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要从中国脱身,又要打台湾主意,1950年前后美国人究竟怎么想?
1943年12月中美英三国共同签署、后经苏联同意的《开罗宣言》规定,日本所窃取的中国领土,包括“满洲”(中国东北地区)、台湾、澎湖列岛等,都归还中国。1945年7月26日英美苏《波茨坦公告》重申《开罗宣言》之条件。1945年9月2日日本投降条款包括日本方面接受
1943年12月中美英三国共同签署、后经苏联同意的《开罗宣言》规定,日本所窃取的中国领土,包括“满洲”(中国东北地区)、台湾、澎湖列岛等,都归还中国。1945年7月26日英美苏《波茨坦公告》重申《开罗宣言》之条件。1945年9月2日日本投降条款包括日本方面接受
这些任务中还特别提到,要分析研究国民党政府如失去东北的资源可能对中国产生的影响,而这些资源如纳入苏联经济,可能对苏联作出的贡献。魏德迈使团对中国各个领域调查之广、之深,充分说明他确实准备要为这艘正在下沉的船更换船壳和管理班子。另外,也可以看出,美国担心国民党守
一直是中美同盟关系中具有爆炸性的冲突点。史迪威想抓权,蒋介石极力抵制。然而到了1945年,蒋介石却自动愿意把指挥权非正式地和美国人分享。他认为魏德迈领导下的美国人是诚恳帮助中国,不像史迪威时代,美国人总是一心一意想把中国变成傀儡。
1944年12月14日,蒋介石请求魏德迈协助拟订把军队精简化的计划,着手军队的改造和训练、改革人事制度、贯彻军队纪律、消除贪污、提高士兵薪饷和生活品质,及补足中央军的空缺。在正常情况下,这些事项本都应该包括在一个合理的军队整顿改革计划之中,中国军队亟需全力以赴
魏德迈上任时所面对的中国政府态度,显然无法和当年史迪威来华时相比。史迪威上任前已经得到美国领袖极力推崇,魏德迈却没有那种幸运,军部部长史汀生和陆军参谋长马歇尔都没有给魏德迈热情洋溢的赞词。蒋介石对魏德迈除了几次短暂会面外,也缺乏深刻了解。
魏德迈西点军校毕业后,进入陆军指挥参谋大学,并以荣誉生资格毕业(1936班)。1936~1938年间,他到德国国防大学进修。之后进入美国军部计划部门,主张以打败德国为美国战略的首要目标,其对德国军事的了解深受上司马歇尔赏识。
支持史迪威阵营的最早裂痕,出现于美国参谋长联席会内部(1944年10月12日)。李海上将读了蒋介石致赫尔利的最新备忘录后,告诉麦拉里将军说,总统除了召回史迪威之外别无他路可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