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不管是家里,还是办公室,都会有电脑的使用,但是众所周知,不管是1333还是1600甚至2133 MHz,内存带宽已经不是系统的瓶颈(APU用户除外),真正的瓶颈在硬盘,相比于内存以GB/s为单位的带宽传输速度,硬盘以MB/s为单位的读写速度简单太弱了。所以大部
不管是家里,还是办公室,都会有电脑的使用,但是众所周知,不管是1333还是1600甚至2133 MHz,内存带宽已经不是系统的瓶颈(APU用户除外),真正的瓶颈在硬盘,相比于内存以GB/s为单位的带宽传输速度,硬盘以MB/s为单位的读写速度简单太弱了。所以大部分人选购内存,更加在意容量大小。在内存满天要价的时代,随便来两条的日子不复存在,我们应该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合适的内存大小。那究竟多大的内存才够用呢?今天评测室就模拟不同用户不同场景下的内存负载,谈谈内存占用的那些秘密。
曾几何时,一条2G的DDR3 1333内存最低做到了60多人民币的白菜价,4G DDR3 1333更是有望破百。当年随手妥妥的来个4Gx2内存。晴天霹雳一声响,内存疯狂涨价,DDR3-1600 4G单条要破300元的节奏!作为消费者,面对普遍的涨价风波纵有诸多不爽,但内存是装机的“刚需”,必须得买的。当然价格贵了,就不会那么随便而已。
关于内存,不同的用户群都会有各自纠结的问题。想当年,xp盛行的时代1G/2G内存对付各种各样需求基本无鸭梨。可是今天随着系统、应用软件、游戏等越来越臃肿,内存也越来越吃紧,因此对于老机器,很多网友都有升级内存的打算。
内存不足:
对于办公室一族
像小编,经常要处理Word/Excel等工作文件,特别是遇上一些文字图片特别多的大型Word文档时,编辑起来经常很卡。另外经常要使用图片处理软件如Photoshop,占用内存大,多开几张图片就各种卡。
对于游戏一族
像游戏玩家,现在的主流大型3D游戏都会在系统配置上明确表示最低配置、推荐配置和最高配置。而现在越来越多游戏都注明最低配置要求内存4G,更有甚者例如使命召唤10要求6G的内存。
对于专业用户
像广告制作设计,可以处理大幅图片例如1x2m 300dpi这样的高精度海报,4G内存马上炸。另外像3DMAX,AutoCAD之类的专业软件就要视模型复杂程度而定,一般都得至少4G内存。还有一些有虚拟机需求的用户就不用说了。
内存多大才够用呢?
内存多大才够用呢?如果现在内存还处于“白菜价”时代,那这个问题应该没多少人会关注了。比尔-盖茨曾说过:640K内存对于任何人来说都足够了 !“但是比尔-盖茨说这句话的时候电脑操作系统还处于DOS年代,而现在已经全面步入了Windows7、Windows8时代,Win7、Win8系统在裸机的情况下占用的内存就已经超过1GB,那2GB内存还能流畅运行吗?
那么,究竟多大的内存才能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让我们通过实际测试数据来揭晓答案。
**1. 轻度办公用户(4GB内存)**
对于日常处理文档、浏览网页、收发邮件的用户来说,4GB内存基本够用。在Windows 10系统下,系统占用约1.5GB,剩余内存足够应对Office办公软件和多个浏览器标签页。但如果同时运行Photoshop或大型Excel表格,内存占用会迅速飙升,导致系统卡顿。因此,4GB内存适合仅用于基础办公的用户,但若涉及多任务或轻度设计,建议升级至8GB。
**2. 游戏玩家(8GB~16GB内存)**
现代3A游戏对内存的需求越来越高。以《赛博朋克2077》为例,1080P高画质下,游戏本身占用约6GB内存,加上系统和其他后台程序,8GB内存勉强够用,但可能会出现频繁的硬盘交换(虚拟内存调用),影响流畅度。而16GB内存则能轻松应对,甚至允许同时开启直播软件或Discord语音。因此,对于主流游戏玩家,16GB内存已成为更稳妥的选择。
**3. 专业创作者与多任务用户(16GB~32GB以上)**
视频剪辑、3D建模、虚拟机等专业应用对内存的需求极为苛刻。例如,在Premiere Pro中剪辑4K视频时,16GB内存仅能算入门,复杂时间线或特效叠加时,32GB才能保证流畅预览。而运行多个虚拟机或大型数据库时,32GB甚至64GB内存才能避免频繁的硬盘读写延迟。因此,专业用户应根据软件官方推荐配置,选择更高容量的内存组合。
**总结:按需选择,避免浪费**
内存并非越大越好,关键看实际使用场景。对于大多数用户:
- **4GB**:仅适合基础办公,预算有限的老机器升级。
- **8GB**:主流选择,满足日常娱乐和轻度创作。
- **16GB**:游戏玩家和专业用户的甜点配置。
- **32GB+**:面向高端工作站或特殊需求。
在内存价格仍处高位的今天,理性消费尤为重要。不妨先通过任务管理器监控自己的内存占用情况,再决定是否需要升级。毕竟,与其盲目追求大容量,不如把钱花在更关键的SSD或显卡上,让整机性能得到更均衡的提升。
来源:肖宇科技每日一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