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方舟:我如何治好长达十年的拖延症?
原创 一寸 看理想拖延症一直是个热议话题。它在哪个时代都是一种“日常”,如今更是和“MBTI”融为一体,成为人格诊断的一部分。作家蒋方舟曾饱受拖延症之苦,她在自己的二十世代,最大的遗憾就是因为拖延症浪费了很多时间和机会,甚至酿成了一些事故。直到最近五年——也就
原创 一寸 看理想拖延症一直是个热议话题。它在哪个时代都是一种“日常”,如今更是和“MBTI”融为一体,成为人格诊断的一部分。作家蒋方舟曾饱受拖延症之苦,她在自己的二十世代,最大的遗憾就是因为拖延症浪费了很多时间和机会,甚至酿成了一些事故。直到最近五年——也就
直到最近五年——也就是三十岁之后,蒋方舟才真正治愈了拖延症,可能是人生第一次达到所谓“work-life balance”的状态。
近日,社交平台上有博主列出了作家蒋方舟“抄袭”的一些证据,包括其作品中与台湾作家李昂《杀夫》、契诃夫《带小狗的女人》等作品有少量高度相似的句子。相关话题也在各个平台上引起了不小声量的讨论。公开信息显示,蒋方舟曾被称为“天才作家”,2012年,蒋方舟被曝多篇文章
“有趣的事情在这里,可我找不到一张稳固的桌子摆放它。也许我会茅塞顿开,重读时定会找到解决的办法。我想寻觅一个位置,由此可以将人物置于时间与大海的背景中,我确信这么做是对的——可是,天啊!”
一句无心的嘲讽、一个微妙的眼神,都可能成为压垮情绪的最后一根稻草。
真正能够欣赏你的人,永远欣赏的是你骄傲的样子,而不是你故作谦卑和故作讨喜的样子。——蒋方舟
在外人面前和和气气、无比友善,跟家人相处,却暴躁易怒、肆无忌惮。
最近读到蒋方舟的一篇新文《一寸一寸,把自己救起来》,讲的是她解救自己并且重拾表达的热情开设了一档播客节目的事儿。文章内容打动我的地方在于,如何重新认识自己,并且将自己从困境之中打捞出来的心路历程。
有些指责的话,就像是蚌壳,看似坚硬,其实内里柔软,藏的都是如珍珠般的爱。
这句话,是青年女作家蒋方舟对自己的评价。1997年,她凭借《打开天窗》横空出世,“神童”、“天才”等各类称呼,一股脑砸在了头上,不论她本人是什么想法,她成为了明星小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