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集|镜观中国:新华社国内新闻照片一周精选
2025年5月14日,在北京举行的第十二届中国国际警用装备博览会上,移民管理装备展区的具身人形智能警务机器人在举手敬礼。新华社记者 殷刚 摄
2025年5月14日,在北京举行的第十二届中国国际警用装备博览会上,移民管理装备展区的具身人形智能警务机器人在举手敬礼。新华社记者 殷刚 摄
铁路端午假期运输方案今天发布。假期运输将于五月三十号启动至六月三号,共五天时间。期间全国铁路预计日均开行旅客列车一点一万列,首日火车票今天开售。
5月16日,位于安徽马鞍山市的凌家滩遗址博物馆开馆试运营。作为五千多年中华文明的重要实证,凌家滩是长江下游地区文明化进程中的关键遗存,约1100件展陈文物,讲述着凌家滩遗址之于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及早期发展的重要价值。
5月16日上午,央视网文旅围绕这一新石器时代晚期重要遗址开展了探馆直播。
5月18日是第49个国际博物馆日,主题为“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The Future of Museums in Rapidly Changing Communities),重点强调在快速变化社会中,面对文化身份的守护、创新和重构等新任务,博物馆如何明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国际博物馆日来临之际,多所考古博物馆、遗址博物馆焕新登场,将考古成果和历史遗址“搬”进馆内,陆续面向公众开放。
5月16日,位于安徽马鞍山市的凌家滩遗址博物馆开馆试运营。作为五千多年中华文明的重要实证,凌家滩是长江下游地区文明化进程中的关键遗存,约1100件展陈文物,讲述着凌家滩遗址之于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及早期发展的重要价值。
5月16日,位于安徽马鞍山市的凌家滩遗址博物馆开馆试运营。作为五千多年中华文明的重要实证,凌家滩是长江下游地区文明化进程中的关键遗存,约1100件展陈文物,讲述着凌家滩遗址之于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及早期发展的重要价值。
5月16日,2025年“5·18国际博物馆日”安徽省主会场活动暨凌家滩遗址博物馆开馆试运营活动在含山县凌家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举行。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王爱武,省政府办公厅副主任方劲松,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省文物局局长胡敏,市领导袁方、葛斌、陈永红、阚青鹤,著名专
5月15至16日,2025年国际博物馆日安徽省主会场活动暨凌家滩遗址博物馆开馆试运营活动在凌家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成功举办。此次活动由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安徽省文物局)、马鞍山市人民政府主办,马鞍山市委宣传部、马鞍山市文化和旅游局、含山县人民政府承办,含山县委宣
博物馆不仅是历史的“守护者”,也是未来的“探索者”。“5·18国际博物馆日”2025年度主题“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The Future of Museums in Rapidly Changing Communities)”,关注了在快速变化的社会背景
今天《新闻联播》主要内容有: 1、习近平在第三十五个全国助残日到来之际作出重要指示强调 从自强模范身上汲取精神力量 勇敢克服困难挑战积极追求人生梦想 李强会见第七次全国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表彰大会代表; 2、《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锲而不舍落实中央
航拍镜头下的马鞍山市含山县凌家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内,多了一座宏伟的遗址博物馆。“夯土”外墙,试图模拟凌家滩远古“城池”的原始风貌,“回应”凌家滩先民的建造智慧。而十字院落造型,似乎凸显建造智慧背后的“规划理念”——凌家滩曾为这片大地上东西南北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
航拍镜头下的马鞍山市含山县凌家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内,多了一座宏伟的遗址博物馆。“夯土”外墙,试图模拟凌家滩远古“城池”的原始风貌,“回应”凌家滩先民的建造智慧。而十字院落造型,似乎凸显建造智慧背后的“规划理念”——凌家滩曾为这片大地上东西南北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
大皖新闻讯今年5月18日是第49个国际博物馆日,主题为“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重点强调在快速变化社会中,面对文化身份的守护、创新和重构等新任务,博物馆如何明确自身角色。记者近日获悉,“5·18国际博物馆日”安徽省主会场活动暨凌家滩遗址博物馆开馆试运营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