发猝死离世 。他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这一天,无数人在震惊与悲痛中,难以接受这位极具才华的艺术家突然离去的事实。
京剧作为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与历史记忆。当时代巨轮驶入全新赛道,如何让京剧在当代焕发新生,赢得年轻一代的文化共鸣与价值认同?淄博市演艺中心以匠心实践与创新探索,给出了一份极具参考价值的时代答卷,铺就了一条从舞台到校园、社区,再延伸至全国的京
近日,华熙LIVE·五棵松嘻哈包袱铺剧场内锣鼓喧天、韵味悠长,由海淀区妇女儿童活动中心主办的第十六届“弘扬国学,唱响国粹”京剧比赛圆满落幕。这场跨越年龄、汇聚热爱的文化盛事,以戏韵为桥,连接起传统与现代,展现出京剧艺术在新时代的蓬勃生命力。
在京剧艺术的璀璨星空中,裘盛戎无疑是一颗最为耀眼的巨星,他以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卓越的表演成就,创立了影响深远的裘派艺术,在京剧花脸行当的发展历程中,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同时,他的家庭故事也与他的艺术生涯紧密相连,成为他人生中温暖而坚实的底色。
初识蓝天是在十多年前,当时他正在上海京剧院针对京剧爱好者开设的普及教学项目京剧Follow Me课程中担任老生班的授课老师。这位青年老生演员的俊朗形象和清亮嗓音着实让人眼前一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