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不少人的朋友圈又开始躁动起来,有人说澳洲房价要涨了,有人说赶紧买房,还有人说“别再错过这波行情”。
澳大利亚央行又降息了,这次是第三次。
不少人的朋友圈又开始躁动起来,有人说澳洲房价要涨了,有人说赶紧买房,还有人说“别再错过这波行情”。
但真相,往往没那么简单。
月供能省多少?真金白银算给你看
如果银行完全跟进这次0.25%的降息,那么一笔60万澳元、还剩25年的房贷,每月大概能省下$90刀。
如果接下来像Westpac西太银行预测的那样再降三次,累计四次降息,你每月一共可以省下$349。
听着不错,是不是?
但先别急着高兴。
这笔钱,对不同的人来说,分量完全不一样。
有人“跃跃欲试”,有人“无动于衷”
对于高收入、房产净资产多的人,这笔省下来的钱,可能转眼就变成了看房时的加价预算、出价时多一份底气。
这些人其实更容易被“低利率”点燃信心,迅速回归市场。
而另一边,很多普通家庭还在和生活成本危机较劲。
每月少还$90,可能也就是一周的菜钱,或者加两次油。
对他们来说,这点变化,很难真正改变什么。
市场正在悄悄分化,但银行看法分裂
虽然四大行都预测今年11月会再次降息,但对后面怎么走,分歧很大:
- Westpac最乐观:说一共还要降3次。
- CBA和ANZ最谨慎:认为可能只降1次。
- NAB居中:预计再降2次。
这意味着,那个“每月省$349”的理想 scenario,未必真能全实现。
从历史经验看,只要利率一开始跌,那些犹豫的买家就会重新进场,高端区域往往先回暖。
但这一轮,专家们的判断更谨慎了:
这次降息,未必立刻触发大涨,更可能先托住悉尼、墨尔本近几个月的房价跌势。
尤其是墨尔本。连跌四年,房价已处在低位,如今信心回来一点,很多投资者和换房家庭开始意识到:“机会窗口,或许正在打开。”
所以,第三次降息到底意味着什么?
它不是一个“万能信号”,不能简单理解为“房价就要大涨”。
它是一针稳定剂,更是一面镜子——照出不同群体、不同城市、不同档次的房产,将在未来走出完全不同的行情。
如果你正在考虑买房、换房,或是投资,别光被“降息”两个字冲昏头脑。
关键不是利率变了多少,而是:
你属于哪一种人?你的目标又是哪一种房?
来源:Andy看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