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弹一星

【论坛】让“两弹一星”精神永放光芒——两弹城红色资源保护利用实践

——两弹城红色资源保护利用实践刘风才 李晓燕 王 应四川省梓潼县境内两弹城是我国第二个核武器研究总部,是“两弹一星”精神的重要承载地。近年来,梓潼县围绕传承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加强两弹城红色资源保护利用,取得显著成效。两弹城被列入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论坛 放光芒 两弹一星 两弹 梓潼县 2025-03-28 07:31  3

没有六七十年代艰苦奋斗 怎么可能从一穷二白到两弹一星 无内债 外债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这句古语道出了奋斗的意义。我今年六十多岁了,常常想起五六十年前的日子。那时候物资匮乏,连饭都吃不饱,但大家心里都有股劲儿。记得我小时候,村里人都说:“咱们不能一直穷下去,得靠自己干出个样子!”于是大伙儿起早贪黑地干活,省吃俭用搞建设。虽

两弹一星 外债 高越 内债 内债外债 2025-03-22 17:34  3

【红色记忆】书信里的“两弹一星”——75年前发表的一封公开信‖秦韵

1950年3月18日,一封由52位中国留美学生联合署名的公开信发表在《留美学生通讯》第3卷第8期上。这封信的标题是《给留美同学的一封公开信》,它在海外学子间引起了强烈反响。这封信的牵头起草人之一,便是后来中国“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朱光亚。

记忆 两弹一星 公开信 朱光亚 书信 2025-03-20 07:33  2

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

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名字如璀璨星辰,照亮人类前行的道路;总有一些身影,如巍峨高山,成为民族精神的脊梁。毛泽东,这个名字就是如此,深深铭刻在中国人民的心中,成为了永恒的记忆和敬仰的象征。“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这句质朴而深情的话语,承载着亿万人民对毛主席的

太阳 两弹一星 毛主席 世界历史 三座大山 2025-03-11 08:00  5

84岁老人照顾三个病重家人20年

魏世杰,一位在中国核技术发展史上留下深刻印记的科学家,同时也是一位在家庭重压下展现出非凡坚韧与爱的父亲和丈夫。他的前半生致力于国家的核武器研究事业,而后半生则以笔为剑,在书写中找到了抵御生活苦难的力量。

老人 两弹一星 魏世杰 2025-01-21 21:49  8

谭平恒:以“两弹一星”精神为引领,加快抢占半导体科技制高点 | 所长书记谈“两弹一星”精神

回望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以下简称半导体所)60多年的发展历程,研究所的发展与国家命运、民族命运同频共振、血脉相连,“科技报国、创新为民”始终是半导体所人的使命担当。半导体所的诞生,就源于国家1956年制定“十二年远景规划”时提出的要“发展计算技术、半导体技

半导体 两弹一星 谭平恒 2025-01-22 16:15  6

谭平恒:以“两弹一星”精神为引领,加快抢占半导体科技制高点

1979年,王守武在调试探针台。半导体所供图回望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以下简称半导体所)60多年的发展历程,研究所的发展与国家命运、民族命运同频共振、血脉相连,“科技报国、创新为民”始终是半导体所人的使命担当。半导体所的诞生,就源于国家1956年制定“十二年

半导体 两弹一星 谭平恒 2025-01-22 14:32  8

“两弹一星”组歌 唱响兰州音乐厅

1月12日晚上8点,由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甘肃省教育厅、西北师范大学联合主办,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文艺骨干、甘肃省歌剧院演职人员、西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和舞蹈学院的师生联合演出的《“两弹一星”组歌》大型交响合唱音乐会在兰州音乐厅上演。

两弹一星 组歌 音乐厅 2025-01-14 10:19  10

西南交通大学社区寒假专题|凝‘星’聚力,‘核’你一起过寒假!

为丰富青少年的假期生活,帮助青少年建立良好的思想基础,提高其思想素质,1月12日,九里堤街道西南交通大学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联合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与物流学院学生会、成都高新区玉成志愿服务与研究中心开展了以“‘核’你一起,凝‘星’聚力”为主题的科学家精神学习沙

西南交通大学 两弹一星 寒假 2025-01-14 10:44  10

纪录片《那个瞬间的年代》:20余载接续纪录,再现“两弹一星”光辉历程

20余载接续记录,137位亲历者口述,首次披露的国家影像档案;从组件的运送细节到“最后一按”的讨论,10年研制之路的全景呈现——大型历史文献纪录片《那个瞬间的年代》日前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科教频道(CCTV-10)首播,以另一种回望,再度呈现了“两弹一星”精

纪录片 两弹一星 萧刚 2025-01-03 16:55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