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成果和历史遗址进馆 多家博物馆焕新登场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5-17 08:56 2

摘要: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国际博物馆日来临之际,多所考古博物馆、遗址博物馆焕新登场,将考古成果和历史遗址“搬”进馆内,陆续面向公众开放。

央广网北京5月17日消息(记者丁飞)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国际博物馆日来临之际,多所考古博物馆、遗址博物馆焕新登场,将考古成果和历史遗址“搬”进馆内,陆续面向公众开放。

16日起开馆试运营的凌家滩遗址博物馆,除了全方位集中展示1100件(套)史前玉器、石器、陶器等珍贵文物,一个名为07M23号的整座墓葬出土文物的集中陈列,吸引了众多参观者的目光。安徽省含山县凌家滩遗址管理处主任唐军透露,该墓葬出土约340件文物,其中玉器约210件。

唐军:通过“展中展”叙事的形式,把整个07M23号王者大墓的葬仪做了一个完整的再现,体现了对后世玉礼形成的传承和影响。

今天(17日)开放的苏州考古博物馆首批展出1200余件(套)出土文物,其中五分之四以上展品为首次亮相。令人震撼的展品之一便是将近90吨的“孙吴1号墓”的复原重现。这个长15米、宽10米的“庞然大物”,是江浙沪地区至今展出的最大单体文物。墓室由苏州考古人员经过7年发掘后,成功“搬家”到博物馆,并进行了精细复原。

苏州考古博物馆馆长、苏州考古所所长程义:以它的级别一定是宗室家族非常高的人物的墓,出土了铭文砖、吴侯砖、建兴二年纪年砖,还有M2出土的大量金器,这都是过去我们苏州地区没有见过的。

即将于5月18日开放的浙江省首座考古博物馆——玉架山考古博物馆与玉架山考古遗址公园近在咫尺。临平博物馆副馆长李龙说,观众在博物馆内与千年之前的稻作、玉器等实物相逢后,还可以在遗址公园进行实景游览,让历史“触手可及”。

李龙:全面讲述了临平史前考古发掘历程,向公众全面展现了史前良渚生活的样貌。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来源:央广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