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陆续有博主曝出,搭载麒麟X90芯片的鸿蒙PC,在跑分测试中居然摸到了苹果M4的性能边界。
华为麒麟X90,性能居然干到了苹果M4?
先别急着说夸张,这不是情绪化判断,而是一些实测数据给出的结论。
最近陆续有博主曝出,搭载麒麟X90芯片的鸿蒙PC,在跑分测试中居然摸到了苹果M4的性能边界。
这到底是怎么做到的?国产芯片真有这么猛?
我的第一反应其实也是半信半疑,直到我看到一份SPEC2017的测试报告。
这个测试不靠跑分软件的噱头,而是真实模拟处理器在各类复杂应用下的表现。
测试结果显示,麒麟X90在中核性能上的提升高达27%,超大核也有小幅增长。
更关键的是,最后两个中核虽然性能略降,但功耗极低,显示出华为在功耗管理上的布局越来越成熟。
那我们回到用户最关心的一个问题:它到底有多强?
目前,麒麟X90的总得分达到了41.35,超过骁龙8 Gen2至尊版的37.95分。
这意味着什么?按惯例,这颗骁龙芯片的性能大致与苹果M2相当。
那么X90再往上蹭一层,理论上就已经接近苹果M3了。如果加上低温测试下的超频潜力,有望逼近苹果M4的多核表现。
当然,架构不同不能简单横向对比,但至少说明一点:华为不再是追赶者,而是已经可以在性能梯队里抢座位了。
而这些测试,并不是实验室封闭跑出来的,而是一些博主通过侧载方式,在真实环境中装上测试工具亲测得出的。
更惊喜的是,鸿蒙PC在实际使用中,打开多个应用、后台切换都流畅丝滑。
连Windows 11的虚拟机都能顺利运行,这已经不是“性能够不够”的问题,而是“生态有没有障碍”的新起点了。
再看华为即将发布的两款鸿蒙PC:MateBook和MateBook Pro,全部搭载麒麟X90,价格分别从4999元到11999元不等。
这个定价不算便宜,但如果你真体验过它在HarmonyOS 5系统下的那种“多端协同”,你会发现它和传统Windows设备根本不是一个维度。
尤其是在华为系手机、平板、电视都已鸿蒙化的当下,鸿蒙PC就是那个补齐生态闭环的“最后一块拼图”。
从命名逻辑来看,华为也准备搞一套类似手机的产品线体系:MateBook、MateBook Pro、MateBook X甚至MateBook RS,统一风格统一节奏,华为这是要把PC市场重新洗一遍。
对我来说,最震撼的并不是跑分的绝对数字,而是这种国产芯片在性能、功耗和生态上都能站得住脚的信号。
它说明一个现实:我们不再只能用别人的芯片,不再只能期待下一代高通、下一代英特尔给我们“发糖”。
从手机芯片到PC处理器,麒麟X90给了我们一个答案——在国产芯片的高端战场,华为,真的已经回来了。
你说,国产PC什么时候能全面对标苹果?也许它已经在路上了。
来源:小8说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