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又一起重大资产重组!
3月27日,“国产EDA第一股”概伦电子发布公告称,公司正在筹划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成都锐成芯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锐成芯微”)控股权,同时拟募集配套资金。
3月27日,“国产EDA第一股”概伦电子发布公告称,公司正在筹划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成都锐成芯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锐成芯微”)控股权,同时拟募集配套资金。
在阅读此文前,为了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可以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电子发烧友网报道(文/黄山明)前几天,概伦电子发布一份公告,称其正在筹划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锐成芯微控股权。这已经不是概伦电子第一次并购同类企业,而此次的并购,不过是国内EDA并购浪潮的一个缩影。
这不是简单的技术较量,而是关乎国家主权、民族尊严的生死存亡之战。就像当年我们用小米加步枪打破原子弹神话,用血肉长城击退日本侵略者那般,今日在纳米级的硅基战场上,中国科技工作者正以笔为枪,以实验室为战壕,在半导体领域展开惊心动魄的“上甘岭战役”。
近期,半导体产业迎来密集并购潮,短短时间内,10多起重大交易涉及EDA工具、模拟芯片、半导体材料、封装设备等关键领域,交易总额超130亿元,其中有多项并购案围绕EDA领域展开。
近期,半导体产业迎来密集并购潮,短短时间内,10多起重大交易涉及EDA工具、模拟芯片、半导体材料、封装设备等关键领域,交易总额超130亿元,其中有多项并购案围绕EDA领域展开。
在某次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台积电创始人张忠谋直言,如果美国及其盟友想扼杀中国大陆的芯片业,中国大陆将无能为力。一时间,这一言论令很多网友愤愤不平,但不可否认的是,西方在芯片领域确实有着深厚的专业底蕴。
近期,半导体产业迎来密集并购潮,短短时间内,10多起重大交易涉及EDA工具、模拟芯片、半导体材料、封装设备等关键领域,交易总额超130亿元,其中有多项并购案围绕EDA领域展开。
近日,为期三天的半导体盛会——SEMICON China 2025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圆满落幕。广立微全面展示了其在EDA软件、测试设备及良率提升的综合创新能力,赢得了业内的高度关注与赞誉。
eda dfm w semicon semiconchina 2025-03-28 18:44 1
这种快速增长态势,促使美国采取了一系列极端措施:从将华为等1200余家企业列入实体清单,到实施《芯片与科学法案》,再到联合荷兰、日本限制光刻机出口。
昨晚,国内EDA上市公司概伦电子发布公告,宣布正筹划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收购国产半导体IP企业锐成芯微的控股权,同时拟募集配套资金。概伦电子的股票现已停牌,停牌前总市值103亿元,预计停牌时间不超过5个交易日。
当白宫幕僚们在地图上勾画"科技铁幕"时,东方的工程师们正在实验室里拆解着另一种可能。这场始于5纳米的芯片战争,正在演变为重塑世界权力格局的催化剂——在光刻机的金属腔体里,在化学试剂的分子键中,在数据中心的算力竞赛下,两个文明体系的生存智慧发生着剧烈碰撞。
3月27日晚间,国产EDA大厂概伦电子发布公告称,公司正在筹划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成都锐成芯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锐成芯微”)控股权,同时拟募集配套资金(以下简称“本次交易”或“本次重组”)。这也是继日前EDA大厂华大九天宣布拟收购芯和半导
由于复杂性不断上升,芯片制造商从单片芯片转向多芯片组件,需要进行更多次迭代,而且定制化程度不断提高使得设计和验证更加耗时,因此首次硅片成功率正在急剧下降。
3月27日晚间,概伦电子(688206.SH)发布公告称,正在筹划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成都锐成芯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锐成芯微”)控股权,同时拟募集配套资金。
无锡亚科鸿禹电子有限公司(下文简称“亚科鸿禹”)近日宣布完成B轮融资,由绍兴九天盛世创业投资基金与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产业投资基金联合领投,河北建投集团旗下茂晟投资跟投。
EDA是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ion的简称,即电子设计自动化软件,它通过对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的应用来完成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功能设计、综合验证、物理设计、测试等各种各样的设计方式,是芯片真正转变为智能机器大脑最关键和最初始的一部分。根
我国EDA行业发展速度迅猛。根据中国半导体协会平台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EDA行业市场规模达到115.6亿元,增长率达到11.80%,超过全球行业发展速率。预计2022-2025年中国EDA市场将保持高速增长,复合年均增长率为15.64%,到2025年
其次,设计仿真过程中多为多个项目组配合,采用服务器本地盘方案将无法实现项目组间资源共享,容量快速增长导致空间利用率低,投资浪费,同时无专业存储特性,易用性、安全性无法保障。
在当今快速发展的科技时代,半导体行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随着汽车智能化、电动化的不断推进,人们对车载影音娱乐、智能交互、智能驾驶提出了全新的需求,促进了座舱和智驾芯片等汽车IC的发展与变革;与此同时,随着芯片制造工艺接近物理极限,传统的集成电路在性能提升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