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婚不育保平安!这届年轻人真的想明白了?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3-31 12:00 1

摘要:凌晨两点,“今天和家里第18次相亲谈判失败,我妈哭着骂我自私,但你知道我工资刚够付房租,恋爱都谈不起,拿什么养孩子?”

我妈说我疯了,但我觉得自己终于醒了!

凌晨两点,“今天和家里第18次相亲谈判失败,我妈哭着骂我自私,但你知道我工资刚够付房租,恋爱都谈不起,拿什么养孩子?”

这不是什么小众选择。民政局数据明晃晃地写着:2024年结婚人数比十年前腰斩,上海生育率跌破0.7。年轻人嘴上说着不婚不育保平安,背后藏着的,其实是这代人对生活最清醒的算计

一、当婚姻从港湾变成吞金兽

以前结婚凑四大件,现在结婚得凑齐六个钱包。一个北京婚庆公司老板老张的吐槽很扎心。

一线城市结个婚,婚纱照2万+酒席30万+彩礼15万=47万起步,这还没算500万的学区房。90后小夫妻苦笑:“我俩工资加起来4万,还完房贷只剩泡面钱,生孩子?那是氪金玩家的特权。”

大厂程序员李昊掰着手指算:“每天通勤3小时,加班4小时,恋爱要花2小时哄人,周末要见家长。这哪是找对象,简直是给自己找了个新老板。”

上海相亲角大妈的金句还在回荡:“现在离婚冷静期变加时赛,万一遇人不淑,半套房都能给你卷走。”年轻女性默默把婚前协议加入收藏夹。

二、不是不相信爱情,是不想当人肉电池

豆瓣不婚不育互助会小组置顶帖写得通透:我们不是反婚反育,是反内卷式婚育

拒绝人生进度条绑架。32岁的安然在家族群发长文:“表姐为生孩子辞了主管岗,现在伸手要钱看脸色,我不想重复这种‘前半生卷事业,后半生卷娃的轮回。”

逃离母职惩罚陷阱。招聘软件上已婚未育成简历黑洞,幼儿园家长群变成隐形加班群。新手妈妈晓雯说:“白天上班当社畜,晚上回家当保姆,这种为母则刚的福气给你要不要?”

重建亲密关系定义。深圳的合约情侣正在流行:不同居、不见家长、不生孩子,周末一起爬山看展。“我们这代人终于想通了,爱情没必要和房贷、学区房绑死。”活动发起人阿Ken说。

三、低欲望背后,藏着高阶生存智慧

别急着骂年轻人躺平,他们的选择其实充满策略性:

把生育焦虑转化为自我投资。28岁的杭州姑娘小林,把省下的育儿费换成MBA学费:“养孩子不如养自己,现在年薪涨了20万,比当妈有安全感。”

用单身经济对抗消费主义。宠物猫、电竞椅、单人火锅套餐销量暴涨,商家终于发现:这届年轻人宁愿花3000块买把人体工学椅,也不想为三室一厅押上30年人生。

重新定义老有所依。成都的闺蜜养老社区已经住进第一批90后:“我们每月存2000块养老基金,比养孩子靠谱。将来机器人护工都量产了,谁还指望孩子端屎端尿?”

四、婚育自由,才是真正的反内卷

老一辈总说到什么年纪干什么事,但年轻人正在改写规则:

要卷就卷自己。旅行博主阿紫边剪视频边说:“与其卷学区房,不如卷护照上的印章数。我在撒哈拉沙漠看星星的快乐,比鸡娃群里攀比考试成绩真实多了。”

家庭形态无限可能。北京出现共享养娃社群,广州兴起周末夫妻,成都有年轻人签丁克协议公证。民政局工作人员感慨:“现在领证的和离婚的都带着律师,大家终于学会用规则保护感情。”

社会支持正在破冰。从单身女性冻卵权争议,到普惠托育政策推进,虽然步子慢,但越来越多声音在问:什么时候不婚不育不再是问题,而是正常选项之一?

1936年,波伏娃在日记里写:“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被塑造的。” 如今年轻人正在用选择回答:幸福不是单选题,人生不必复制粘贴。

那些骂我们自私的人可能没意识到:恰恰是因为对生命太负责,才不敢随便带新生命来这世界凑数;正是因为对爱情还相信,才不肯将就着走进婚姻演戏。

说到底,婚育从来不是人生通关的必选项。

就像《心灵奇旅》里说的:“未必有所成才算活着,梦想也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东西,只喜欢看天、走路、吃披萨的人生也很好。”

来源:爆趣人文一点号

相关推荐